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宗軍+黃梅
“我覺得,孝是學會為父母著想,替父母分擔;愛是學會用心去體諒他人,關心他人。孝愛能讓我們的生活變美好,家庭變溫馨。”在梧州岑溪市第三小學(以下簡稱岑溪三?。┑囊还?jié)思品課上,學生李沅芳這樣表達心中的“孝愛”,其他學生也紛紛說出自己對“孝愛”的理解。
坐落于東山腳下、孝坊河畔的岑溪三小,自2012年創(chuàng)辦以來,緊密結合本土文化,以“溪聲琴韻·孝愛育人”為主題,以“創(chuàng)孝和之園 育仁愛之人”為辦學目標,構建了“孝愛校園、孝愛學園、孝愛樂園”辦學體系,讓孝文化在這里傳承,愛的教育在這里積淀。近年來,該校孝愛教育成果初顯,去年選送的孝愛教育案例入選廣西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優(yōu)秀案例,并于日前獲評為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優(yōu)秀案例。
孝愛校園——“溪聲琴韻”里和諧的旋律
走進岑溪三小,迎面可見“孝成大德 愛成大美”幾個大字,這些字鑲嵌在教學樓外墻上,顯得格外醒目。
“我校地形就像一架鋼琴,孝坊河繞著校園潺潺流過,極富意蘊?!贬⌒iL陳恒堅介紹說。該校結合地形特點和本土文化,提出將“孝愛”融入學校的辦學特色,從校園環(huán)境建設入手,傾力打造校園外顯文化。
“東山下,溪水畔,書聲瑯瑯?!薄靶⑹歉瑦蹫楸?,善是魂?!币欢卫世噬峡诘男8?,開啟了岑溪三小一年級學生的音樂課堂。今年剛上一年級的學生李柱霆全神貫注,邊唱邊記,學得格外認真。他告訴記者:“校歌教給我們的是孝敬父母、愛護家人的道理,我要好好領會?!贬∽赞k學起就從文化建設入手,邀請專業(yè)人士結合辦學文化編創(chuàng)校歌、設計?;盏染哂袑W校特色的標識物。該校的?;找浴疤枴?、浪花”為主要設計元素,三者組成一個“道”字,凸顯學校辦學理念,寓意在孝愛教育中成長的學生,揚帆起航,乘風破浪,駛向理想彼岸。
在校園環(huán)境建設方面,岑溪三小科學規(guī)劃,充分利用標語、文化長廊、提示牌等,構建學校外顯文化景觀。狹長的孝文化長廊上,“二十四孝”故事形象生動,相映成趣;大門橋欄上鐫刻的《弟子規(guī)》等名篇,時刻提醒師生不忘先賢教誨,做一個知書達禮、學會感恩的人;校園宣傳欄里的孝德榜,講述著古人的孝行故事,給學生樹立榜樣;教室里的學習園地中,貼滿了學生的孝心卡、愛心卡、感恩卡,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行孝要求。教學樓的樓梯間、走廊、過道中,有關“孝愛”的國學經典、成語、童謠等,圖文并茂,形式多樣,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創(chuàng)建環(huán)境,能給學生營造一個孝行文化的氛圍,使學生對孝文化從認知上接納,從感情上認同?!标惡銏孕iL說。如今,岑溪三小的每條校道、每片綠地、每棟建筑,都散發(fā)出學校文化的個性和精神,師生置身其中,如同開始了一場快樂的孝文化之旅。
孝愛學園——“溪聲琴韻”里美妙的樂章
“這首歌曲很溫暖,讓我想起了媽媽對我的愛,以后我要多幫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事?!币魳氛n上的一首《搖籃曲》,引發(fā)了岑溪三小學生吳保霖的感思。該課上,執(zhí)教教師從三個環(huán)節(jié)展開教學:課前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細讀《弟子規(guī)》里感恩父母的片段,激發(fā)學生情感;學習環(huán)節(jié),通過附點音符、倚音的學習,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母親對孩子的慈愛;總結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說一說如何表達對媽媽的愛,升華情感。整節(jié)課以“愛”為主線,不但讓學生學會歌曲演唱,還讓學生理解“孝愛”的意義。
