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
摘要:舞蹈影像產(chǎn)生于20世紀50年代,最初以攝像機記錄的形式出現(xiàn),而后鏡頭語言逐漸作為創(chuàng)作要素參與到舞蹈作品呈現(xiàn)中,其作為一種交融的藝術,豐富了舞蹈呈現(xiàn)形式、擴充了舞蹈肢體語言、拓寬了舞蹈傳播途徑、也創(chuàng)生出獨特的創(chuàng)作手法。本文以當代芭蕾舞蹈影像作品《煙》為切入點,在闡釋相關概念的基礎上,從鏡頭語言在舞蹈中的運用、蒙太奇對舞蹈空間的解構與重塑、鏡頭對舞臺道具的多意解讀這三方面對舞蹈影像的創(chuàng)作特征進行闡析。
關鍵詞:舞蹈影像? ?《煙》? ?鏡頭語言? ?蒙太奇
中圖分類號:J705?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8)24-0084-03
當舞蹈與鏡頭相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當攝像機的拍攝與蒙太奇的剪輯運用于舞蹈作品中時會出現(xiàn)怎樣奇幻的視聽效果?當舞蹈不再出現(xiàn)在舞臺之上,而是出現(xiàn)在屏幕里,又會帶來怎樣新奇的審美體驗?舞蹈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它的傳播途徑和創(chuàng)作手法隨時代發(fā)展、科技革新而不斷變化。從最原始的面對面用肢體進行舞蹈,到通過文字、圖畫等媒介記錄舞蹈動作,再到后來可以通過劇場、收音機、電視機等媒介收聽和觀看,直到現(xiàn)在的全媒體網(wǎng)絡時代,可以通過網(wǎng)絡等平臺足不出戶飽攬全世界的舞蹈訊息,甚至利用鏡頭、蒙太奇等手段對舞蹈進行再度創(chuàng)作。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進步,舞蹈越來越包容也更加多樣化,與不同藝術門類更多的進行著聯(lián)姻,而每種聯(lián)姻也必然會創(chuàng)生出獨特的創(chuàng)作手法。本文著眼于舞蹈與影像的結合,以當代芭蕾舞蹈影像作品《煙》為切入點,以小見大的闡析舞蹈影像的創(chuàng)作特征。
一、舞蹈影像簡介
20世紀60年代,受錄像藝術與技術的影響,孵化出了舞蹈影像,該種新型藝術形式大致可分為兩種:一是以舞蹈為內(nèi)容直接錄像,另一個是鏡頭語言作為創(chuàng)作要素參與到舞蹈編創(chuàng)、表演和最終的作品呈現(xiàn)中,通過攝影機不同的拍攝技法、蒙太奇的剪輯和拼貼等手法對舞蹈本體進行拍攝和制作。本文所研究的舞蹈影像定位在第二種。該種舞蹈影像興起于歐美,也盛行于歐美。舞蹈影像的初步實踐者是美國電影先驅(qū)瑪雅·德倫,她運用影像參與了現(xiàn)代舞的革命運動,由其編著的《為鏡頭編舞的研究》是舞蹈影像創(chuàng)作最初的教科書。同樣的“實驗先驅(qū)”還有默斯·堪寧漢等。除了提及的兩位大師之外,值得一提的還有國外的許多著名賽事和實驗舞團,例如,BBC電視臺在第二頻道播出的“為鏡頭編舞”的鏡頭編舞計劃,比利時羅薩絲舞團影像總動員,“啦啦啦人類腳步”的舞蹈影像等。
