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靜
(江蘇省沭陽縣七雄中心小學 江蘇 沭陽 223600)
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是目前小學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內(nèi)容,小學班主任必須要加強對德育及安全教育的重視,積極提高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工作成效,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意識,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進而更好地保障小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1.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小學生年齡小,思想不成熟,接受能力也比較弱,是學生接受德育教育的重要階段。在此階段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可以讓小學生在思想上形成正確的認識,讓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從而促進小學生可以健康快樂地成長。
2.能夠幫助班主任更好地與學生溝通交流。小學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可以將學生放在平等位置上,以朋友的身份通過與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互動,使他們學習、認識和理解做人的道理以及為人處世的一些方法,讓學生在平等、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氛圍中培養(yǎng)良好、正確的做人做事行為。
3.能夠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在實踐教學活動中,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開展,能夠提高學生的安全方法意識,讓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認識周圍的環(huán)境及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隱患問題,提高其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同時,在提高學生的安全方法意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應對危險問題的反應能力與自救能力,確保學生的生命安全。
1.小學德育教育缺乏教學目標?,F(xiàn)階段,小學班主任在管理學生的時候,缺乏合理的管理目標,造成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很多教學內(nèi)容都無法理解,同時小學生也不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造成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尊心容易受到挫傷,德育教育也就難以實現(xiàn)教學目標。例如“擁抱美好未來”,德育教學目標過于華麗,小學生并不能理解其具體意義,基于表面理解而展開的活動,不論是德育教育意義還是教學目標都不能充分有效地達成。
2.安全教育內(nèi)容脫節(jié)。教育事業(yè)飛速發(fā)展,但是小學教師的安全教育內(nèi)容依舊是傳統(tǒng)的幾項幾點,安全意識、技巧等跟不上前進的大部隊,新增內(nèi)容有限,與時代脫節(jié)。例如,暑假安全注意事項:小學生不準騎自行車上路;乘坐自行車時,不能站在后座上。但是現(xiàn)在大部分家庭都已經(jīng)將代步工具從自行車進化到私家車,特別在接送孩子的情況下,多數(shù)是開車出行。而小學的安全注意事項上仍舊針對乘坐自行車的相關危險情況進行宣講,偏離現(xiàn)實生活基礎,安全教育與現(xiàn)狀脫節(jié)。
3.教育渠道相對單一。目前,在小學生的德育和安全教育中,雖然學校、家庭和社會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三方缺乏及時、有效的交流溝通和協(xié)調(diào)配合,導致德育及安全教育的效果不大,學校在德育教育中的合力作用被大大削弱,而社會和家庭中的一些消極因素,也嚴重影響到學校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效果。
1.增加師生互動。小學生主觀能動性不高,心理素質(zhì)差,敏感易受外界影響。這就要求小學班主任及各科老師言傳身教,正確科學地引領小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豐富內(nèi)心情感。
2.確定學生主體地位,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小學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過程中需要保證自己的教學方式與時俱進,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的重要地位,從而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3.提高班主任綜合素質(zhì)。小學班主任要避免固步自封的情況出現(xiàn)。雖然小學教學任務輕,學生在校時間較短,但是這不代表小學老師就可以通過經(jīng)驗積累,自我定位極高,拒絕再次進修學習。教育事業(yè)本就需要師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小學班主任更要時常閱讀提高自身綜合素質(zhì),注重自身行為規(guī)范培養(yǎng)。
4.加強教育的社會實踐性。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時,除了要進行單純的理論知識教育外,更要結合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獻愛心”“助人日”“義務勞動”“安全小衛(wèi)士”等社會活動對小學生進行更加直接、靈活、豐富的實踐教育。
1.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核心組成部分,可以給班級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對學生的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小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弱,容易受到一切影響因素,因此,小學班主任需要與學生加強溝通,在進行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時,掌握好溝通技巧,與小學生平等的進行交流,從而讓小學生放下戒備心理,真正走進小學生內(nèi)心,提高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質(zhì)量。
2.確定學生主體地位,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小學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過程中需要保證自己的教學方式與時俱進,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的重要地位,從而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小學班主任需要提升自身素質(zhì)能力,加強言語學習,并做到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榜樣,從而提高安全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教學目標。
3.排除其他社會因素的影響。學校是小學生進行學習的第一場所,同時家庭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所以小學班主任需要與小學生家長定期進行溝通,了解小學生在家里的情況,讓家長對學生學習有一個準確的認知,明白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然后讓學生家長配合班主任一同進行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與此同時,學校需要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對小學班主任進行培訓,培訓過后對班主任進行考核,讓小學班主任對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排除其他社會因素的影響,從而提高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任務。
總之,小學班主任需要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在管理過程中做到對每一位學生都能管理,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從而走進學生內(nèi)心深處,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為小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