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科學生入學時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分層次教學法對于實施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文秋芳教授提出的產出導向法是針對大學英語“學用分離”的弊端而提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學習理論。本文分析了如何以產出導向法的理論為指導來有效地設計高校英語不同層次的課堂英語教學。
【關鍵詞】英語;分層次教學;產出導向
【作者簡介】鄭亞偉(1986.11-),男,河南周口人,貴州師范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一、引言
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但很多教師仍注重詞匯,語法而忽略對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也造成“學用分離”的現象。加之學生水平參差不齊,英語教學開展困難。因此,實施分層次教學便是必然。文秋芳教授提出的產出導法也可以以不同的課堂設計來實現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
二、分層次教學法及產出導向理論
1.分層次教學法。分層次教學是針對不同成績及類型的學生而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與要求,最終目標是使其再提高一個層次。分層體現在教學對象,目標,內容,方法,過程,評價與考核體系等方面。如按成績及能力可將學生分為實驗班,A層,B層等。成績較好的學生應完成教學目標中的提高性目標和發(fā)展性目標如情境交際,讀,寫,譯等。成績一般的學生實現基礎性目標就可以,如口語,詞匯等。
2.產出導向法 。文秋芳教授在2015年提出了“產出導向法”( 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 POA )的教學理念?!皩W習中心說”,“學用一體說”和“全人教育說”是其三大教學念。產出導向法將教學流程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通過呈現不同場景來激發(fā)學生產出欲望的“驅動”環(huán)節(jié)。二是根據產出任務讓學生學習相關輸入內容的“促成”環(huán)節(jié)。最后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及結果進行評價并反思改進教學的“評價”環(huán)節(jié)。
產出導向法可以在大學英語分層次教學中開展是因為大學生已經掌握了基礎詞匯,語法及句型。這些可滿足產出導向法從“驅動”到“評價”對學生產出性任務的要求。本文討論產出導向教學法是如何在不同層次的課程當進行課程設計的。
三、產出導向法在大學英語分層次教學課堂設計中的應用
編者學校以高考成績及摸底成績將學生分成三個層次。A層學生是實驗班由各學院前25名學生構成。B層學生成績較好。C層次學生成績一般。教材為《新視野大學英語》及校本課程《新編大學英語聽與說教程》。編者以?!缎戮幋髮W英語聽與說教程》第三冊第3單元Marriage為講解例來詳細闡述產出導向法中“驅動”到“評價”在不同層次英語教學課堂設計中的應用。
1.以產出導向為指導的的A層次學生英語教學課堂設計。A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能夠自由討論與婚禮相關的內容,組織相關對話,在小組內發(fā)言或作演講,做點評,能全面深入地討論與婚禮相關的背景知識。
“驅動”階段要求學生瀏覽并描述四幅圖。要求學生熟悉會話內容并根據提供的句子和相關語言點進行有效的資料輸入學習?!按俪伞彪A段應先說明目的是婚禮祝賀。再布置產出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討論形式自由對話,指定主題為新婚祝賀。在“評價”階段,待學生完成對話后,要求學生現場對話。教師和學生共同評價學生表現。評價可以是教師陳述學生優(yōu)缺點,并進行改進,也可以學生自評或其他學生評。教師應記錄相關內容并做相應改進。教師課后也要布置與主題相關的內容進一步“促成”學習。如設定話題“求婚”或要求學生做話題為對愛情的態(tài)度,對婚姻的態(tài)度,愛情中理解的重要性等演講以鞏固學生的學習。
2.以產出導向為指導的的B層次學生英語教學課堂設計。B層次教學要求學生能在小組內利用已有知識脫稿對話,小組內積極討論或作簡短的演講與說明,能簡短地用短句討論相關背景知識。
“驅動”階段與A層次相同。在“促成”階段先說明教學目標后再布置產出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討論形式自由討論與婚禮相關的內容,這樣可以拓寬學生討論的范圍并降低難度?!霸u價”階段與A層次相同。
3.以產出導向為指導的的C層次學生英語教學課堂設計。C層次教學目標先要求其根據材料組織相關對話并用短句或短語討論相關習俗及文化。
“驅動”階段與A層次學生相同。在“促成”階段,說明目標后布置產出任務,要求小組討論后以脫稿或半脫稿形式組織對話?!霸u價”階段與A層次相同。
作為“中介”的教師要在整個過程中起到橋梁作用,為學生選擇相關輸入資料,設定難度適中的任務,引導討論、收集信息,培養(yǎng)學生能力,以期為下次教學提供指導。
四、結語
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學方法必然不同,雖都可以用POA理論作指導,但在目標設定,內容學習,評價機制等方面還要細化分層處理才能保證教學質量。POA理論無疑能提高不同層次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并能提升英語的教學質量,但很多教師對這一理論并不能靈活應用并指導教學。因此,在今后的英語分層教學實踐中應加以改進。
參考文獻:
[1]Nunan,D.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
[2]文秋芳.輸出驅動假設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思考與建議[J]. 外語界,2013(6).
[3]文秋芳.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構建大學外語課堂教學理論的嘗試[J].中國外語教育,2014(2).
[4]文秋芳.構建“產出導向法”理論體系[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 (4).
[5]文秋芳. “產出導向法”教學材料使用與評價理論框架[J].中國外語教育,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