二、舞蹈影像創(chuàng)作特征——以《煙》為例
《煙》這部作品由瑞典當代芭蕾大師馬茨·??司帉?、瑞典芭蕾演員尼古拉·??撕头▏爬傺輪T希薇·紀蓮聯(lián)袂出演,1996年以“舞蹈影像”的形式問世,不僅挽回了舞蹈在劇場中只可瞬間停留的遺憾,也使得這部不朽之作廣為流傳。作品采用古典的ABA三段式結構在30分鐘里講述了一對男女從一見傾心到相愛相伴,再到矛盾激化沖突爆發(fā),最終釋然和解的故事。此作品以“煙”作為舞劇發(fā)展的核心與橋梁,用戲劇性的情節(jié)設置、舞蹈的肢體表達、鏡頭營造的電影般的影像效果、密閉灰色空間中具有沖擊力的明暗色彩對比來描述生活中的事、傳遞人物內(nèi)心的情,其中舞蹈語言與鏡頭語言的結合表達注定了該作品具有與劇場舞蹈不同的創(chuàng)作特征。在舞蹈影像中,人與影像技術通過各自的運動方式,在其所共同相處的環(huán)境內(nèi),發(fā)生舞蹈與影像的碰撞,這種跨越藝術門類的交流方式構成了舞蹈藝術創(chuàng)作上新的創(chuàng)作手法和觀賞的審美新體驗。①
(一)鏡頭語言在舞蹈影像中的運用
當鏡頭語言中的景別選擇、拍攝角度、拍攝技法等手段有選擇的與舞蹈語言進行結合并參與到作品的表達中時,便改變了劇場舞蹈原有的風格特征,擁有了新的創(chuàng)作手法,使得舞蹈在鏡頭中得以有重新的表達和呈現(xiàn)。
1.拍攝角度和景別創(chuàng)造多角度立體式欣賞模式
舞蹈影像由于影像拍攝技術的介入,可以利用不同的機位攝制、不同的景別切換創(chuàng)造出多角度、立體式的欣賞模式,從而使觀眾擁有與觀看劇場舞蹈不同的審美體驗,增加作品的欣賞范圍、拓寬欣賞角度,也豐富作品表達。例如,作品《煙》開場時,一個全景讓我們看到舞臺中央的巨大桌子,之后隨著鏡頭的推進特寫到一個桌腿,此時從桌腿后面伸出一只手,隨后男主出現(xiàn)。當男主在桌子上方看到女主后,從桌面上滑下,此時拍攝角度是從桌面上方俯拍這一過程。利用拍攝角度和不同機位的架設,在不變換觀眾觀演位置的情況下就可以讓觀眾欣賞到多角度多方位呈現(xiàn)的舞蹈,這種“自由切換欣賞角度”是攝像機參與到舞蹈創(chuàng)作中后所得的。
拍攝景別的多樣化運用不僅可以變換觀賞舞蹈的角度和畫面,還可以體現(xiàn)導演的思維,通過畫面的變化引導觀眾關注編導想要傳遞的動作,從中體會作品的主題立意和情感表達。劇場舞蹈觀眾看到的都是全景式的,很難看到細節(jié),而舞蹈影像可以通過拍攝景別的轉換,引導觀眾視線的關注點和思緒。作品《煙》中有多處對演員手和腳的特寫鏡頭。例如,第二段表現(xiàn)男女主人公在車上爭吵的舞段,鏡頭向左搖,從畫面左邊伸出一只手,女人試探性的伸向那只手,特寫兩只手觸碰在一起,此時鏡頭拉遠變?yōu)橹芯埃兄鞒霈F(xiàn)在畫面中并將女主扯回車內(nèi)。這樣的鏡頭表達使得這段舞蹈很具有帶入感,讓觀眾身臨其境,同時畫面中只能看到第三只手卻一直不交代手的主人,會引發(fā)觀眾的聯(lián)想,這個第三只手屬于誰?是女人出軌的對象?是女人偷請的私家偵探?以此增加了舞段的神秘感。
總之,在舞蹈作品中利用拍攝角度和景別的設置可以創(chuàng)造出多角度立體式欣賞模式,可以強制性引導觀眾的視線關注編導想要強調(diào)的部分,同時又利用審美移情激發(fā)觀眾的聯(lián)想,使得舞蹈影像作品的表達更加豐富多樣。
