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秀溪+華萍
日前,記者走進梧州市第十一中學(以下簡稱梧州十一中),看到該校幾名學生正在準備期末戲曲考試,練習云手、甩袖等戲曲動作,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其中一名叫徐鈺佳的學生告訴記者:“我們可喜歡戲曲了,平時除了討論學習,聊得最多的就是戲曲。學習戲曲不僅讓我們變得優(yōu)雅,還能讓緊張的學習生活變得輕松愉快?!?/p>
用戲曲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以戲曲深化學校的德育內涵,梧州市于2014年率先在我區(qū)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通過有趣的課程、豐富的活動,點燃學生學習戲曲的熱情,在全市中小學掀起了一股學戲演戲聽戲的熱潮。
星星之火點亮戲曲舞臺
每月最后一個星期五的下午,都會有不少梧州市民不約而同地聚到騎樓城戲迷舞臺前,因為這里會有一場“《薪火相傳》粵劇小明星”戲曲表演?!耙胝覀€好位置還得趕早,去晚了只能遠遠看,看不清學生們的表演?!币晃皇忻裾f。
作為參演者,梧州市第十一中學學生劉宇恒則有另一番感受。她說:“我們表演的節(jié)目很豐富,有學校的戲曲身段操,也有一些折子戲。每次表演都有很多人來觀看,同學們都興奮極了。參加這樣的表演,使我的表演技巧越來越純熟,人也越來越自信了?!?/p>
粵劇是嶺南文化的瑰寶,有著300多年的歷史,在梧州市曾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聽粵劇是老梧州人茶余飯后的休閑方式。然而,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以及老一輩戲迷的逐漸消散,年輕一代尤其是“80后”“90后”對粵劇的熱情逐漸淡化,粵劇和一些梧州地方戲面臨失傳的境地。
“傳承和發(fā)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將粵劇和地方戲曲引進學校,不僅能夠深化‘一校一特色建設,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格,增強民族自豪感?!蔽嘀菔薪逃指本珠L陳瑋說。梧州市首先開展的是“粵劇進校園”活動,隨后岑溪的牛娘戲、藤縣的牛哥戲、長洲的下俚歌、蒼梧的鹿兒戲等地方戲也陸續(xù)被引進校園,最終匯成了全市“戲曲進校園”活動的“洪流”。
“戲曲進校園”活動得到了梧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市委書記黃俊華、市長朱學慶親自過問并批示;相關部門設立“戲曲進校園”活動專項經(jīng)費;教育管理部門將“戲曲進校園”列入學校藝術教育年度工作報告,并作為中小學綜合素質評價和藝術素質測評、文明校園評比的重要指標,同時還開展“戲曲進校園”優(yōu)秀示范學校、先進教師、優(yōu)秀學生評選,實行常態(tài)化監(jiān)督考核。
為了確?!皯蚯M校園”活動取得實效,梧州市采取示范引領的方式,以梧州市第十一中學、梧州市第八中學、梧州市新興小學為試點學校,要求試點校做到“每月上一節(jié)戲曲課、出一期戲曲宣傳板報,每人每學期學會一首戲曲小調、欣賞一場戲曲表演、聽一次講座或者看一次展覽”,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戲曲文化。
三年來,梧州市積極打造戲曲教育試點校,通過媒體報道、巡回演出、典型事跡材料匯編等形式,不斷加大對“戲曲進校園”活動的宣傳,帶動越來越多學校開展戲曲教學工作,目前全市已有128所學校開設了戲曲課。
