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芳
【摘要】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的詩歌風格主流是婉約平淡,但是有一首詩體現(xiàn)了豪放大氣的風格,了解這首詩有助于全面了解詩人的經歷和創(chuàng)作風格。本文將以《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為例,通過剖析這首詩,介紹孟浩然的人生經歷、積極出仕的人生態(tài)度以及對后世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
【關鍵詞】孟浩然;詩歌風格;言志;出仕
一、《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內容概述
1.該詩的內容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痹撈褪翘拼娙嗣虾迫坏奈逖月稍姡敲虾迫涣艚o后世的名篇。這首詩寫的就是看著壯觀的洞庭湖,想到了自己的理想抱負實現(xiàn)不了,深感不是自己的能力而是時機未到,自負又無奈,所以把這首詩贈給張丞相。
該詩約作于公元734年(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望,就是臨,就是在洞庭湖邊觀望;贈,就是贈送,張丞相就是指張九齡,唐玄宗時官居宰相之位。將這首詩贈給張丞相(673-740),就是想張九齡能重用自己,表面上贈詩,其實是想得到提拔重用,這和唐朝崇尚的建功立業(yè)思想是一致的,在唐朝很多有抱負的人都這樣做過。唐開元二十一年,張九齡升任檢校中書侍郎,授中書侍郎兼修國史,后遷升中書令,主理朝政。李賀《南園》“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就是說,你到大唐凌煙閣去看看,有幾個書生最后被留名凌煙閣,封為萬戶侯的?都是官至高位或者戰(zhàn)功赫赫的功臣在凌煙閣留名的。楊炯《從軍行》“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也說明唐朝人的志向選擇。
2.此詩廣泛流傳的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孟浩然這首詩確實寫得非常好,情景交融,大氣磅礴。孟浩然作為山水田園詩人,其風格偏向婉約,和王維并稱“王孟”,但是這首詩“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是何等氣概!根本不像婉約之作,兼有李白的豪氣。二是該詩是典型的詩言志?!睹姶笮颉罚骸霸娬撸局?,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就是詩歌到底是表達什么的,詩歌是表達感情和志向的?!霸娧灾尽?,不是簡單的抒發(fā)感情,而是將自己的志向融于情景,感情和志向要含蓄的表達。因為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為心聲。
二、孟浩然經歷簡介和詩歌成就
1.孟浩然主要經歷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世稱孟襄陽,他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文學史上把他與王摩詰并稱,有《孟浩然集》傳世。孟浩然生活年代主要在盛唐,孟浩然40歲時,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唐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孟浩然第二次前往長安求仕,他曾在太學賦詩,名聞公卿。在仕途遇到挫折、痛苦和失望后,能有著清醒的認識,不染俗世。唐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招致幕府,后隱居鹿門山。
2.孟浩然詩歌概況
孟浩然的詩歌以五言詩為主,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閑情逸致,善于自我表現(xiàn),以崇尚自然為藝術標準?!睹虾迫患酚性?67首,其中,五言古詩63首,七言古詩6首,五言律詩130首,七言律詩4首,五言排律37首,五言絕句19首,七言絕句8首,內容通俗易懂,近似白話。如《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整篇就是大白話。小學課本《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不需要講解就能聽懂?!锻赐ズ洀堌┫唷吩谒脑姼柚胁欢嘁姡瑓s最負盛名。
三、該篇的內容賞析
1.該詩的整體分析