2.蒙太奇剪輯方式創(chuàng)造極具沖擊的視覺張力
鏡頭的重復拼接、反轉播放、跳切等蒙太奇剪輯技法的運用可以使舞蹈作品的呈現(xiàn)擁有極具沖擊的視覺張力。舞蹈作為一種視聽藝術,可以通過舞者高難度的技巧、靈活多姿的肢體演繹、美輪美奐的舞美設計等帶給觀眾視覺沖擊,而舞蹈影像除了舞蹈本身和舞美道具創(chuàng)造的視覺張力外,還可以利用蒙太奇的剪輯來夸大肢體呈現(xiàn)、放大人物情緒、創(chuàng)造奇幻的畫面,從而呈現(xiàn)出更具張力的視覺沖擊。在作品《煙》的第一段舞蹈中,男主多次攀爬桌子,當與女主瞬間對視時,男主驚慌失措,不小心跌落下來。此時,鏡頭對這一表現(xiàn)滑落的舞段進行重復剪輯和拼接,畫面中的男主反復快速跌落,或頭朝上,或頭向下,營造了濃郁的夢幻效果,夸張生動的展現(xiàn)了男人看到女人后內(nèi)心那種不知所措的欣喜之態(tài)。同時,也展現(xiàn)了一種“倒帶”的回憶感,每次滑落都似在重溫初見時內(nèi)心的激動。這樣利用鏡頭的剪輯將舞蹈瞬間進行重復夸大,不僅使畫面更具沖擊力,也使舞段的抒情性、敘事性增強,使作品表達更加清晰。
同樣效果的還有作品第三段中,男人吵架后離家,女人孤獨等待的情節(jié)。男人離開后,女人把衣服一件一件脫下直到只剩內(nèi)衣,此時利用鏡頭的反轉播放,如時光倒流般衣服又一件件重新回到女人身上,之后利用鏡頭的跳切,使女人在時空不變的情況下舞動時,身上突然多了一件外衣,下一秒衣服又消失,創(chuàng)造出前一秒在室內(nèi),后一秒在室外的魔幻效果,也從側面交代了男人已離家多日。
總之,舞蹈影像多維度的欣賞方式能夠?qū)⑺矔r畫面進行非瞬時處理,將真實畫面進行非真實處理等,這樣的處理方式夸大了肢體的語言,強調(diào)了人物內(nèi)心世界,更帶來了視覺張力。
(二)蒙太奇對舞蹈空間的解構與重塑
舞蹈影像通過對劇場舞蹈既有的空間進行解構與重塑,形成了新的時空效果,帶來了多維度、多元化的欣賞方式,也創(chuàng)造了多重空間的奇幻審美體驗。在作品《煙》中,舞蹈在一個密閉的三面黑墻的環(huán)境中進行表演及拍攝,環(huán)境在地面、墻面、桌子、鐵梯中轉換,空間的自由調(diào)度與運用在舞蹈影像中占了很大優(yōu)勢。攝像機的介入使得舞蹈影像不再受到劇場表演區(qū)域的限制,沒有任何角度是可以被忽視的,也沒有任何細節(jié)是可以被忽略的。
與此同時,同處一個空間的演員可以用鏡頭的剪輯和拼接做到二人不同時出現(xiàn)在畫面內(nèi),而舞臺舞蹈除非演員下臺,或是躲藏在道具后,不然只要在舞臺空間內(nèi)就會被觀眾同時看到。例如《煙》的第二段展現(xiàn)男女主人公爭吵的舞段,二人同處于一個室內(nèi)空間跳雙人舞,單獨拍攝男人和女人的畫面與二人合在一起舞蹈的畫面穿插剪輯,制造出一種混亂破碎的氛圍,且在雙人舞的空間中營造兩人獨立的心理空間,蒙太奇的剪輯極大地豐富了舞蹈作品的表達。
(三)鏡頭對舞臺道具的多意解讀
在舞蹈影像中,通過鏡頭的參與對舞臺上的道具、道具和人物的關系等進行特寫,可以豐富道具的表達,使其具有更多的表意性和象征意。例如,在作品《煙》中,出現(xiàn)了三次的桌子。
