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實現(xiàn)由“教師為中心”向“學生為主體”的轉變,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死讀書、讀死書的沉悶氣氛。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探究學習。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運用教育技術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以激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達到喜見、樂聞、愛學、善用的最佳效果。
關鍵詞:鮮活;撥動;媒體;創(chuàng)設;激發(fā)
心理學家贊可夫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重視學生的“情緒生活”,設法營造一個愉快、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運用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就能創(chuàng)設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愛學、樂學、善學”,提高學習的實效性。本文結合教學中的典型案例,談談如何活用多媒體,構建樂學的語文新授課教學課堂。
一、 創(chuàng)設意境,以景激趣
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設備具有洋洋盈耳的聲音、栩栩如生的畫面,集各種感官于一體,有利于創(chuàng)設各種意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文中的物、景、人仿佛觸手可及,增強了學生的感官認識,誘發(fā)了學生極大的興趣,激起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讓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毒耪瘻稀芬晃娜鐢?shù)家珍似的描寫了九寨溝的原始風光、種類繁多的珍禽異獸。整篇課文,層次清晰,詞藻華美,重墨濃情,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九寨溝綺麗自然風光的熱愛。然而,由于我縣經(jīng)濟較為落后,學生到外地旅游接觸祖國大好河山的機會很少,對于九寨溝這一風景名勝沒有感性認識,在教學時任憑教師怎么苦口婆心的描述,始終難以激發(fā)學生對九寨溝的心馳神往之情,而運用多媒體,把九寨溝的美景通過圖片或者視頻展示給學生,進行情境教學,就能收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伊始,我便說,老師今天將帶領你們到風景綺麗的九寨溝去旅行,學生聽后興致盎然,接著我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隨著飛機起飛的音樂登上了飛機,飛到了九寨溝的上方,然后我又打開視頻,讓學生睜開雙眼,讓學生欣賞九寨溝的綺麗風光,同學們如身臨其境,便情不自禁地討論起來:九寨溝的水真清啊,雪峰真高啊,金絲猴、大熊貓多么可愛啊……學生癡醉于九寨溝的美景中,心中很自然地涌起了由衷的情和愛,由衷的贊美和無比的向往之情!
二、 激發(fā)情感,以情促思
在教學中,教師借助圖像烘托,音樂渲染、動畫重現(xiàn)等手段誘使學生進入教材所描寫的情境中,達到與作者的情感互融在一起,入境生情,隨著學生對事物的感受和情感體驗不斷深入,感知理解也不斷越深入,思考分析也就更加透徹?!堆嘧印罚▏鴺吮咎K教版教材四年級下冊第3課)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文章描寫了燕子矯健的身姿和它在春暖花開的時節(jié)從南方趕來,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停留在電線桿上文靜優(yōu)雅休息的情景,動中有靜,畫面和諧優(yōu)美,文中處處體現(xiàn)著作者對燕子的喜愛之情,充滿了生活情趣。在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看視頻,同學們通過眼看,欣賞燕子外形十分活潑可愛、飛行動作的敏捷;耳聽,燕子那高亢嘹亮的叫聲;腦子想,燕子歇息時與春景互相映襯的美麗畫面……多種感官協(xié)同活動,同學們很快對燕子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繼而,我請學生討論并談談燕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的說:“小燕子很美麗,真可愛,我很喜歡。”有的說:“小燕子很機靈,我也很喜愛它,真希望有一只小燕子做朋友?!边@樣,不僅培養(yǎng)了他們敏銳的觀察能力、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還拓寬了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這樣教學使學生印象深刻,易懂難忘,全面發(fā)展,達到“樂中學知”的目的。
三、 啟發(fā)想象,靜中思動
想象,即借助表象在大腦中創(chuàng)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為學生提供直觀形象和生動逼真的畫面,這樣很容易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激發(fā)其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去創(chuàng)造的激情。教學《負荊請罪》(國標本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5課)一文時,當講到廉頗負荊登門請罪時,我讓學生觀看“請罪”的畫面后思考:圖上的廉頗、藺相如、韓勃各有何表現(xiàn)?學生據(jù)圖聯(lián)想,靜中思動,進行合理的想象,有的說:“我看到廉頗裸著上身,單膝跪地,雙手抱拳向藺相如請罪?!庇械恼f:“藺相如雙手托住廉頗的胳膊,請廉頗起身?!蔽矣謫枺骸叭吮砬槿绾文??”有的說:“藺相如一臉驚訝,不好意思,廉頗滿面羞慚。”有的說:“廉頗滿臉通紅,藺相如受寵若驚。”有的說:“韓勃驚呆了,他沒想到廉頗會這樣做。”我在這里巧借多媒體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素材,激起學生思維的內驅力,使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有了深入理解,加深對文章情感的感悟和體驗,學生在趣中探索,在樂中求知。
四、 動態(tài)生成,情景再現(xiàn)
網(wǎng)絡教學環(huán)境下的語文學科教學,以課文學習為出發(fā)點,向網(wǎng)絡資料延伸和拓展,引領學生把求知的觸角伸向更加廣闊的時空,親自經(jīng)歷獲取知識的過程。
比如,在教學《再見了,親人》一文時,由于故事發(fā)生的背景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差距較大,學生對此不感興趣。我在教學時,通過課件展示發(fā)生在朝鮮戰(zhàn)場上可歌可泣的一幕——中朝人民并肩作戰(zhàn)的畫面,再配以《英雄兒女》主題曲,把學生一下子帶進了戰(zhàn)爭的環(huán)境中,學生似乎成了戰(zhàn)場上的一員。頓時,同學們熱血沸騰、心潮澎湃,他們內心的情感被激發(fā)了,積極地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深刻理解了中朝兩國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在課堂教學中活用多媒體讓情境再現(xiàn),喚醒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讓學生產(chǎn)生了情感共鳴,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多媒體教學生動形象、音形兼?zhèn)?,具有獨特的?yōu)勢,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靈活運用,不僅給語文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幫助學生化解疑點、難點,深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還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中“粉筆+黑板”的滯后模式,讓課堂更加活潑、生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我們要在語文教學的實踐中,學會靈活運用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達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霍懋征.霍懋征語文教學經(jīng)驗選編[D].教育出版社,1983.
[2]吳孝亮.談中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中學語文[J],2008.
[3]梁建鴻.中學課程輔導[J],2012(26).
作者簡介:李洪躍,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西圩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