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曉芳
(福建省武夷山市實驗小學)
中華上下五千年,以茶文化為素材的繪畫數不勝數,茶畫之中包含了傳統(tǒng)文化和人文藝術,深受文人雅士的喜愛,它不僅僅改變了繪畫的風格和內容,還可以培養(yǎng)人的心性。它體現了沉穩(wěn)的性格和高尚的品格。將歷史悠久的茶文化融入我們的美術課堂之中不但可以弘揚我國的優(yōu)秀文化,還可以豐富我們的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喜歡上美術。
茶文化的內涵不僅包括了品茶和飲茶,還融入了許多文化藝術。武夷茶文化更是如此。著名的理學家朱熹愛喝茶,更愛品武夷巖茶,當心中的靈感乍現,品一口清茶,可以忘卻一切雜念。許多畫家受到茶文化之中的文學思想的影響,這讓創(chuàng)作者對文學藝術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們創(chuàng)造的作品也自然而然地帶上了茶文化的氣息。在唐宋時期,便是茶文化與美術之間交融最為密切的時期。例如具有代表性的“吳門四家”茶畫唐寅的《事茗圖》,都展示了古代平民飲茶品茶的悠閑生活。
“千載儒釋道,萬古山水茶”這句話便是對武夷山茶文化的概括。我們一想到茶,腦海里便都是茶的幽香淡雅,品茶者的怡然自得。相比于古代文人的沉穩(wěn),現代的小學生更需要茶文化來沉淀內心的浮躁。小學生都十分浮躁,不能靜下心來體會藝術,因此我們需要將茶文化帶入到他們的美術學習之中。茶畫之中大多都是陶冶情操、緩解情緒的作品,如果我們在美術課堂之中鑒賞一幅如同《調琴品茗圖》這樣的作品,就可以讓圖畫中的幽幽茶香和悅耳的琴聲帶入課堂,這樣就可以讓學生靜下心來學習繪畫。
茶文化在幾千年的發(fā)展變化過程之中,融入了人們的個人情感和思想準則,是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它融入我們生活的同時,被認為是一種文化精神,其中的摘茶、制茶、泡茶、飲茶和品茶等都是藝術繪畫的重要內容。而我們武夷的茶文化更是有著獨特的韻味,包含著豐富的武夷文化,我們的巖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巖骨花香的巖韻。所以我們在美術課堂教學時要注重學生對武夷茶文化的解讀,讓他們了解本土茶文化,通過對茶文化的深入詳細賞析,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上茶文化。
教師要想真正將茶文化融入美術課堂之中就一定要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材觀念。小學的美術教材要以新課程標準為準則,將具有地方特色的武夷茶文化加入其中。教師可以在教學之中將新舊教材相互結合。在原來的小學美術教材之中也有一些良好的茶文化內容,教師應當加以利用,然后在課堂上引入一些課外的相關內容加以融合,擴大學生的知識儲備量。教師不能僅僅是盯著我們的一種教材看,每個版本的美術教材都有自己的特色,教師應該學會提取其中的精華,將其中有關茶文化的內容加以提煉,從而在教學之中找到突破口。例如,我們可以在新教材上加入《武夷山茶文化賞析》《鑒賞茶畫》等相關的課題,讓我們的課堂與武夷茶文化有機融合。
在美術課堂之中,將教學與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在生活中品味美術,才可以為美術課堂增添一些色彩。我們的美術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了解與鑒賞的階段,而是要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去探索茶文化的藝術內涵,而茶文化又十分貼近我們的日常生活,所以老師可以從我們日常生活入手,了解不同時期的茶文化。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將茶文化與各種節(jié)日相互結合,為學生的美術創(chuàng)作開創(chuàng)一個嶄新的平臺,例如武夷山的巖茶節(jié)和云南的普洱茶節(jié),讓學生在了解特色的茶文化節(jié)日時創(chuàng)作自己的作品。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多媒體教學在教學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為小學生的理解能力相對較弱,所以對茶文化的了解大多只能停留在視覺認識上,這樣就更加明顯地突出了視頻教學的重要性。我們?yōu)榱藢⒉栉幕粩嗟厝谌朊佬g教學之中,可以在多媒體上制作優(yōu)美的茶文化美術作品圖片,增強它的感染力。我們還可以為學生采用視頻的方式播放茶文化在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之中是如何融入繪畫之中的,這種生動的教學方式是普通的書本教學無法比擬的。它不僅僅可以帶動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提高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課堂效率。
茶文化的內涵如此之廣,對于美術創(chuàng)作的意義也如此重要,茶文化在我們的美術教學之中不但豐富了小學生的創(chuàng)作素材,還弘揚了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所以我們應當致力于提高茶文化在小學美術教學之中的比重,幫助小學生了解和鑒賞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茶畫作品,培養(yǎng)他們沉穩(wěn)的性格,讓他們對悠久的歷史文化和源遠流長的美術有更深的了解。
參考文獻:
[1]尹少淳.美術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李永永.新課程資源的源泉[J].少兒美術,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