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燕
(陜西省咸陽市乾縣周城新莊小學 陜西 咸陽 712000)
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標也指出一定要重視課外閱讀,促進學生進行廣泛閱讀,豐富閱讀素材,多讀書,讀好書,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培養(yǎng)其文學素養(yǎng),使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中充滿無限的生機和活力,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促進其內心精神世界的豐富與發(fā)展,擁有良好的文學素養(yǎng),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下面將通過六個方面探討課外閱讀如何有效實施,引導學生豐富課外閱讀,提升內在修養(yǎng)和文學知識水平,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與發(fā)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開始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加之在新課改的影響下,語文教學也進行了改革,但是受到自身素質等因素的影響,使得教師對教材的掌握程度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所以在教學中如果不能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很容易降低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效果,同時也難以提高教學的質量。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要正確認識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保證教學方法的準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正確的指導學生進行閱讀。
環(huán)境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同樣,要讓學生喜歡課外閱讀,主動進行課外閱讀,豐富課外閱讀知識,培養(yǎng)課外閱讀習慣,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外閱讀環(huán)境和氛圍,以此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的興趣,提升課外閱讀的能力和水平。
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創(chuàng)建“圖書角”,通過購買豐富圖書角的書籍,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好書交換或者好書推薦,使學生之間形成讀書的氛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能夠通過圖書角讀到更多的課外閱讀書籍,積累知識,啟迪心智。此外教師也可以創(chuàng)辦“閱讀樂園”,讓學生通過讀書卡、優(yōu)美詞句、警世名言的積累展示閱讀成效,促進學生相互間交流溝通探討,營造出積極向上的閱讀環(huán)境和氛圍,促進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閱讀能力的提升。
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對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外,可以為學生設置多樣化精彩的課外閱讀活動,使學生從閱讀活動中真正感受到閱讀帶來的快樂,體驗到閱讀的魅力所在,增強對于閱讀的積極性和求知欲,提升語文綜合水平和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在適當的時候舉辦“好書推薦會”,讓學生積極地講述自己閱讀過哪些好書,有哪些深刻的體會和感受,哪些地方值得推薦給大家學習。學生通過相互的交流探討,不僅對于自己的外閱讀的書籍印象更加深刻,而且也使其他同學能夠了解和閱讀這本書,擴大閱讀面。也可以舉辦“閱讀風采展示”,讓學生將最近的閱讀積累、閱讀感悟通過文字、圖畫、朗誦等各種形式展示出來,一方面促使學生對于閱讀更加有信心,另一方面使學生間得到相互的交流溝通,對于閱讀內容理解得更加全面,豐富自身文學內涵,實現課外閱讀的有效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課外閱讀,感受課外內容的精彩世界,就需要學校在營造良好課外閱讀環(huán)境的前提下,提供給學生充足的課外閱讀時間和空間,以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閱讀思考,熏陶情感,啟迪心智,開闊視野,促進語文綜合水平的提升。因此,在學校,教師每周至少要為學生提供兩節(jié)作為課外閱讀的時間;在假日期間,學生要保證每天至少一小時的閱讀時間,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習慣。
此外,在有充足的閱讀時間外,教師還需要教授學生擁有一定的閱讀方法和技巧,這樣才會使閱讀事半功倍,學生更加喜愛閱讀,而不只是當成任務完成。對于小學生來說,閱讀報刊、雜文一類時可以進行泛讀;閱讀名著、故事、小說一類時可以通讀,了解文章內容與表達的主要含義;對于比較經典的散文、古詩可以細讀,感受文學語言的優(yōu)美和蘊含的豐富情境……不同的閱讀素材有不一樣的閱讀方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閱讀的內容有選擇地進行運用,真正使閱讀充滿效率,提升閱讀的信心和成就感。
只有激發(fā)出學生對閱讀知識的興趣,才能讓學生進入到自主學習中去,從而提高閱讀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教師的講解中主動的摘抄與學習。通過進行摘抄也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印象,同時也可以通過自己的方法來對知識進行轉化。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就要及時觀察學生與引導學生,幫助學生理解好文章中的主旨思想,找出其中所蘊含的情感與深意。在學生閱讀完成后,教師就要及時組織學生進行回顧與感悟,找出自己在閱讀中的收獲。通過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發(fā)現全新的知識點。在面對自己難以理解的知識時就可以進行記錄,通過詢問教師或是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等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此外,在教學中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及時將一些自己認為精妙的句子進行摘抄,同時還要寫入自己的心得體會,這樣才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閱讀的效果。
學生閱讀的素材不是隨便提供憑空而出的,教師需要根據課內知識和教材內容,為學生適時推薦科學合理的閱讀素材,既拓展了學生的課外閱讀素材,又使學生基于課外閱讀上對于所學的課內知識更加深刻,能夠從中感悟到原本思考不到的情感,促進其對教材知識的真正理解和掌握,提升課堂教學水平。教師將課內知識和課外閱讀有效結合起來,讓學生詳細閱讀書中的內容,理解作者所經歷的人生故事,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情感,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和文化內涵,并通過作者對于讀書的渴望、竊讀的復雜心情,促使學生更加熱愛閱讀,喜歡閱讀,提升閱讀的質量和水平。
總之,閱讀需要學生長久的堅持和積累,才能不斷豐富內心世界,提升文學素養(yǎng),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在教授小學語文過程中,需要充分營造課外閱讀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提供課外閱讀的時間和空間,指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和技巧;根據教材內容與課堂知識,拓展課外閱讀素材;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鍛煉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在課外閱讀知識的滋潤下,熏陶情感,拓展視野,不斷地成長和豐富內涵,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