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銘昭
(貴州省羅甸縣中等職業(yè)學校 貴州 羅甸 550100)
微課教學模式應用于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能夠應用新穎的教學模式,便捷的操作方法,激發(fā)學生對于英語課程學習的學習和參與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在中職學校的教育受到社會關注的時候,為了提高中職學校教育的有效性,將微課這個概念運用在了教學方法與課堂模式當中,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極大地提高了中職學校的教育者們在英語教學方面的水平,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接受這樣的新型教學模式,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
微課教學中,可加入一些教學視頻,視頻中大量使用圖片,音樂,故事,等生動化素材,有效刺激學生右腦,讓學生學習視覺化。中職學生普遍對英語沒有興趣,導致上課不專心聽講、課下不認真復習。因此要想提高中職生的英語水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們要將興趣的培養(yǎng)始終貫穿于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做到以學養(yǎng)趣、以趣促學。因此要想在英語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就需要教師精心挑選學生感興趣的視頻文件。90后學生很喜歡看一些趣味性強的視頻,所以老師在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不能照搬教材,而要與學生換位思考,將教學內容設計得生動有趣。比如設計面試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模擬真實的招聘現(xiàn)場,在對話過程中可以故意出現(xiàn)一些夸張的表達形式,甚至是設計一些出錯的環(huán)節(jié),這些內容都可以提高微課的趣味性。
因微課自身的特殊性質,導致了其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原定的教學任務,并且,還有保證教學的質量。因此,教師在進行中職英語教學時,應根據(jù)學生的接受程度與微課自身的特點來設計教學的內容。為保證教授的重點知識簡潔易懂,教師應將中職英語教材吃透,并在進行教學時,圍繞著教學的重點知識來進行有條理的講解。在設計微課時,應盡量保證其只有一條線索,并突出這條線索上的重點內容。在選擇講解要點時,應保證其能夠在5~10分鐘之內將其講透。例如在講解幼兒英語Unitl中的Listening&Speaking的對話時,教師便應先將其中的內容了解透徹,因此,講述的是幼兒園的功能區(qū)域,因此教師便可制作一節(jié)有關于這一方面知識的微課,作為正式講課之前的引導,以便于學生更加順利的了解教學的目標與重點知識。
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比,微課教學具有多樣化、多元化的特點,不僅能有效豐富教師的課堂教學,還能讓英語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成為教學不可多得的資源。在中職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引導學生進行合作、自主探究以及圍繞案例進行學習的方式,以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實現(xiàn)微課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學習。以“Travel and Transportation”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學一開始,教師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呈現(xiàn)了“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的新聞報道,從而幫助學生認識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在頭腦中形成對交通安全的獨特看法。之后,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交通工具和交通方式,以外出旅游時選擇的交通方式和理由為題,引導學生進行自由討論。教師通過微課展示各類transport,以自主討論和交流輔助微課教學,適當點撥,在有效學習狀語從句的相關語法的同時,重新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微課時代下,學生對課堂有了更多期待,慢慢地他們真正成為了課堂主角,各抒己見,原來死氣沉沉的英語課堂變得“活”起來,使中職英語教學事半功倍。
微課是為教學服務的,在微課制作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偏離學生這一教學主體,要確保所選的知識點精準。只有這樣,才能預防多媒體文字和音視頻以及圖片等存在常規(guī)錯誤,確保所制作的微課資源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知識的講解。例如,在“Weather and Sports”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進行了微課設計,具體設計流程如下。首先,利用英語歌曲引出教學主題。課件呈示原汁原味的英文歌《The Song of Four Seasons》,營造教學氛圍,引出教學主題“Weather and Sports”。其次,對話訓練突破難點。教師組織學生以“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 day”和“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重點句型進行對話訓練,在對話過程中對重點句型進行講解,微課呈現(xiàn)并總結,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第三,提升教學成效。教師結合對話中的情境,進入“guessing game”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找出情境中所處在的季節(jié)和天氣,并找出與季節(jié)和天氣有關的運動項目,如滑冰——冬季、游泳——夏季,通過微課設計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微課質量決定了教學質量的高低。所以教師要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微課的制作能力,按照規(guī)定的標準和要求進行微課制作,同時還要在對微課進行測試,確保其真正能夠提高課堂質量。在測試微課的時候,教師要選擇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存在差異性的學生進行測試,并在學生觀看微課的過程當中對學生的反應和態(tài)度進行觀察。并根據(jù)收集來的學生反饋對微課進行修改,直到確保微課的內容適合所有群體的學生為止。例如:當教師在準備教授“用it作形式主語的結構”時,教師可以制作講解“Itis+形容詞+從句”的微課視頻,讓學生觀看以后判斷學生是否能夠接受這一難度的內容。若學生學習輕松,教師則可以繼續(xù)加上“Itis+不及物動詞+從句”的內容,若學生學習困難,教師則可以降低微課的難度,從簡單的“Itis+名詞+從句”開始學起。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很好地彌補了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傳統(tǒng)教學形式的不足,必將在高校與中小學掀起一股教學變革的風潮,并推進到成人教育、職業(yè)教育,影響廣度會涉及全社會。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更應該及早投入到這股變革浪潮中去,并在微課設計中,根據(jù)微課在不同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學功用的不同,調整教學內容、教學策略和教學表達,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教師和學生共同提升,讓中職英語教育有更好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