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很多教師的眼里,聽說課就是以聽說為主要任務的課型,它無非是訓練學生的聽說技能的。殊不知,聽說課是在課堂中以聽說為抓手,同時訓練和發(fā)展學生各項技能,讓學生們通過某一個功能話題的聽說訓練,如通過信息獲取,信息加工,以及信息傳遞等活動,討論自己真實的事情,從而形成實際的交際能力。正是因為這種不全面的理解,在很多教師的聽說課里存在以下四個共性的問題。
1.課堂組織只是簡單地按照教材的順序來完成任務,“聽”僅僅是聽課本錄音,“說”就是編對話,剩下的時間不是講解語言點就是做練習。
2.在授課過程中普遍存在時間的分配不均,前松后緊或前緊后松,課堂的重點不清,教師說得多,學生口語實踐少。
3.聽力策略的缺失,具體表現(xiàn)為:聽前引導不充分,聽中活動層次不清,聽后任務缺失。聽輸入(input)的低效導致說輸出(output)的冷場。
5.教學活動的設計缺乏新意,缺少語境、趣味性和實效性,無法激發(fā)學生說的欲望。
怎么解決以上這些問題?是我們一線英語教師必須思考并要加以實踐的。我通過認真地思考和深入的觀察課堂,逐漸形成了以下幾點建議,以供大家參考。
我們每一位英語教師必須明確聽說課的規(guī)范流程,或者說是范式。聽說課的范式:它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語言操練活動,聽力訓練活動,語言交際活動。
一、Period 1 語言操練活動
1.導入呈現(xiàn):
(1)導入呈現(xiàn)的內(nèi)容:本模塊的話題、新單詞、新句型。
(2)導入呈現(xiàn)的原則:1)用英語呈現(xiàn)(可以是圖片、謎語、游戲、視頻等輔助手段)。2)緊扣話題,符合學生認知。3)盡可能地形成師生互動或生生互動。4)創(chuàng)設真實可信的語境,生詞放在語境中教,盡可能做到舊句帶新詞,舊詞引新句。
2.機械操練:
(1)機械操練目的:獲取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語言習慣,為下一步的語言的交際打下基礎。
(2)機械操練的內(nèi)容:單詞教學和功能對話。
(3)機械操練的原則:1)教學指令用語清晰,準確,也可使用手勢、眼神等高效指揮操練;2)重復、模仿、替換,形式多樣3)操練內(nèi)容由易到難、先分后合;4)少講解,多示范
二、Period 2 聽力訓練活動
聽力訓練活動分聽前、聽中、聽后三個進程。
1.聽前活動:
(1)目的:激活學生已有的相關知識,幫助理解聽力材料;明確聽什么(體裁、背景)、怎樣聽、聽后做什么;掃清聽力理解的障礙。
(2)原則方式:要對聽力材料的體裁、題材以及人物或故事做簡單地介紹;設計聽前有針對性的聽前人物。
2.聽中活動:
(1)目的:聽中活動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聽的能力和聽的策略。
聽的能力:聽懂大意和主題,確定事物發(fā)展的時空順序或邏輯關系,預測、理解說話人的意圖和態(tài)度,評價所聽的內(nèi)容。
聽的策略:整體性聽,引導學生做好聽前的預測活動,引導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根據(jù)聽力材料的不同題材將注意力集中在關鍵詞、關鍵句上,指導學生根據(jù)所提供的線索克服聽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障礙,進行有效的猜測、聯(lián)想和判斷;選擇性地聽;精聽,精聽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和分析影響聽力活動效率的原因,二是幫助學生充分利用所聽的材料進行語言知識的學習和積累。
(2)原則方式:1)設計聽中任務,通常一個聽力材料要聽二至三遍,每聽一遍完成一定的配套任務,任務的設置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整體到局部,到細節(jié)。2)在聽的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聽力理解情況的檢查與監(jiān)控,要及時反饋。
3.聽后活動:
(1)目的:結合聽力材料,進行語音、語調(diào)的模仿訓練;輸出信息、反饋信息加工情況、與說和寫的無縫結合。
(2)原則方式:聽后一定要開展讀、說、寫等綜合的訓練活動;根據(jù)聽力材料的難易度,可以閱讀聽力材料、分角色朗讀聽力材料、角色表演、復述、討論、筆頭轉述、根據(jù)信息寫出新文段等,為交際產(chǎn)出做好鋪墊。
三、Period 3 語言交際活動
利用“信息溝”原理,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境。我們絕大數(shù)英語教師在設計課堂交際活動時,沒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或者對交際真實性、有效性的理解不到位,如在教授和操練完there be句型的時候,很多年青教師是這樣設計的:T: look around our classroom, what are in our classroom? S1:there are 40 desks and 40 chairs in our classroom. S2: there is a computer and a teachers desk. 學生們討論他們的教室,然后用目標語言there be描述他們的教室。其實,這種語言交際活動它不存在信息溝,對他們共同的教室學生們都有目共睹的,教師是明知故問,學生還仍然重復著機械操練,沒有達到語言交際的目的。如果把教室換成他們各自的house or bedroom, 那么在最后語言輸出的交際活動真地具有交際性和有效性了,因為他們對其他同學房子和臥室是不清楚的,有“信息溝”的存在,這樣的交際活動具有真實的交際目的。當然,信息溝的設置是多種多樣的。
切記,交際產(chǎn)出活動的內(nèi)容應該是學生自由地選擇語言,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已學語言材料,把語言知識結構與功能對話、語境情景等有機結合,來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想法和經(jīng)歷等。
以上各環(huán)節(jié)是一節(jié)有效聽說課的基本流程,當然,教法因人而異,每位教師需要根據(jù)素材的難易度和學生實際水平靈活把握,不要僵化執(zhí)行,以免影響課堂實效。
【作者簡介】周佩芬,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qū)溪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