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與健康教學是按一定計劃和課程標準進行的有目的和有組織的教育過程。中學體育教學改革怎樣才能適應中學教育的發(fā)展與社會的要求,是我們體育教師一直探討的課題。中學體育教學中,教師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教學行為不斷發(fā)生著變化。這就要求教師本人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把教學反思作為終身學習的習慣,隨時對自己的工作及專業(yè)能力的發(fā)展進行評估。
關鍵詞:中學體育;教學策略;師生關系
體育與健康教學是按一定計劃和課程標準進行的有目的和有組織的教育過程。中學體育教學改革怎樣才能適應中學教育的發(fā)展與社會的要求,是我們體育教師一直探討的課題。
一、 轉變教師角色,創(chuàng)建和諧師生關系
我國長期以來形成的傳統(tǒng)師生關系,實際上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制定者和學習成績的評判者,而且是絕對的權威者。多年來,教師已經習慣了根據自己的設計思路進行教學,他們總是千方百計地將學生雖不大規(guī)范、但卻完全正確,甚至是有創(chuàng)造的見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新課程實施后,教師由傳授者轉化為了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了引導者,由居高臨下轉向了“平等中的首席”。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了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二、 改變教學方法,調整中學體育教學策略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情境教學是教師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講解,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體驗體育的快樂。體育教學是一種藝術,其效果好壞與教師的語言表達有直接關系,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上得生動有趣,我運用了生動活潑的兒童語言來帶領學生投入體育教學中。例如課題為:2022冬奧會、搶險等,均以情境的形式來完成了教學任務,也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較好地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 給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實行民主、開放式的教學
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參與管理和評價。為學生營造和諧、民主、開放、自由的學習氛圍,體現“健康第一”的思想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三) 科學定制教學計劃
制定教學計劃時,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因材而宜,更好地體現學習目標和教學內容的統(tǒng)一。就是說充分考慮學校的場地、器材、教材、學生等方面,把學習的目標及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實現學習目標和教學內容的統(tǒng)一。
(四) 競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對體育課有無興趣,關鍵在于教師的誘導和培養(yǎng),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及好勝心強,將教學內容融入生產勞動中,例如課題:“播種”“豐收的場面”等。使學生對勞動產生間接的興趣。而學生對體育活動直接的興趣來源于豐富多彩的游戲與競賽活動,無論多大的學生都如此,教學時學生自主地進行游戲競賽活動,情緒特別高漲,競爭特別激烈,對其生理機能有良好的提高作用,使活動結束后讓學生還意猶未盡,這樣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鍛煉意志,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五) 實踐出真知教學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實踐出真知。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提倡“自主式”教學和提出“研究性學習”的理念,是現今教育改革中的實踐創(chuàng)新。所謂“自主式教學”和“研究性學習”,其內涵是: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通過親自實踐獲取直接經驗,養(yǎng)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傳統(tǒng)的投擲教學偏重于技術要領的傳授,教學過程枯燥無味,投擲形式遠離生活實踐,更難讓學生以此作為健身的方法。在本單元教學中,淡化了投擲技術,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學習基礎,以投遠為目的進行創(chuàng)新體驗與練習,在學生的實踐中積極提取正確的投擲動作,既提高了投擲能力,又激發(fā)了學生參與投擲活動的興趣與積極性,實為一舉多得。在本課教學中,學生的多次示范,教師的重點提示,充分營造了濃厚的民主氛圍,實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理念。
(六) 改革創(chuàng)新發(fā)揮學生的想象
在平時的教學中怎樣給學生留有創(chuàng)造的空間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課題。在平時教學中我反復學習新的理論思想,閱讀優(yōu)秀教師的文章,學習他們的新理念,找出適合我們教育教學的方法充實自己,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我發(fā)現:讓學生自己去親自身嘗試,動手去研究是發(fā)揮想象的最好的途徑,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例如:在運球接力游戲時,要求學生一次搬三個球,至于學生怎樣搬,由學生自己決定。這樣,給了學生一個創(chuàng)造的空間,并且讓學生分小組研究,發(fā)揮干部的組織帶頭作用,用集體的力量去探索。游戲開始,我看到有的學生把兩球夾在腋下用腳踢著一個球跑的;還有一下抱起三個球的,還有三個球一個一個往前滾的,五花八門各式各樣。如此種種方法把想象的空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去創(chuàng)造、去創(chuàng)新。
(七) 關注個體差異
這節(jié)課中最大的特點就是應用了分層教學法,以不同的投擲起點來挑戰(zhàn)相同的終點,給素質好的學生給予更高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積極挑戰(zhàn)自我;給相對素質差的學生給予成功的喜悅,享受到學習的樂趣。總體來說,分層教學重視了學生主體參與和教學信息的反饋,引進了平等競爭的激勵機制,使各類學生在練習時都能處于亢奮狀態(tài),既能讓優(yōu)秀生“吃得飽”,又能讓希望生“吃得好”,還能讓中等生再提高,使學生在求知中感受樂趣。在這節(jié)課中,濃縮了許多新體育課程的基本理念,這些基本理念既是對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挑戰(zhàn)和突破,也有助于改革體育教學模式,作為第一線體育老師的我,還將繼續(xù)努力。
三、 小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育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最終把體育課程建設成一個培養(yǎng)身心健康的一個溫馨港灣。與此同時,課程改革任重道遠,現代教師要共同面對這一新的挑戰(zhàn)。在不斷實踐中學習,及時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反思、總結。重組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學習借鑒他人的知識與經驗,不斷適應課程的改革與發(fā)展。
作者簡介:
艾美麗,內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qū)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