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輝
【摘要】 中學生學習外語可以促進心智、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發(fā)展和綜合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作為英語教師不僅僅要教給學生一定的英語文化知識和學習英語知識的基本方法,更要關注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提高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發(fā)展與人溝通和合作的能力,增進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做具有現(xiàn)代化文化知識且三觀正確的人。
【關鍵詞】 英語教學 德育教育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01-022-01
0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高中英語教學大綱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機地滲透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思想道德教育,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格,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及有效的學習策略等” 。因此教師的工作重心是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
英語不僅是門學科,更是一門語言,是信息的載體。當今社會信息琳瑯滿目、古今中外文化的差異、個人文化視野差異都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和判斷。因此英語教師有責任在教學中滲透愛國、愛校、愛家等思想內(nèi)容。教學中精心設計具有啟發(fā)性、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圍繞教師所提的問題去思考,增長學生知識,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同時把靜態(tài)的書本知識提升為解決實際生活中道德問題的能力。在潛移默化中進行美的熏陶,激發(fā)學生對科學文化知識的求知欲,激發(fā)學生的道德思維。
下面是我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一些做法。
一、培養(yǎng)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意識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有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意識。我們的教材中有很多名人、偉人的事跡,通過對名人、偉人的事跡學習,用感人的藝術形象、崇高的思想感情凈化心靈,純正情感、陶冶情操,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美的典型具有榜樣的力量和誘導的力量。如:在學習《牛津高中英語》模塊二第三單元Amazing people,Welcome to the unit時。我們談到了以下改變世界的偉大人物:為世界和平做出巨大貢獻的Mother Terese;世界信息技術巨頭比爾·蓋茨;最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七下西洋,打開了中國走向世界大門的鄭和等著名人物,通過對這些人物的學習與了解,讓學生們意識到:Some amazing people have changed our world for the better through their thought and actions.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m and be a valuable person to the society.
二、激發(fā)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與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意識
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我們既不能做它的奴隸,也不能對它隨心所欲。保護大自然是每個公民和學生應盡的義務。如:在學習模塊五Unit 2 The environment時,我讓學生們討論: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our earth, How to protect the Yangtze River?How to live a low-carbon life…等話題。提高學生的資源憂患意識和環(huán)保意識,樹立節(jié)能減排,低碳生活的意識。教育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如:節(jié)約用水用電、拒絕使用一次性餐具,愛護花草樹木等。增強學生的節(jié)約意識,減輕環(huán)境壓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在我們學習模塊三Unit 3 Lost civilizations時。我讓學生們談論:世界聞名的古代文明有哪些?消失了的有多少?現(xiàn)存的還有多少?以及保護古代文明的重要性,這是我們英語教師在備情感態(tài)度目標時應該要想到的,向學生宣傳保護古代文明的重要性是我們英語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三、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操與集體意識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對情感態(tài)度目標是這樣描述的:“情感態(tài)度是興趣、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以及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祖國意識和國際視野”。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特別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培養(yǎng)有愛國情操的接班人。如:在學習模塊四Unit 2談論奧林匹克運動會時,我會讓學生們意識到能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是我們中國人的光榮,說明我們國富民強,我們要熱愛我們的祖國。同時也要讓學生們理解在運動會和團體活動中團體意識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并及時教育學生在參加小組、班集體、學校各種活動中都要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努力為集體增光添采;在課堂組織的小組競賽活動中要有良好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同時也要讓學生們意識到:Winning isnt everything. Friendship, honor and respec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又如:在學習模塊二Unit 3 Project Explorer時,我們學習了中國第一個宇航員楊立偉的偉大事跡,通過學習,學生們意識到:Setting up a goal and managing to make the dream a reality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students。
四、培養(yǎng)學生吸取西方文化之精髓,并有向世人介紹中國文化的意識
《高中英語程標準》在文化意識部分說:“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在英語教學中,文化主要指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guī)范和價值觀念。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有利于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有利于培養(yǎng)世界意識,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際能力?!薄杜=蚋咧杏⒄Z》在介紹英語國家文化的同時,注重介紹中華文化,以培養(yǎng)學生對中華文化的了解與熱愛,養(yǎng)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態(tài),并形成運用英語向外國人介紹中華文化的能力。因此在涉及談論節(jié)日時,我讓學生在了解了西方的Christmas Day圣誕節(jié)后,更要讓他們知道咱們中國的Spring Festival。春節(jié)是十三億華夏子孫最濃重的節(jié)日,慶祝方式更是多姿多彩,并讓學生談談自己過春節(jié)的經(jīng)歷,增強他們的愛國情操;在學習模塊二Unit 2 Project Shangri-la 時,我要求學生多了解中國文化并讓他們意識到作為中國人尤其是學生我們有義務做中國文化的傳播者。
結語
在高中階段,英語教師應始終把德育教育,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引導學生將興趣轉化為穩(wěn)定的學生動機,以使他們樹立較強的自信心,形成克服困難的意志,樂于與人合作,養(yǎng)成和諧與健康向上的品格。通過英語課程使學生增強愛國主義意識,拓展國際視野。
[ 參 考 文 獻 ]
[1]ISBN-107-16561-5.高中英語課程標準[G].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4月.
[2]ISBN7-107-13545-7.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G].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3]李洪艷.電子類.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日志.2010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