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久喜 郭萬超 姚傳坤
【摘要】?目的?觀察沙美特羅替卡松聯(lián)合沙丁胺醇對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患者炎癥因子及肺功能的影響。方法?將2017年1~12月治療的116例COP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分為兩組。對照組58例接受沙丁胺醇治療,觀察組58例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沙美特羅替卡松治療。療程14天。觀察兩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6分鐘步行距離 (6MWD)、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 FEV1/用力肺活量 (FVC)等炎癥因子及肺功能變化情況。結果?兩組總有效率相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TNF-α、IL-6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TNF-α、IL-6水平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6MWD、FEV1、FEV1/FVC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6MWD、FEV1、FEV1/FVC水平均有改善(P<0.05或0.01),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6MWD、FEV1、FEV1/FVC水平改善更好(P<0.01)。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904,P=0.342)。結論?沙美特羅替卡松、沙丁胺醇聯(lián)合應用有助于提升COPD治療效果,下調炎癥因子水平,提升患者肺功能與運動耐量,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沙美特羅替卡松;沙丁胺醇;炎癥因子;肺功能
中圖分類號:R563.9?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8.06.010
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為中老年人群體病,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為COPD主要特征[1]。COPD多呈進行性發(fā)展,臨床上多表現(xiàn)有氣促、咳痰、咳嗽等癥狀,如若患者未能接受有效及時治療,誘發(fā)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臟病等,將威脅患者身心健康[2]。目前常規(guī)止咳化痰、抗感染等藥物治療COPD效果欠佳,近年來吸入性糖皮質激素、長效支氣管擴張劑等藥物在COPD治療中逐漸應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患者個體的差異性且藥物方案較多,采取何種藥物或方案治療仍需臨床進一步研究探討[3~4]。本研究觀察沙美特羅替卡松聯(lián)合沙丁胺醇治療對COPD患者炎癥因子及肺功能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7年1~12月我院治療的116例COP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分為兩組,各58例,研究經院內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自愿參與。觀察組:男、女分別為34例、24例;年齡52~78歲,平均(61.38±4.87)歲;病程2~10年,平均(5.37±1.08)年。對照組:男、女分別為31例、27例;年齡53~81歲,平均(61.50±4.85)歲;病程1~10年,平均(5.40±1.11)年。兩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COPD診斷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5]中相關標準;②無其他肺部疾病;③可耐受沙美特羅替卡松、沙丁胺醇治療者;④精神狀態(tài)良好且未見意識、交流障礙者。排除標準:①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嚴重肝、腎功能不良者;②伴有心力衰竭者;③合并惡性腫瘤者;④依從性較差者。
1.3?治療方法
入選者均接受止咳化痰、抗感染、平喘等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采取1 mL沙丁胺醇氣霧劑(山東京衛(wèi)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348)溶于2 mL生理鹽水霧化吸入治療,2次/d。觀察組則加用沙美特羅替卡松(葛蘭素史克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20140164)吸入治療,1吸/次,2次/d。兩組持續(xù)治療14 d。
1.4?評價指標
觀察兩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炎癥因子及肺功能變化情況、不良反應等。治療周期結束后依據(jù)癥狀、體征改善情況評估臨床療效。癥狀、體征基本消失,對日常工作生活無影響為顯效;氣促、呼吸困難、咳嗽癥狀改善,肺部啰音減輕,對日常活動無明顯影響為有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為無效。有效+顯效合計為總有效。治療前、治療14 d后清晨抽取兩組靜脈血5 mL,應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應用肺功能檢測儀對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xiàn)EV1)、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xiàn)VC)進行測定,并通過6分鐘步行距離(6 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評估患者活動耐力,其中6MWD與患者運動耐力間呈正相關。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W檢驗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內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雙側檢驗。
