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瑞芳
摘要:在高中計算機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巧妙設計有效教學情境,喚醒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引領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合作交流、動手操作,加深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信息素養(yǎng)。
關鍵詞:自主學習 ? 高中計算機 ? 任務驅(qū)動 ? 動手實踐
一、基于自主學習的高中計算機教學特點
自主學習是與傳統(tǒng)接受性學習相對應的一種學習方式,它倡導以學生為本,教師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具有如下特點:
1.主動性
自主學習模式強調(diào)學生的自主性,在高中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良好的主動學習習慣,讓學生自己做主,變“要我學,教我學”為“我要學,我會學”,能夠主動探究,主動質(zhì)疑問難,主動發(fā)現(xiàn)、分析及解決問題。
2.獨立性
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高中計算機教學不被重視,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時間,導致學生過于依賴教師,獨立性不強。在高中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加強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獨立性,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提出疑問,發(fā)表不同的看法和見解。
3.能動性
自主學習是發(fā)揮學生能動性的過程。在高中計算機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注意引導學生將知識內(nèi)化,使學生能夠調(diào)動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4.差異性
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在認知基礎、思維方式、學習能力及個性品質(zhì)等方面存在差異。在高中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性,巧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學生發(fā)展。
5.相對性
自主學習模式并不意味著學生不需要教師,而是在教師的有效指導和點撥下進行的。在高中計算機自主學習模式中,教師不能放任學生隨意學習,應巧妙加以引導,有效提點,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二、基于自主學習的高中計算機教學策略
1.利用任務驅(qū)動學習,引領自主探究,喚醒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任務驅(qū)動學習,即以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載體,通過創(chuàng)設學習任務,啟發(fā)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喚醒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教師要結合學情,緊扣教學內(nèi)容,精心設計教學任務,增強學生自主建構知識的能力。如在教學《通過關鍵詞搜集信息》時,筆者采用了任務驅(qū)動的自主學習模式,以“花卉”為主題,組織學生自主搜索,獲取信息,然后在班上交流討論。這既調(diào)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搜集、整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又如在教學《建立統(tǒng)計圖表》時,筆者設計了如下可探究和操作的任務:“在課前了解一周天氣預報,建立統(tǒng)計圖表。”這樣的任務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2.開展實踐體驗活動,鼓勵動手實踐,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在高中計算機教學時,教師要注意結合課程特點,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鼓勵學生主動探究、動手實踐,強化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如在教學《文字處理》后,筆者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選主題,制作一份宣傳海報,讓學生動手實踐,發(fā)揮集體力量,共同完成任務。如何設計版面,如何編輯文字,如何調(diào)整字體大小,如何插入圖片和藝術字等,這些都是學生需要明確分工和自主解決的問題。通過動手實踐、合作學習,既深化了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又切實提高了學生實踐操作和學以致用的能力。
3.創(chuàng)設成果展示平臺,予以科學評價,保持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
在高中計算機教學中,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展示學習成果和自我才能的機會,不斷提升信息學習能力。教師要注意轉(zhuǎn)變以教師為評價主體的傳統(tǒng)教學評價機制,鼓勵學生自主參與評價,借助學生自評、互評及教師總評等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予以科學評價,讓學生學會欣賞他人作品,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及時修正完善,從而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和信心。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和進步,注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關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及時指出和幫助學生糾正問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立足實際,優(yōu)選有效策略,巧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成效。
(作者單位:江西省瑞金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