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虹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階段學生書寫要達到規(guī)范、端正、整潔、美觀。但現(xiàn)實中,寫字教學的狀況不容樂觀。課堂是開展寫字教學研究,提高寫字教學效率的主陣地,教師每一節(jié)語文課做到三個結合,兩個保證,一個落實。
三個結合:識字與寫字相結合;寫字和良好的寫字習慣相結合;寫字技巧的訓練和審美教育、品性教育相結合。
兩個保證:保證教師的指導有層次性,有針對性,有指導性;保證每節(jié)課不少于10分鐘學生“讀”字、“說”字(說間架結構,說說怎樣才能把字寫美)、“臨”字,“評”字的時間。
一個落實:每節(jié)課都必須落實對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握筆方法的培養(yǎng),抓反復,反復抓,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在書法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給學生講名人練字的軼事,告訴學生練字并非一日之功,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耐心的臨摹才會有所收獲,幫助其去掉浮躁、散漫的不良習性,養(yǎng)成踏實的作風。在講授不同書法家的書法風格時,學生受到了莊重、嚴謹、俊秀、瀟灑、飄逸等美的熏染;在講到書寫內容中優(yōu)美的詞句時,體會到人文的內涵之美,從而在心理上產(chǎn)生共鳴,進而養(yǎng)成儒雅的氣質。我們通過書法的“結構避讓”的特性,引導學生“做人要避讓與謙遜”,從書法章法的 “平衡、和諧、穩(wěn)定”的關系,引導學生感悟出和諧處事、依法做事、關愛他人的道理。
(一)“教”“研”相長 建構了日漸成熟的寫字教學模式
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通過“特色教研,夯實過程”,根據(jù)不同的科組、年級組的子課題內容,采用“類型重構”教研模式,基本流程是“確立專題----集體備課----一度教學----重構教學----n次教學----群議反思----提煉總結”,通過重構,我們摸索出了不同環(huán)境下寫字指導課有效教學模式:
1、激趣導入——讀帖感悟——示范板演——學生練寫——品評矯正——拓展提升
(1)激趣導入
采用“講書法家的練字故事、欣賞書法家作品、優(yōu)秀作品展示”等方法激發(fā)興趣,可語言陳述,可播放音像,可實物展示。
(2)讀帖感悟
古人有“讀帖”之說,“讀”者,觀也。觀察每一基本筆畫的寫法,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感悟字的點畫形態(tài)結構布局,筆法特點,揣摩筆畫間呼應的妙處,從而形成表象,為擺脫機械模仿,實現(xiàn)范寫為臨寫的遷移服務。
(3)指導示范
示范是直觀教學的最好手段,是最形象、最生動、最切實的指導。老師抓住書寫中的重難點,在畫好的格子里一筆一畫邊寫邊講,即注意它的間架結構、筆畫筆順、所在位置??梢猿浞值剡\用多媒體演示講解,找規(guī)律,教方法,指導學生把字寫規(guī)范。學生親眼目睹起筆、行筆和收筆的全過程,直觀地感受到運筆的輕重緩急和間架結構的均勻、協(xié)調,領悟到書寫漢字的韻律美和漢字的結構美
(4)學生練寫
上面三步的教學,都是為練服務的。教師要嚴格訓練學生眼到、心到、手到,“眼到”即仔細觀察字帖上的筆畫,字形;“心到”即心中對用筆特征、字形結構和它們在格子中的位置有數(shù);“手到”即下筆臨寫要把眼看到的,心中體會到的用手中的筆表現(xiàn)出來。
(5)品評矯正
品評矯正指在寫字課結束前幾分鐘,教師根據(jù)巡視掌握的情況,采用“點面”結合的方法品評學生的練習情況,指導矯正。所謂“點”,就是抓住幾份有代表性的優(yōu)、差習字本進行品評,好的習字,品味其好的在哪里,鼓勵其堅持下去,更進一步;較差的習字評議其差在哪里,演示怎樣矯正,所謂“面”,就是讓學生同桌或前后交流習字本,互相品評,自我矯正。
(6)拓展提升
通過觀察和書寫的例字,找出三、四個這一類的字,進行拓展練習,以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功效。
2、拍攝視頻---自主練習---點撥指導---再次練習---互賞互評---展示提高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在寫字中出現(xiàn)較為明顯的幾個問題:一是寫字姿勢不正確,握筆姿勢不對。三是在課堂中沒有足夠的時間給予學生練習。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微課是非常好的一種途徑。
(1)拍攝視頻
教師拍攝一段5至8分鐘的生字教學視頻,上傳到教師博客里,供學生自學。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激發(fā)了學生濃厚的興趣。比如一堂語文課,總共教5到6個生字,“微課”就單獨把一個生字做成一段教學內容。
(2)自主練習
學生觀看生字教學視頻,認真傾聽寫好這個字的要領,比如筆畫形態(tài),結構布局,筆畫走勢,筆法特點等,并且自主練習。
(3)點撥指導
學生將自主練習的作業(yè)帶到班級,教師針對共性問題進行點撥指導,比如間架結構、筆順筆畫,并且適時地給予示范板演。
(4)再次練習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要著重做到三點:第一,規(guī)范寫字姿勢。在學生書寫的過程中,密切注意并隨時糾正學生的坐姿與執(zhí)筆方法;第二,了解存在問題。教師要走下講臺進行巡回觀察,了解學生的書寫情況;第三,進行個別指導。