此詩是一首投贈之作,通過描述面臨煙波浩渺的洞庭湖,欲渡無舟的感嘆,以及臨淵羨魚的情懷,曲折地表達了詩人希望張九齡引薦。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前4句是寫湖面壯觀的景象和雄渾的氣勢,后四句是表達自己的政治熱情和希望。以望洞庭湖起興,望到什么?望到了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望得遠,望得深。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前面是望到的實景,后面是虛實相結合,由“欲濟無舟楫”過渡,對于本來是借以表意的洞庭湖,進行了大手筆的渲染,呈現(xiàn)出800里洞庭的闊大意境與壯偉景觀,使此詩實際上成為山水杰作,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是一副恢宏的山水畫面。
“垂釣者”表面上指釣魚之人,實際上就是張九齡,也懇請他的薦拔;“羨魚情”喻自己從政的心愿,希望對方提攜自己,以免使自己的愿望落空。這時孟浩然既想入仕又難以啟齒的復雜細膩的心理,用兩句話就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了,怕他人不理解又怕過于直白,符合詩歌的含蓄美。
唐朝詩歌已經非常成熟,是一個頂峰。從該詩風格來看,該詩繼承了《詩經》以來傳統(tǒng)的比興手法,崇尚自然之美,又不失逸士風神與高人的性情。作為干謁詩,目的是想得到當時在相位的張九齡的賞識和錄用,為了保持讀書人的身份和自尊,才委婉表達,巧妙地擦去干謁的痕跡。
2.該詩的藝術成效
今人讀此詩,眼前浮現(xiàn)的是秋水盛漲,秋季的洞庭湖波瀾壯闊,湖水和湖岸邊互相映襯。從遠處眺望,洞庭湖和天空渾然一體。開頭兩句,把洞庭湖寫得大氣磅礴,汪洋恣肆,與天相接,有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的包容闊達之態(tài),洞庭湖確有一種海納百川的胸襟,不愧為九州第一湖。三四兩句實寫洞庭湖。“氣蒸”句寫出洞庭湖豐厚的蓄積,湖水以厚德載物的胸懷,張開雙臂擁抱四周萬物,湖邊一切都源于湖水的滋養(yǎng),方能如此繁茂、郁郁蒼蒼,這其實是寫大唐社會欣欣向榮的面貌。水是柔情的,但是詩歌中的水,有無窮的生機和動力,才能“波撼”對面“岳陽城”,動蕩有力的湖水能撼動眼前一切。常人眼中的這一座湖濱城,變得異常渺小了。這兩句氣勢磅礴被后世稱為描寫洞庭湖的佳句,成為孟浩然的經典名句。上句襯托湖的浩闊,下句直敘湖的聲勢。此時此刻筆下的洞庭湖如此之大,如此之雄,孕育萬物,活力無限。下面四句,轉入抒情?!坝麧鸁o舟楫”,由眼前實景觸動聯(lián)想,面對煙波浩渺的湖水,想到自己還是懷才不遇,就像渡湖沒有船只一樣。“端居恥圣明”,是說在這個太平盛世之際,不甘心閑居無事,要出來成就一番偉業(yè)。含蓄地表達想做官卻無人引薦,不做官又有辱圣明的時代。
這兩句是向當朝權貴表達鴻鵠志向,我不是一個隱士,我對當今社會寄予厚望,還是愿意步入仕途的。詩歌的尾聯(lián)兩句話是說,張丞相現(xiàn)在你在朝廷做高官,讓我們這類人十分欽佩的,不過我是在民間草野,除了表示羨慕也沒好辦法了。這句話和“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有異曲同工之妙。詩人首先是文人,稱頌對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言辭上要有禮有節(jié),才是上乘詩歌,該詩歌都做到了。所以說這首詩含蓄但闊達,委婉不失直白,不落俗套和窠臼,藝術上獨具特色,故成為經典的名篇。
四、該詩對后世詩歌創(chuàng)造的影響
1.該詩的創(chuàng)造特色
因為詩歌的黃金時代是在唐朝,唐朝最高文學成就是詩歌,所以唐詩對后世的影響很大,宋人學唐人但又無法超越唐人,仰望唐詩,猶如一座高峰。后世很多詩歌都是這種寫作藝術,寓志于詩又不失含蓄;繼承《詩經》中的比興手法,托物言志?!锻赐ズ洀堌┫唷氛獩]有一個字說要當官、為國效力,但是你看后完全能體會到孟浩然的用意,含蓄婉轉又不失本意。
2.該詩對后世的影響
宋人張戒《歲寒堂詩話》“言志乃詩人之本意,詠物乃詩人之余事”。詩歌言志也好,詠物也罷,都是含蓄的、婉轉的,不含蓄不委婉就不是詩歌,二者兼而有之才能稱之為佳作。后來李商隱、王維、蘇軾、辛棄疾、柳永、李清照等都受這種創(chuàng)造風格影響,不僅如此,以文著稱的劉禹錫、柳宗元、韓愈等名家,其作品大多也受這種風格影響。一千多年過去了,當我們今天朗誦這首《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時,眼前不僅展示了煙波浩渺的洞庭湖畫面,更有孟浩然復雜細膩、委婉直白的思想,這就是詩歌這種文學藝術形式的妙處和生命所在。
五、結束語
總之,文化自信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四個自信”之一,而詩歌最能體現(xiàn)、代表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和高峰。因此,作為小學老師,從不同角度去講好詩歌,分析好詩詞的作用和思想,對于傳播傳統(tǒng)文化、啟迪人的思想、提升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和塑造良好的心靈境界都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