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虎
(河南省南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呼吸二病區(qū) 南陽473000)
支氣管哮喘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其臨床特征為氣道高反應性、可逆性氣道阻塞,病理過程由多種炎癥細胞共同參與[1]。流行病學資料顯示,近年來國內支氣管哮喘患病率不斷升高,呈逐年增長趨勢[2]。支氣管哮喘若不及時治療,或治療方法不當,極易導致病情進展,甚至演變?yōu)槁宰枞苑渭膊。黾又委熾y度。以往臨床多采用吸氧、平喘、化痰、維持水電解質與酸堿平衡等常規(guī)方法治療該病,但部分患者治療效果仍不理想。近年來,人們開始越來越多地關注吸入糖皮質激素、β2受體激動劑等藥物在支氣管哮喘治療中的作用,但爭議較多。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孟魯司特鈉聯合布地奈德治療支氣管哮喘的有效性?,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600例支氣管哮喘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00例。研究組男178例,女122例;年齡 20~71 歲,平均年齡(43.62±8.66)歲;病程6個月~8年,平均病程(4.20±1.24)年。對照組男170例,女 130例;年齡21~72歲,平均年齡(43.70±8.71)歲;病程6個月~8年,平均病程(4.25±1.30)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符合《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平版)》[3]中的診斷標準;未合并嚴重基礎性疾?。蛔栽负炇鹬橥鈺?。(2)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心、肝、腎臟器疾??;妊娠、哺乳期婦女;治療依從性差,病例中途脫落;近1個月使用過糖皮質激素等藥物治療。
1.3 治療方法 兩組入院后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包括持續(xù)低流量吸氧、維持水及電解質平衡、抗生素控制感染、氨茶堿平喘、氨溴索化痰等。對照組給予布地奈德氣霧劑(國藥準字H20030987)霧化吸入治療,100~200 μg/d,2次/d。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孟魯司特鈉片(國藥準字J20070058)治療,10 mg/d,1次/d,睡前口服。兩組均持續(xù)治療4周。
1.4 觀察指標和評定標準 (1)比較兩組治療前后支氣管哮喘控制測試問卷(ACT)評分。ACT問卷包括5個方面,包括是否存在呼吸困難、是否因呼吸困難等造成早醒或夜間醒來、急救藥物使用次數、是否影響日常生活、自覺疾病控制情況,各方面采用1~5分評分法,得分越高,情況越好。(2)觀察兩組臨床療效[4]。顯效:治療后ACT評分為25分;有效:治療后20分≤ACT評分<25分;無效:治療后ACT評分<20分??傆行?顯效率+有效率。(3)觀察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變化,包括最大呼吸峰流速占預計值百分比(PEF%)、一秒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
1.5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ACT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ACT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ACT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ACT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ACT評分比較(分,±s)
組別 n研究組對照組300 300 67.145 43.726 0.000 0.000 t P治療前 治療后 t P 10.85±3.00 10.82±3.12 0.120 0.902 23.87±1.51 20.40±2.16 16.233 0.000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3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PEF%、FEV1/FVC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PEF%、FEV1/FVC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s)
組別 n PEF%治療前治療后tPFEV1/FVC治療前治療后tP研究組對照組t P 300 300 42.50±10.20 42.88±10.25 0.455 0.65 84.65±5.50 76.02±4.68 20.75 0.00 62.99 50.94 0.00 0.00 64.46±11.08 64.15±12.64 0.32 0.75 80.75±5.30 75.05±5.40 13.05 0.00 22.94 13.74 0.00 0.00
當前,臨床尚未具體明確支氣管哮喘發(fā)病機制,仍無特效治療方法,且部分患者經吸氧、平喘、抗感染等常規(guī)治療后效果不佳。故需采取積極措施尋找有效治療手段,以促使癥狀體征盡快緩解,改善預后。近年來,人們開始越來越多地重視吸入糖皮質激素在哮喘治療中的作用,認為其具有操作簡單、方便快捷、起效快、效果確切、不良反應少等特點。而布地奈德便是其中一種常用吸入糖皮質激素,給藥后可迅速達到全肺,對氣道表面糖皮質激素受體進行激活,抑制炎癥細胞增殖及各類炎性遞質釋放;同時,還能穩(wěn)定平滑肌細胞、溶酶體膜,對血管黏附分子、炎癥趨化因子合成進行抑制,控制支氣管平滑肌收縮,使氣道高反應性降低,改善肺功能[5]。
姜增凱等[6]提出,吸入性糖皮質激素雖能控制呼吸道炎癥反應,對氣道重塑進行防治,但其抑制機體白三烯合成及釋放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故單純應用時治療效果欠佳。白三烯主要由嗜酸粒細胞、肥大細胞等炎癥細胞合成,在哮喘發(fā)生與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是哮喘發(fā)作一種重要炎癥物質。一般來說,體內白三烯結合其受體,會引發(fā)支氣管平滑肌收縮,改變氣道水腫及炎癥細胞活性,導致哮喘發(fā)作。孟魯司特鈉屬于臨床常用選擇性白三烯受體拮抗劑,能在進入人體后,選擇性結合呼吸道中白三烯半胱氨酰白三烯1(Cys-LT1)受體,對白三烯活性進行競爭性抑制,促使變應性刺激造成的氣道細胞及非細胞炎性物質分泌量減少,緩解白三烯釋放所致氣道通透性增加現象,抑制氣道高反應性[7]。彭錦蕓等[8]將120例支氣管哮喘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治療,試驗組在此基礎上加用孟魯司特鈉片,發(fā)現兩組總有效率分別為73.33%、93.33%,同樣證實白三烯拮抗劑孟魯司特鈉可改善哮喘癥狀。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研究組ACT評分及PEF%、FEV1/FVC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支氣管哮喘患者采用孟魯司特鈉與布地奈德聯合治療的有效性更高??紤]是因兩種藥物聯合應用,不僅能抑制炎癥細胞增殖及各類炎性遞質釋放,舒張支氣管平滑肌,緩解氣道高反應,還能對白三烯合成及釋放進行抑制,增強抗炎效果,促使肺功能盡快改善。綜上所述,孟魯司特鈉與布地奈德聯合治療支氣管哮喘的效果確切,需引起臨床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