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體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簡單說就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給學生方法,讓學生懂得如何運用知識去學習更多的知識。正是基于這一教學要求和教學理念,有學者就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本文筆者也對此教學模式談談自己的教學實踐和反思。
關鍵詞:小學數學;翻轉課堂;教學實踐
信息時代的到來,翻轉課堂以其對信息技術與教學理念的深層次融合性優(yōu)勢在教學中得以運用,并對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產生強烈沖擊。翻轉課堂作為一種特殊的教學模式,關注課堂教學的動態(tài)生成,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學習的差異,在學生個性化指導方面優(yōu)勢明顯,是一對一教學環(huán)境下的一種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但要真正實踐好翻轉課堂教學,還必須要我們教學者結合學生實際,依托教學內容,科學安排教學設計。接下來筆者就重點對此進行論述。
一、 落實好網絡環(huán)境下的教學視頻設計是實踐翻轉課堂教學的基礎
翻轉課堂與傳統(tǒng)課堂最大的不同,就是將學習環(huán)節(jié)由課堂轉移到了課后,學生的自主學習取代了教師的教學。但學生受認知能力、知識基礎等多重因素的限制,容易在學習環(huán)節(jié)中走彎路、走歪路,這就需要教師提供相應的指導資料,其中,昀為核心的便是微視頻,甚至可以說,微視頻與翻轉課堂處于一體兩面的關系,微視頻的質量直接決定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效能。因而,教師在翻轉課堂教學中要強化教學視頻的設計工作,以5~10分鐘的時間長度,制作一個又一個的教學知識點,便于學生吸收理解的同時,強化其記憶力度。
如《認識周長》這一相關內容的教學,筆者在教學視頻的制作中,以學生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地板瓷磚為例,用卷尺測量了其四條邊的長度,然后相加,便是此圖形的周長。此種直觀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自學而言,效果顯著,既提升了其課程學習的效果,又避免了課后學習時間的浪費。
二、 引導學生自主交流師實踐翻轉課堂的必要途徑
翻轉課堂由課外、課內兩部分組成,其中,課外是基礎,課內是升華,有效的課內教學,不僅可以深化學生課外自主學習的效果,還能彌補學生自學學習中的缺陷,一舉兩得。當然,翻轉課堂以學生為主體,這一點,無論課內課外都是如此,為了更好地提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效能,教師在課內教學時,也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其中,較為有效的途徑莫過于采取小組教學的方式。教師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然后讓其討論課后自學中的心得與困惑,這樣既能讓小學生將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在同學圈中擴散開來,也能使部分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對學習較為薄弱的學生起到引導作用,促進共同進步。比如在《帶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教學中,盡管筆者在微視頻的制作中,已經融入了計算法則的教學,但不少學生還是會忽略先乘除后加減、有括號先計算括號的一般規(guī)律,學生間的自主交流很好地糾正了這一問題。
三、 抓好課堂教學答疑解惑是實踐翻轉課堂教學的重要保障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學生受主客觀各種因素的限制,在課后自學環(huán)節(jié)中,必然會存在著不少問題,不少問題具有共性,在學生群體中普遍存在,這些問題就是教師課堂教學中的重點所在,有效地化解這些問題,不僅是提升課堂教學針對性的客觀需要,也是強化學生學習效果的必然追求。以《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教學為例,筆者首先制作了相應的課前小視頻,讓學生用課余時間自主學習,然而,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筆者卻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效果普遍不佳,昀為常見的錯誤便是忘記移動小數點,比如30÷0.6,很多學生徑直寫成30÷6=5,忽略了除數與被除數需要同時移動小數點,當被除數小數點不夠時,末尾用0補足的規(guī)律。筆者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就針對學生課前自主學習中存在的不足采取了針對性的教學措施,尤其注重化解學生自主中存在的問題與困惑,很好地提升了翻轉課堂的教學價值與教學作用。
四、 及時的反思教學是檢驗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的標準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對教學活動而言,同樣適用。翻轉課堂相比于一般性的課堂教學而言,包含的環(huán)節(jié)更多,需要注意的內容也就越多,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教學效率降低的不良結局。因而,教師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還需要做好教學反思工作,及時反思翻轉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進而采取針對性的應對措施。首先,在學生課后自學中,微視頻或其他輔助課件居中心地位,對學生的學習效能有著關鍵性的影響。教師要密切關注微視頻在學生課后自學中所發(fā)揮的作用,并不斷調整微視頻中不適合學生學習的內容;其次,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作為學生內化知識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反思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比如小組交流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分組工作是否科學合理,答疑解惑環(huán)節(jié),是否真正化解了學生心中的困惑等。
當然,筆者在實踐中也發(fā)現(xiàn),翻轉課堂教學其實也是有一定限制的,不是所有小學階段的學生都適用的,我們還是應該重點放在中高年級的學生。因為翻轉課堂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模式,對于低年級學生,認知能力尚且存在問題,就談不上過多的自主學習能力了。
五、 總結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更多的是數學基礎奠定的階段,其側重點是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提升。小學生群體成長的特殊性對一對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翻轉課堂則滿足了這種要求。在翻轉課堂指導下,小學生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真正參與到數學問題的探討與分析中。因此,基于當前一對一教學環(huán)境的客觀需求,做好小學數學翻轉課堂生態(tài)模型的建構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翟樹紅,于躍.“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亞太教育,2016(4):25.
[2]高楠.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5.
[3]李玉花.談小學數學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N].學知報,2010.
作者簡介:
張維華,重慶市,重慶市秀山縣里仁鎮(zhèn)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