“看了三所試點校的活動,我整個人都興奮起來了。我們以前總覺得傳統(tǒng)戲曲已經(jīng)沒有市場了,學生不會喜歡的。沒想到這幾所學校做得那么有聲有色,學生那么積極認真。看來,我們學校也要加大力度,才能跟上市區(qū)學校的步伐了?!贬械谝恍W校長高潔萍說。
戲曲文化在校園生根
“鶯聲驚殘夢,晨起懶畫眉……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蔽嘀菔行屡d二路小學五(6)班的教室里傳出一陣悅耳的歌聲,唱的是粵曲小調《紅豆曲》。每天上午第二節(jié)課后,該校就成了戲曲的海洋,各班學生都會在老師的帶領下學唱戲曲?!拔覀冎饕獙W習粵曲小調,每天10分鐘,每學期學一首,師生都非常喜歡?!痹撔PiL李錦群說。
梧州市第八中學的戲曲氛圍同樣濃厚。踏進校門,映入眼簾的便是一面戲曲文化墻,各類劇種的簡介、陶制戲劇臉譜成為文化墻的主題,教學樓墻面、樓道也張貼著戲曲名家的介紹,學生隨時隨地都可駐足瀏覽。該校學生唐泠軒告訴記者:“我們有專門的戲曲社團,平時會請一些名角來給我們上課,上課的內容很豐富、很生動,同學們都很喜歡?!?/p>
梧州市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的目的之一,是促使各學校形成一種獨具特色的戲曲文化,使之成為潤養(yǎng)師生心靈的養(yǎng)料,成為學校開展德育工作的新途徑。該市提出了打造校園特色戲曲文化的目標,要求各學校尤其是試點校研發(fā)和開設戲曲課程,創(chuàng)編適合學生的校本教材,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不斷激發(fā)學生學戲曲、觀戲曲的熱情。
目前,梧州市三所戲曲試點校均已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園戲曲文化。梧州市第十一中學以開展梧州市A類課題“粵劇進校園的實踐與探究”為契機,積極研發(fā)校本教材《粵韻飄香》,設計粵劇授課內容,創(chuàng)編粵劇身段操和粵劇校歌,同時成立粵劇社,定期邀請粵劇名家進校授課。梧州市第八中學以創(chuàng)建品牌粵劇社團為抓手,開發(fā)了音樂特色校本課程“粵劇——你的眼神”,以及粵劇臉譜制作、粵劇服裝設計等課程,取得了良好教學效果,2015年該校攜新編粵劇《七仙女游騎樓城》到臺灣花蓮進行校園文化交流。梧州市新興二路小學則開展了“粵韻悠揚伴我行”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大力推進粵曲進校園、進課堂。
為了打造更深層次的校園戲曲文化,梧州市聘請羅國樑、張福偉、黃穎嫦、元軍等當?shù)氐膽蚯鷮<覟轭檰?,組建市級戲曲教材研發(fā)團隊,針對教師的教學需求和學生的學習特點,編印了本地教材《梨園百花韻飄香》。這套教材分兩冊,一冊是教師的教學用書,包括“粵韻風華曲飄香”“岑山溪水長牛娘”等6個版塊,對粵劇、牛娘戲、牛歌戲、下俚歌等戲種進行了全面的介紹,并附有戲曲教學設計,為教師提供專業(yè)指導;另一冊是學生的學習用書,內容為名曲欣賞、介紹和學習,以及戲曲基本手型的展示,為學生學習戲曲提供更為直觀的參考。
編印《梨園百花韻飄香》戲曲教材是梧州市大力推進“戲曲進校園”活動的一項大工程,打破了戲曲教學無教材的局面,促使各校戲曲課程向專業(yè)化、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方向發(fā)展,確保了戲曲教學落到實處、取得實效?!斑@套教材讓我們的老師對各類戲種有了更全面、更專業(yè)的認識,為學校有序開展戲曲教學工作提供了極大的幫助?!贬械谄咧袑W校長黃彪說。endprint
加強戲曲教師專業(yè)化培養(yǎng),是梧州市深入實施“戲曲進校園”活動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梧州市除了組織教師參加市內培訓、派遣教師外出學習,還與當?shù)貏F、劇社、演藝公司等機構合作,聘請大批專業(yè)演員、教師進學?,F(xiàn)場教學,教授專業(yè)知識,指導教師教學和創(chuàng)編校園劇目。