2?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兩組總有效率相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TNF-α、IL-6水平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TNF-α、IL-6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TNF-α、IL-6水平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 6MWD、FEV1、FEV1/FVC水平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6MWD、FEV1、FEV1/FVC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6MWD、FEV1、FEV1/FVC水平均有改善(P<0.05或0.01),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6MWD、FEV1、FEV1/FVC水平改善更好(P<0.01)。見表3。
2.4?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以頭痛、心悸、惡心為主,對照組、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6.90%(4/58)、12.07%(7/58)。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904,P=0.342)。
3?討論
COPD為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近年來由于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COPD臨床患病率持續(xù)上升[6]。COPD患者肺功能多呈現(xiàn)進行性下降,且因長期非特異性炎癥刺激而改變氣道結構、損傷氣道,進而可誘發(fā)呼吸困難、咳痰等癥狀[7]。目前臨床上尚無治療COPD特效方法,多以對癥支持治療為主,以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延緩COPD病情進展[8]。
沙丁胺醇為短效β2受體激動劑,其可激活呼吸道β2受體,促使平滑肌舒張,調節(jié)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因子釋放,進而利于緩解氣流受阻,促進支氣管擴張,改善呼吸困難、氣促等癥狀[9]。沙美特羅替卡松為吸入性糖皮質激素與長效支氣管擴張劑的復方制劑,其中沙美特羅為長效β2受體激動劑,其可作用于呼吸道β2受體,發(fā)揮阻礙炎性遞質釋放,舒張呼吸道平滑肌的作用,而氟替卡松則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并可促進β2受體合成,增強其敏感性,將其與沙美特羅聯(lián)合使用更利于達到協(xié)同增效的目的[10]。近年研究發(fā)現(xiàn),多種炎癥因子在COPD發(fā)生、發(fā)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故緩解機體內炎癥反應對COPD的治療具有重要影響[11]。本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TNF-α、IL-6水平較對照組更低,6MWD、FEV1、FEV1/FVC水平較高,且兩組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由此可見,與單純使用沙丁胺醇相比,聯(lián)合應用沙美特羅替卡松利于降低炎癥因子水平,抑制機體炎性反應,并可快速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促使肺功能恢復,延緩肺功能惡化的進程,增強患者運動耐量,且藥物副作用較少,臨床應用安全性較高。與朱瑩瑩等[12]研究結果相似,進一步提示沙美特羅替卡松、沙丁胺醇聯(lián)合治療COPD的療效確切。
綜上所述,沙美特羅替卡松、沙丁胺醇聯(lián)合應用有助于提升COPD治療效果,下調炎癥因子水平,提升患者肺功能與運動耐量,安全性較高。
參?考?文?獻
[1]?謝君杰.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21):168-169.
[2]?高永紅,夏敬文.吸入沙美特羅替卡松對高危慢性阻塞性肺病臨床癥狀評價和急性加重風險的影響[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6,32(4):645-647.
[3]?陳煥珍,戢秋明,李?蘭,等.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治療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5,23(12):62-64.
[4]?潘?宜,黃曉穎.布地奈德聯(lián)合沙丁胺醇和異丙托溴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fā)作期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6,32(15):1347-1349.
[5]?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36(4):255-264.
[6]?王道峰,伏?俊,何世貴,等.喘可治注射液聯(lián)合沙美特羅替卡松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療效及對免疫功能的影響[J].疑難病雜志,2015,14(9):917-920.
[7]?龍?莉,熊?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癥與炎癥因子的相關性[J].廣東醫(yī)學,2016,37(4):629-631.
[8]?琚?璐,肖金輝,項志強,等.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綜合治療的療效分析[J].河北醫(yī)學,2017,23(8):1389-1392.
[9]?侯?艷,李繼東,薛慶亮,等.布地奈德分別聯(lián)合異丙托溴銨和沙丁胺醇兩種吸入治療方法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療效及不良反應比較[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5,43(2):123-125.
[10]?劉慧蘭.沙美特羅/氟替卡松粉吸入劑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響[J].醫(yī)學綜述,2015,21(12):2264-2266.
[11]?牛?斌,熊安英.呼出氣一氧化氮評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氣道炎癥臨床研究[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6,30(5):503-505.
[12]?朱瑩瑩,皇曉娟.沙美特羅替卡松聯(lián)合沙丁胺醇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觀察[J].解放軍醫(yī)藥雜志,2016,28(1):93-95.
(收稿日期:2018-08-21?修回日期:201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