第一次出現(xiàn)在作品開篇。畫面中出現(xiàn)一張黑色的巨大桌子,營造一種奇異的空間感。特寫男人在桌子底下舞動,巨大夸張的桌子象征高聳禁錮的空間,人在其中孤單無依,尋找依靠。男主在桌腿中穿梭舞動,一次次向桌面攀爬找尋,直至與女人對視,由此才有了情感,暗示這一時期女人在男人心中高高在上、難以征服,為后面的敘事與抒情做了一個參照和鋪墊。
第二次出現(xiàn)在第二段開篇。畫面中空蕩的空間里出現(xiàn)一個小桌子的特寫鏡頭,沒有參照物時看似跟第一段中是同一個桌子,但當一雙巨大的腳從畫框右側入畫,才對比出這個桌子較之前那個縮小好多。男人向前走,將擋路的桌子隨意踢開,開啟男女主人公感情破裂的舞段部分。通過鏡頭與道具的結合展現(xiàn),表現(xiàn)出此時的“小桌子”不再受男人重視,與第一段男人對待桌子的態(tài)度相比,隱射出女人在男人心中的高不可攀已被隨意踐踏而取代。
第三次出現(xiàn)在第三段中部。桌子成為生活中的正常大小,空桌子被閑置,鏡頭也只是全景記錄此時的舞蹈片段,女人目光呆滯、身體僵直,圍著桌邊不斷重復著機械性的動作,從麻木到后來的有幾分等待和期待,這表明爭吵回歸平靜后女人內(nèi)心的孤獨和后悔。
三、結語
舞蹈影像具有先天的創(chuàng)新性與先鋒性。影像與舞蹈這兩種藝術手段通過特有的創(chuàng)作手法進行結合,讓舞蹈煥發(fā)了新的生命力,如果說肢體的魅力為觀眾營造了意境,那么影像的運用則為觀眾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審美體驗。本文只是著眼于一部舞蹈影像作品簡要的闡析了舞蹈影像的創(chuàng)作特征,但其實舞蹈影像作為一個凝聚了各種藝術門類的綜合藝術形式,它擁有千奇百怪的樣式、新穎獨特的效果、不斷創(chuàng)新的手法、奇幻萬變的審美體驗,它的創(chuàng)作手法及特征遠不止于此。
當今人類已進入多媒體時代,網(wǎng)絡傳播日益迅速,足不出戶接觸世界文化是當下流行,舞蹈與鏡頭的碰撞結合順應時代發(fā)展,便捷而又不失去藝術欣賞性,具有創(chuàng)新和實驗精神,符合當代人的審美需求和藝術追求,此外,互聯(lián)網(wǎng)+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極大拓寬了舞蹈的傳播途徑,正因如此,舞蹈影像勢必會有一個很好地發(fā)展前景,肢體語言與鏡頭語言的碰撞也必將會在將來創(chuàng)造出絢麗多姿的火花。
注釋:
①劉冉:《“新視覺體驗——舞蹈影像”》,碩士學位論文,上海:上海戲劇學院,2011年,第5頁。
②劉冉:《“新視覺體驗——舞蹈影像”》,碩士學位論文,第9頁。
參考文獻:
[1]劉冉.“新視覺體驗——舞蹈影像”[D].上海:上海戲劇學院,2011年.
[2]劉春.數(shù)字化舞蹈[J].藝術評論,2004,(05).
[3]湯旭梅.舞蹈電視與電視舞蹈[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6,(02).
[4]黃光臨.從央視舞蹈大賽看數(shù)字化舞蹈[J].廣東藝術,2005,(04).
[5]徐鵬等.新媒體藝術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