(5)互賞互評
同桌、小組內互相欣賞評價,以鼓勵和表揚為主,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6)總結提高
每節(jié)課都要針對訓練要點進行總結,提倡一課一得,從而提高寫字能力。
在實踐過程中,這兩種寫字模式相互補充,配合,共同促進學生書寫能力的發(fā)展。
(二)掘盡完善 開發(fā)出較為系統(tǒng)的校本課程
我校寫字校本課程遵循一個原則:“以字育德,以字啟智,以字修身,以字樹人”。就是用字來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品德;用字來開啟學生的聰明才智;用字獲得學生的審美觀點,用字來增強學生的健康體魄。
1、課程目標
總目標
基于素質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學校辦學理念,寫字校本課程設計理念為:關注學生健全的人格發(fā)展,充分利用學校的現(xiàn)有文化資源、社區(qū)資源,鼓勵學生進行體驗性、探究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豐富學生生活,發(fā)展學生個性特長。在培養(yǎng)學生實踐、創(chuàng)作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同時,使學生獲得健康的審美情趣,掌握寫字的技能和技巧,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提升教師專業(yè)水平,掌握校本課程內涵,突出學校特色,爭創(chuàng)名校。endprint
具體目標
(1)熱愛祖國語言文字,感知祖國語言文字形體美的深刻內涵,了解書法的歷史及相關文化知識,掌握并學會寫字的基本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有一定的書寫速度,逐步提高寫字技巧,形成自己的特色,提高欣賞水平。
a.正確的執(zhí)筆坐姿。正確的執(zhí)筆方法:拇指、食指、中指自然彎曲從三面將筆拿住,拇指與食指均用第一指節(jié),斜靠在虎口上部,不松不緊,各指關節(jié)不要僵硬,腕部要放松。正確的坐姿:頭正(書寫時頭不歪),身直(做到三個一:胸離桌沿一拳,眼離紙面一尺,手距筆尖一寸),臂開(肩部放松兩臂自然張開,左手按本,右手書寫),足安(雙腳自然放于地上)。
b.了解漢字的基本結構,正確使用“田”字格。
c.正確臨帖:寫字前要求學生認真“讀”帖,觀察揣摩字的間架結構,在觀察感悟基礎上精心凝氣,將胸中所有發(fā)于筆端,躍然紙面,切忌看一筆寫一筆。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和書法興趣,激發(fā)學生對書法藝術的熱愛,養(yǎng)成動腦、動手,耐心細致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的藝術體驗不斷得到豐富和升華。
2、課程內容
a.學習正確的執(zhí)筆與坐姿,
b.基本筆法書寫練習
c.偏旁部首書寫練習
d.了解漢字的基本結構,正確使用“田”字格。。
e.學會正確臨帖。
3.教學原則和方法
3. 教學原則
a.自主性原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教師講授、指導少而精,盡量讓學生多練,給學生盡可能多的時間來想象、創(chuàng)造空間。
b.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應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fā)、因材施教,靈活的做內容形式上的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fā)展。
4、實施方案:
(1)每周安排一節(jié)校本教材上的寫字內容,教師課堂講解,指導漢字書寫。
(2)每天利用寫字小課或小組活動時間向學生介紹校本教材中的寫字常識,以及學書法前正確的坐姿與執(zhí)筆……
(3)書寫與練習。校本教材每頁安排不同的例字,學生練習前,認真詳讀使用說明,了解所例漢字的書寫病因,繼而糾正,正確書寫。
(4)書寫練習量。每節(jié)寫字課,教師講解指導之后,要加強漢字書寫練習。漢字書寫基礎較好的學生,每人每天練習校本教材一至三頁,漢字書寫基礎較差的學生兩天練一頁。
5、 寫字教學評價
評價方法多樣化,主要采用學生自評、互評、點評的方法,采用星級或等級評價制度,把寫字成績寫進學生成長冊里,讓家長關注。
(1)自評。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在學生仿寫的過程中。當寫好一個字后,隨時和范字對照,找出不足之處,以便在寫下一個字前加以改進。當然自評也可以是看著小伙伴們寫的字,跟他們的作品對照,面對面地展開自評。這樣可以增強孩子敢于發(fā)現(xiàn)自己缺點和不足的勇氣,培養(yǎng)其誠實的品格,陶冶其情操。
(2)互評。在仿寫后,積極組織學生互相評議,或選取幾份作為例字,集體評議。評議時,教師要給學生提供評價的標準及評價原則。如“書寫是否正確,結構是否合理,主要的筆畫是否突出,運筆是否到位,字面是否整潔,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別的長處等。”當學生有了評價的準繩之后。評價就能有的放矢。
(3)點評。在點評過程中,教師的點評往往起到關鍵作用。教師的點評要恰當準確,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閃光點,對孩子寫得不足的地方,可以委婉地指出,幫助其改進。
(合肥市長淮新村小學 安徽合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