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自浚
摘 要: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學校和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身體素質(zhì)鍛煉。作為一名體育教師,肩負著全面提升學生運動能力、培養(yǎng)其終身鍛煉好習慣的重任。因此,要從實際出發(fā),重視初中體育教學,使學生掌握相關的運動知識并擁有一個好身體。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實踐;身體素質(zhì)
新課改的實施,要求以素質(zhì)教育為核心,以往處于邊緣化的體育教學也被重視起來。在新形勢下,如何進行體育教學改革,如何有效提高初中生的身體素質(zhì)是我們教師面臨的課題。筆者在多年實踐經(jīng)驗的基礎上,總結出以下方法來進行體育教學實踐化研究。
一、構建開放課堂,提高學生興趣
教師要打破以往課堂上“教師主講,學生主練”的情況,要千方百計調(diào)動學生的熱情,讓課堂教學既生動活潑,又務實高效。教師要與學生保持良好的關系,將心比心、由己及人,虛心地聽取學生內(nèi)心的想法,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開放的課堂氛圍,會讓學生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操場上,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加強身體素質(zhì)的鍛煉。
筆者在講授完足球規(guī)則后,一位同學在比賽中老是犯規(guī),筆者將他拉到一旁,仔細詢問他犯規(guī)原因,并且告訴他犯規(guī)的嚴重后果,即會造成別的同學受傷,同學之間應該互相尊重與幫助。還有個學生經(jīng)常用手擋球,我就跟他開玩笑說:你把足球隊都變成手球隊了,該學生臉蛋通紅。筆者順勢又重復了足球規(guī)則,鼓勵他要用腳踢避免用手。通過體育項目的訓練,讓學生在快樂的玩耍中鍛煉身體,培養(yǎng)了其團隊協(xié)作意識。
二、分層次教學,讓學生體驗運動的快樂
初中生處于生理發(fā)育期,受到父母遺傳因素和家庭條件不同影響,其體質(zhì)各有不同,針對這一情況,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開展合理、準確的分層次教學,即通過運動成績劃分學生體質(zhì)層次,開展針對性教學,提高學生訓練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鍛煉身體。身體素質(zhì)好的學生可以拓展自己的運動能力,身體素質(zhì)差的學生可以通過特訓提高身體素質(zhì),最終起到共同進步的教學效果。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每兩個月進行一次體育成績測驗,將男生、女生分別劃分為三個層次。根據(jù)劃分好的層次,筆者進行針對性教學,第一層次的學生以培養(yǎng)興趣特長、發(fā)展運動能力為主;第二層次的學生以掌握運動技能、提高身體素質(zhì)為主;第三層次學生以促進身體發(fā)育、發(fā)展身體活動能力為主。根據(jù)教材的相關標準,鼓勵各個層次的學生積極鍛煉,幫助其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好習慣。筆者根據(jù)男生和女生生理特點不相同的實際情況,分別安排了不同的訓練內(nèi)容,這樣就有針對性地提高了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
三、參加集體項目,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
初中生有著活潑好動的特點,喜歡參加集體項目。筆者在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多組織集體項目活動,讓學生意識到團隊的成績是所有成員的共同努力和奮斗的結果,以此培養(yǎng)其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合作意識。集體練習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集體性習慣,更有利于班級整體良好風氣的形成以及班集體整體戰(zhàn)斗力的提升。
筆者曾經(jīng)做過一個實驗:兩個班進行長跑訓練,要求其中一個班以班級為單位,另外一個班以個人為單位。經(jīng)過兩個月的訓練,筆者發(fā)現(xiàn)以班級為單位的那個班在班長和體育委員的帶領下,長跑很成功,成績都有普遍提升;而以個人為單位的班級,成績差異化很大。分析其中的原因,個人形式的長跑,學生在沒有外力影響的情況下往往堅持不下來,其呼吸節(jié)奏和跑步頻率達不到長跑要求;班級形式的長跑,由于集體觀念的協(xié)同性,成績不好的學生也會在成績好的同學的幫助下,通過鍛煉的形式,逐步提高跑步成績。此后,筆者帶領的班級全面實行班集體跑步訓練,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運動成績,還為以后體育教學提供了可參考的經(jīng)驗。
四、課堂身體力行,加強學生體育實踐能力
在學校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響著學生。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身體力行,給學生演示標準動作,讓其快速領會運動技巧,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zhì)。
在“籃球運球”的訓練中,筆者與學生共同完成熱身運動,幫助他們快速進入上課狀態(tài)。訓練開始后,筆者以前都是親身示范運球動作,然后就站在一邊點評學生動作誤區(qū),結果教學效果不太好。于是,筆者改變了教學思路,在學生練習完成后,筆者會再示范一遍運球技巧并指出學生的錯誤原因,以加深他們的印象,避免下次再出現(xiàn)類似的錯誤。通過教師的親自示范,學生變得更加積極主動,后面學生也能夠主動避免之前發(fā)生的一些錯誤,這大大提升了教學效率,使得大家都能快速掌握相關的運動技巧,進而通過考試測評。教師的表率作用不僅加強了師生交流,而且還讓學生快速地掌握了課堂所學知識,同時還鍛煉了身體。
總之,體育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積極激發(fā)其學習興趣,開展科學有效的訓練,全面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范毅.談新形勢下的初中體育教學:初中體育教學研究[J].教育科學,2016(8).
[2]吳九柱.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9).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