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貝娥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CysC與RBP4聯(lián)合檢測對糖尿病早期腎損害的診斷價值。方法 選擇2017年2—12月,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入組,病腎病Ⅰ期(早期)患者40例入組,納入病例組,按照年齡(±2)、性別一對一選擇同期收治的單純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入組,納入對照組。檢測血清CysC、RBP4水平,計算截斷值。以此為截斷值,計算血清CysC、RBP4單獨以及聯(lián)合鑒別診斷單純的2型糖尿病與并發(fā)糖尿病腎病的對象效用。結果 病例組血清CysC、RBP4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從靈敏度來看任意一個陽性最高,高于CycC、雙陽性,雙陽性特異度最高高于其他三種方法,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任意一個陽性、雙陽性對象符合率最高。結論 血清CysC與RBP4聯(lián)合檢測對糖尿病早期腎損害的診斷價值較高,任意一個陽性可以避免漏診,雙陽性可以避免誤診,聯(lián)合診斷效用高于單獨診斷。
[關鍵詞] 糖尿病腎??;早期腎病;胱抑素C;視黃醇結合蛋白4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1(b)-0188-02
糖尿病腎病是一種慢性腎臟病,約占后者的5%~10%,是糖尿病常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與病程有關[1]。我國成人的2型糖尿病發(fā)生率高達12%~13%,且因肥胖、代謝綜合征等相關疾病發(fā)生率上升、人口老齡化等原因,發(fā)病率仍然逐年上升。因衛(wèi)生事業(yè)欠發(fā)達,我國糖尿病的管理水平遠未達到滿意水平,糖尿病患者并發(fā)腎病風險也較高、病程更短[2]。及早診斷、干預糖尿病腎病,可以改善患者預后,延緩臨床期糖尿病腎病、尿毒癥的發(fā)生,提升生活質(zhì)量。糖尿病腎病診斷方法較多,血清標志物檢查是研究熱點。胱抑素C、視黃醇結合蛋白4是兩種重要的腎功能標志物,該文嘗試分析兩種聯(lián)合檢測在糖尿病早期腎損害中的價值。選擇2017年2—12月,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入組,進行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門診收治的2型糖尿病病腎?、衿冢ㄔ缙冢┗颊?0例入組,納入病例組,其中男29例、女11例,年齡(54.2±8.5)。按照年齡(±2)、性別一對一選擇同期收治的單純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入組,納入對照組,其中男29例、女11例,年齡(53.4±7.5)歲。兩組對象性別、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參照指南明確診斷為2型糖尿??;②年齡18~75歲;③1周內(nèi)未使用降尿蛋白、影響腎功能的藥物,也未進行可能影響腎功能的檢查,如腎臟病理檢查;④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尿路感染;②糖尿病酮癥等急性并發(fā)癥;③24 h內(nèi)劇烈運動;④應激狀態(tài);⑤合并其他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或未獲得控制;⑥已確診尿路結石、腎病綜合組等腎臟疾??;⑦拒絕參與研究;⑧根據(jù)糖尿病腎病Mogensen分期標準,為Ⅱ~Ⅴ期間對象;⑨其他可能影響指標檢查的疾病、用藥。糖尿病腎病Ⅰ期(早期)診斷標準,①、②、④符合和/或第③項符合可診斷為早期:①腎臟體積增大20%,腎小球濾過率(GFR)40%,腎臟血流量增加,GFR≥150 mol/min;②尿微量白蛋白陰性;③腎臟組織學表現(xiàn)為腎小球肥大或未見明顯異常;④血壓正常。
1.2 方法
晨起8:00-10:00真空采血法采集肘部靜脈血5 mL,立即送檢。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乳膠顆粒免疫比濁法檢測CysC、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檢測RBP4。
1.3 觀察指標
病例組、對照組的血清CysC、RBP4水平,截斷值。以此為截斷值,計算血清CysC、RBP4單獨以及聯(lián)合鑒別診斷單純的2型糖尿病與并發(fā)糖尿病腎病的對象效用。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血清CysC、RBP4水平服從正態(tài)分布,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病例組與對照組采用t檢驗,診斷效應比較采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清CysC、RBP4水平與截斷值
