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轎子山實驗中學 尤廷榮
問題串教學法已經成為現(xiàn)如今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研究課題。問題不僅是開啟學生思維的鑰匙,還能推動教學活動的開展。本文重點分析了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問題串教學法,對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及自主研究意識具有重要意義。
問題串教學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最值得關注的是,學生能否通過問題充分掌握教學內容。所以,教師在設計問題串時,要對學生的知識儲備及學習能力進行考慮,在課堂教學需求下,設置符合教學內容的問題串。例如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以下問題串:基于我們學習過的數學知識,存在哪些垂直關系?直線間的垂直應該怎樣判定?我們周圍能找到直線與平面垂直的例子嗎?通過上述問題一步步引導學生投入到直線與平面垂直判定的學習中。在一連串的問題下,學生會跟著教師的思維思考,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也由淺入深地剖析了數學知識點,提升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高中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邏輯性較強的科目,生活化的問題串設計,要求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在保證完成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調整問題內容,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例如,在“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如下問題串:老師在一個月內每天給你們200元,作為回報,你們第一天要給老師2分錢,第二天4分錢,即后一天是前一天的2倍,你們認為我們誰得到的錢多?老師一個月內每天給你們1000元,你們第一天給老師2分錢,第二天6分錢,即后一天是前一天的3倍,我們誰得到的錢多?由于該問題涉及錢,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天天接觸,學生積極性被充分調動,回答問題也十分主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串時應該注重生活化,使問題變得通俗易懂,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問題串的設計應該與其他課堂問題一樣,在設計時要體現(xiàn)出啟發(fā)性,如果問題過于淺顯,就失去了問題串的教學意義。因此,教師應該有目的地設置啟發(fā)性問題,進而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認知能力,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充分掌握數學知識,進而養(yǎng)成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問題串教學法的有效應用。例如“空間幾何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各種各樣的立體圖形,讓學生從結構、特征兩方面進行分類,并設計如下問題串:空間幾何體的特征有哪些?空間幾何體結構有什么含義?怎樣觀察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通過問題串的設計,激發(fā)學生對空間幾何體的認知,而且在空間幾何體的學習基礎上還能順利解決現(xiàn)實中遇到的問題,從而得出空間幾何體的相關概念,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問題串的設計是一節(jié)課的核心,要想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教師一定要重視問題的提出,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該設計具有價值的問題,體現(xiàn)出問題串的層層遞進性、啟發(fā)性及生活化,在問題串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培養(yǎng)出綜合性人才,進而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