值得一提的是,梧州市教育局還牽頭成立了教師藝術團戲曲社團,成員來自市內各學校,為教師創(chuàng)造更多專業(yè)學習的機會?!拔覅⒓恿耸欣锏膽蚯鐖F,雖然因為工作忙不能經(jīng)常參加社團活動,但我覺得這樣的方式挺好的。社團活動的針對性很強、很有趣,對提高我們的戲曲教學能力非常有幫助?!蔽嘀菔行屡d二路小學教師胡云說。
戲曲活動遍地開花
2016年8月11日,對于梧州市第十一中學學生鄭嘉慧和許湛奇來說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因為他們作為廣西唯一代表,在全國少兒曲藝展演活動中演繹了《長生殿》?!皡⒓舆@次活動,不僅開闊了我們的眼界,還讓我們對中國博大精深的戲曲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鄭嘉慧說。
戲曲是一門表演性很強的藝術,需要學習者在不斷表演的過程中練就純熟的技巧。為了持續(xù)激發(fā)學生活力,不斷提高學生的戲曲表演能力,梧州市堅持“以賽促學、以演促練”,每兩年舉辦一次中小學師生粵劇粵曲表演大賽,每年舉辦一次中小學生文藝匯演,組織開展廣西(梧州)粵劇節(jié)、嶺南文化節(jié)粵劇快閃表演等活動,并鼓勵師生外出參加各級各類戲曲比賽或匯演,為師生學習戲曲搭建廣闊的舞臺。
近年來,梧州市通過舉辦一系列市級戲曲比賽,推送了一大批優(yōu)秀劇目參加自治區(qū)級、國家級演出,并排演《長生殿》《七仙女游騎樓城》等粵劇經(jīng)典劇目,到臺灣、香港等地區(qū)開展藝術交流活動,與當?shù)貙W生同臺演出?!皡⒓舆@些活動,讓我越來越對戲曲著迷?!蔽嘀菔械谑恢袑W學生徐鈺佩說。她是一個十足的“戲迷”,不僅愛唱,還愛創(chuàng)作,自創(chuàng)劇本《鐵骨柔情》被國家一級導演、廣西戲劇家協(xié)會副主席龍杰鋒相中,于2017年年底改編、排演成劇,梧州市委宣傳部將之作為“戲曲進校園”活動成果大力宣傳。
梧州市還積極開展“送戲下鄉(xiāng)”活動,以傳統(tǒng)粵劇、牛娘戲、下俚歌、鹿兒戲、牛歌戲等地方戲為基礎,編排了一批內容健康向上、適合學生欣賞和學唱的戲曲,然后組織文藝演出小分隊到偏遠農(nóng)村學校演出。此外,“名家進校園”“名品進校園”“劇團進校園”等活動,以及在市政廣場、劇場舉辦的戲曲專場演出活動,均為學生提供了展現(xiàn)才藝的平臺。
隨著“戲曲進校園”活動的深入開展,粵劇和地方戲被列入了梧州市中小學音樂課教學計劃,一批民間藝人、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參與到學校教學中,傳統(tǒng)戲曲呈現(xiàn)遍地開花的狀態(tài)。梧州市各地也積極開展“傳、幫、帶”工作,如萬秀區(qū)青少年活動中心成立梧州市粵劇少兒劇團,制定了粵劇苗子培養(yǎng)長效機制;岑溪市糯垌鎮(zhèn)充分發(fā)揮當?shù)?支牛娘戲業(yè)余團隊的力量,合理利用鎮(zhèn)村兩級公共文化服務經(jīng)費,實現(xiàn)牛娘戲進學校全覆蓋。
“振興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不僅需要傳承更需要創(chuàng)新。目前,我市正著手邀請一批專家,指導學校將現(xiàn)代文化、音樂等元素融入傳統(tǒng)戲曲中,使之更加貼合師生的喜好,更加符合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需求,使之成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蔽嘀菔薪逃志珠L黃上進信心滿滿地說。
(責編 莫東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