江蘇南京市覓秀街小學 郭 芳
部編版語文教材于2017年秋季正式投入使用,與傳統(tǒng)教材相比,部編版語文教材在內(nèi)容編排上有著鮮明的特色,也為一線語文教學工作者在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上指明了方向。以部編版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為例,筆者對本冊書內(nèi)容編排整理如下:
其中包括:
由此不難看出,部編版語文教材在編排上具有如下特點:
部編版語文教材選文題材多樣,注重古詩詞等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有古詩文,整個小學6個年級12冊共選用古詩文124篇,占所有課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初中古詩文選篇也是124篇,占所有課文的51.7%,比原來的人教版教材有所增加,平均每個年級40篇左右。體裁更加多樣,從《詩經(jīng)》到清代的詩文;從古風、民歌、律詩、絕句,到詞曲;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兩漢論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錄。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較大的比重,小學選了40篇,初中選了29篇。魯迅的作品選錄了《故鄉(xiāng)》《阿長與山海經(jīng)》等9篇?!辈烤幇嬲Z文教材在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上更加偏重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強調(diào)學生對于經(jīng)典的學習與掌握。這不僅有助于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還能增強學生的文化歸屬感與文化自信心,有利于我們文化強國的建設。
課外閱讀課程化可以說是部編版教材的一個重大特色。通過設計“快樂讀書吧”和每個單元的“和大人一起讀”環(huán)節(jié),部編版教材強調(diào)了閱讀對于語文學習的重要意義。到了小學高年級和初中,幾乎每一課都有向課外閱讀延伸的設計,還安排了包括“名著導讀”“古典詩文誦讀”等欄目。部編版語文教材力圖使“教讀”“自讀”“課外導讀”構(gòu)成三位一體的教學體系。課內(nèi)閱讀課外延伸化,課外閱讀課程化,體現(xiàn)了部編版語文教材在改變以往教育忽視閱讀這一狀況上的努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將語文課程定性為“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部編版語文教材在編排上采取“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雙線組織單元的結(jié)構(gòu),體現(xiàn)了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和實踐性特點。這樣的編排方式其優(yōu)點是顯而易見的,既夯實了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又貼近生活,強化運用,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
無論是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還是選文的編排,部編版語文教材均為一線語文教學工作者在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上指明了方向。
部編版語文教材在內(nèi)容的選擇上多為故事、兒歌、童謠等,節(jié)奏歡快,朗朗上口,十分契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一年級學生識字量較少,尚不能獨立進行閱讀,對于這個階段學生的閱讀要求不能過度拔高,相較于學生是否能把書讀深、讀透,通過選擇合適的閱讀內(nèi)容,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則更為關鍵和重要。因此,對于低年段的學生而言,優(yōu)秀經(jīng)典的童話故事、兒歌、繪本等都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部編版語文教材在識字寫字上強調(diào) “多識少寫”,以一年級上冊教材為例,本冊書要求學生識記的漢字300個,要求會寫的則只有100個;一年級下冊教材要求學生識記的漢字400個,會寫的則是200個。同時,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提倡在語境中學習鞏固運用漢字。這樣的識字寫字理念,放緩了坡度,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也更好地激發(fā)了學生識字的積極性。通過廣泛識字,從而引導學生及早進入漢字閱讀階段,體驗閱讀帶來的樂趣,可謂一石多鳥。同時,這也對語文教師、家長以及與學生接觸密切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學習絕不能停留在課堂,生活處處皆學問,小到校園里的標語、超市里的商品,這些都是學生識字的素材,教師不能為了省事而在無形當中打消了學生識字的積極性。以筆者所教的一年級班級為例,在一年級第一學期中,筆者通過鼓勵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并認識身邊的字等形式,提高了學生的識字量。借助已識漢字和拼音,班級中的很多學生已經(jīng)從開學初的“家長讀”變?yōu)榱恕拔襾碜x”,這樣的進步是巨大的,通過強化識字,極大地促進了學生閱讀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閱讀,不僅僅是讀文字,更重要的是要使學生對所讀文字進行思考、提煉、升華,讀出文字背后的情感,使其具有自主獲取信息的能力。這就要求語文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向?qū)W生傳授閱讀方法,引導學生積累語言素材,發(fā)現(xiàn)語言規(guī)律,同時在閱讀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思維性訓練,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式、理解方式,從而實現(xiàn)語言與思維的共同發(fā)展。
部編版語文教材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每個單元都設計了“和大人一起讀”環(huán)節(jié),將課外閱讀課程化,凸顯了語文教育對閱讀的重視。作家楊紅櫻曾表示:“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一定要熱愛閱讀,一個家庭讓孩子愛上閱讀的最好方法就是親子共讀?!笔聦嵶C明,學生的閱讀是需要環(huán)境的熏陶的,學生身邊閱讀的人越多,學生喜愛閱讀的可能性就越高,這就要求家長、教師要做好閱讀的示范作用,教師要利用好每一次的閱讀課,而“和大人一起讀”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則為親子閱讀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與契機。除此之外,帶學生去圖書館、書店等閱讀氛圍濃郁的場所,也是提高學生閱讀興趣的重要手段。
低年段學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表現(xiàn)欲強,在閱讀中利用學生的這一特性,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例如,在閱讀《小兔子乖乖》時,教師可指導學生通過演一演的方式進行;在閱讀童謠、兒歌時,教師可指導學生拍手讀、聽音樂讀。同時,利用每周的閱讀課,開展“故事大王”朗讀比賽,并展示學生閱讀的照片,通過這些手段不斷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萍硷w速發(fā)展的今天,很多手機軟件都有配樂、錄音等功能,家長可借助這些軟件將學生的閱讀通過錄音、視頻方式保存起來,這不但會成為學生寶貴的成長記錄,也是學生展現(xiàn)閱讀實力的良好途徑。
語文教學“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閱讀同樣如此。對于低年段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部編版教材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努力方向。筆者相信,依托教材,確立學生主體地位,結(jié)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多途徑多角度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潛能,引導學生享受閱讀、快樂閱讀,低年段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