病例組血清CysC、RBP4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診斷效用
血清CysC、RBP4單獨以及聯(lián)合診斷四種方法與臨床診斷的結果分布。
從靈敏度來看任意一個陽性最高,高于CycC、雙陽性,雙陽性特異度最高高于其他3種方法,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任意一個陽性、雙陽性對象符合率最高。
3 討論
有關于不同指標輔助診斷早期腎病的研究并不少見,從傳統(tǒng)的腎功能、比值到結構損傷標志物,學術界一直都致力于尋找具有特異性的標志物。但是腎臟結構、功能非常復雜,蛋白排泄本身機制也非常復雜,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害發(fā)生的涉及的血管段并不完全清楚,同時存在個體差異,這可能會影響特異性的指標診斷價值,聯(lián)合多種的特異性標志物進行診斷是大勢所趨[3]。
血清CysC與RBP4作為糖尿病早期腎損傷診斷的指標,具有以下優(yōu)勢:①相較于傳統(tǒng)的腎功能指標,不容易受到運動、藥物等因素影響,大量文獻顯示BUN、UA、Cr傳統(tǒng)指標單獨應用診斷糖尿病腎病并不理想,靈敏度不足70%,個體差異較大[4]。②相較于比值指標如UACR、UmAlb、尿素氮/肌酐比值,血清CysC與RBP4能夠更好的反映早期的腎臟代謝能力改變,實際上尿蛋白改變可能并不是腎損傷的證據(jù)。相較于尿液檢測,血液檢測也有樣本質(zhì)量控制水平高、靈敏度好等多種優(yōu)勢。③兩種指標都一堆的互補性。血清胱抑素C是一種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劑,產(chǎn)生率恒定,其僅僅依靠腎臟清除,因此在無其他干擾因素情況下,CycC可以反映腎臟的濾過能力[5]。視黃醇結合蛋白是肝臟、脂肪細胞分泌的脂肪細胞因子,產(chǎn)生率不恒定,但是游離的RBP4是由腎小球濾過的,然后在近曲小管重吸收與分解,正常人血清中RBP4含量可以反映腎小球濾過能力、近曲小管重吸收與分解能力,從而綜合的反映腎臟功能,但是RBP4生成并不是恒定,需要聯(lián)合其他指標,或進行動態(tài)檢測,與CycC聯(lián)合非常合適[6]。兩種指標聯(lián)合可以腎臟的基礎代謝、吸收、分解能力,從而反映腎損傷情況。
該次研究顯示,病例組血清CysC、RBP4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單獨應用靈敏度分別達到77.50%、85.00%,超過出傳統(tǒng)的腎功能指標。從聯(lián)合診斷情況,任意一個陽性,擴大的診斷的標準,靈敏度明顯上升,但是與此同時特異度下降。而雙陽性則反之靈敏度下降,特異度上升。從糖尿病腎病的管理角度來看,及早診斷、篩查高危對象,進行干預是非常必要的。推薦任意一個陽性作為糖尿病早期腎損傷的診斷標準,若兩者均為陰性,也不應放松警惕,可以嘗試定期復查,通過提升檢測的次數(shù),及早發(fā)現(xiàn)早期腎損傷的證據(jù)。
血清CysC與RBP4聯(lián)合檢測對糖尿病早期腎損害的診斷價值較高,任意一個陽性可以避免漏診,雙陽性可以避免誤診,聯(lián)合診斷效用高于單獨診斷。
[參考文獻]
[1] 康陽陽.中國成人慢性腎臟病患病率Meta分析[J].鄭州:鄭州大學,2017:1-2.
[2]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 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4,6(7):447-498.
[3] 唐仙容.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研究進展[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8,22(5):693-694.
[4] 王娜,柳彥梅.前白蛋白和視黃醇結合蛋白的測定及臨床意義[J].廣東化工,2015,42(17):125,128.
[5] 丁波,張倩,吳錦丹,等.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的血清含量與糖尿病腎病患者腎小球濾過率的相關性研究[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28(8):1268-1270.
[6] 楊雨旸,常青,高靜媛,等.東鄉(xiāng)族視黃醇結合蛋白4基因位點多態(tài)性與2型糖尿病的相關性分析[J].解剖學雜志,2018, 41(4):452-456.
(收稿日期:2018-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