將孝愛教育融入課堂,是岑溪三小在教學中堅持的理念。近年來,該校不斷深化課程建設,將孝文化教育與學科教學結合起來,形成以基礎課程和特色校本課程相結合的孝愛課程體系。該校通過構建孝愛課堂,將孝愛教育滲透到語文、思品、音樂、美術等學科教學中,讓學生讀孝心詩、唱感恩歌、畫孝敬畫、聽孝故事,培養(yǎng)知孝明理、懂愛有禮的學生。
“我愛我的家,家里有爸媽。扶我學走路,教我學說話,辛辛苦苦把我喂養(yǎng)大。我愛我的家,孝敬好爸媽。多干家務活,爭做好娃娃,傳續(xù)孝心全家樂開花。”這是岑溪三小校本教材《學孝道 知感恩》里一首孝愛童謠的片段,生動地展現(xiàn)了孝愛帶給人直觀的感受。
岑溪三小創(chuàng)新形式,將孝愛教育與特色校本課程有機結合起來,讓孝愛以另一種方式走進課堂。該校利用自編的《學孝道 知感恩》《二十四孝故事》《孝心伴我行》等校本教材,積極推行孝愛文化教育,校本教材《孝心伴我行》獲評為國家教科研成果一等獎。
以校本教材為依托,岑溪三小將孝愛融入課堂,讓孝愛真正成為校園生活的常態(tài)。周一班會課上,班主任會給學生講“二十四孝”故事,讓學生懂得孝的歷史,學習孝子的行為;每周二早讀,是該校的“孝心誦讀課”時間,學生誦讀《三字經》《弟子規(guī)》,以及有關孝愛的古詩、成語、童謠等;每天課間操,該校操場上都會舉行千人表演自創(chuàng)手語操《孝心到永遠》,場面宏大,讓學生在感恩中度過每一天;每年的校園文藝匯演,該校合唱隊共同誦唱自編歌曲《孝心誦唱》,讓孝愛心聲唱響校園。
孝愛樂園——“溪聲琴韻”里歡樂的節(jié)拍
高瑋是岑溪三小五年級學生,今年11歲,是一名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務工,平時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案攥|是爺爺奶奶的‘貼心小棉襖。平時有好吃的,他都會讓爺爺奶奶先吃;飯前,他主動幫爺爺奶奶擺放餐具和桌椅;爺爺奶奶身體不適時,他會端水拿藥。”班主任陳瀟告訴記者,“學校開展的孝愛教育活動,讓許多留守兒童更懂得了孝敬老人。”
以實踐活動為載體,將孝愛融入學校的課外活動,是岑溪三小開展孝愛教育的重要途徑。該校以少先隊為主陣地,通過主題班(隊)會、國旗下講話、黑板報宣傳和講故事、童謠朗誦、手抄報等形式,積極宣揚孝愛文化。同時,該校利用母親節(jié)、重陽節(jié)等節(jié)日,開展“禮讓孝舉”“孝心行動”等活動,讓學生通過與長輩談心、共慶生日以及分擔家務等方式,在生活中體驗和感悟孝心、孝行。
“激發(fā)孩子從心靈深處產生對父母的體貼、孝敬的感情,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這是岑溪三小在“孝心行動”啟動儀式前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中的一段話。為了讓“孝”走進千家萬戶,該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一是實施“家校共建孝德工程”,充分利用家長會、家長學校和“校訊通”平臺,向家長宣傳孝愛教育的意義,同時在家長開放日開展“親子孝心誦讀”活動,讓家長與孩子一起學習校本教材;二是實施“孝心工程”,把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等設立為“感恩日”,開展“孝敬日”“孝言行動”等行孝活動;三是開展“小孝星”評選活動,要求全校學生把每天的孝行記錄在《“孝心行動”記錄手冊》,期末根據(jù)孝心行動次數(shù)評選出“小孝星”。
此外,岑溪三小積極構建“學?!彝ァ鐣比灰惑w孝愛教育長效機制,逐步形成了“學校有人教、家庭有人管、社會有人抓”的工作格局。
如今,岑溪三小校園里傳遞著“知孝理、講孝德、踐孝行”的正能量,孝愛美德成為全校師生自覺踐行的行為規(guī)范。“德行天下,孝道樹人。我校將進一步探索新的有效途徑,將孝愛教育扎實開展下去,讓孝愛文化灑滿校園?!标惡銏孕iL說。
(責編 歐金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