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玲
摘 要:中職學校是培養(yǎng)技術型人才的重要場所,在教育領域中占據重要地位,所以各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一直以來都得到了中職學校教師的重視。歷史教學作為中職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有效性同樣得到了歷史科任教師的重視。但就目前來說,中職學校歷史教學效果不佳,需要教師講究教學策略,根據專業(yè)不同確定教學的側重點,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結合多媒體等,以提高中職歷史教學質量及效率。
關鍵詞:中職教育;歷史教學;方法和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9-002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9.011
中職學校全稱為中等職業(yè)學校,是一種專門培養(yǎng)職業(yè)人才的學校,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教學科目方面已經得到了完善與更新,并在各學科教學方法上進行了創(chuàng)新,有效提高了中職學校教學質量,歷史教學質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不可否認,實際中職學校開展的歷史教學效果并不佳,出現(xiàn)了很多教學上的問題,影響了歷史教學質量及效率提高,同時還影響了學生歷史素養(yǎng)的提高,所以本文先簡單分析中職歷史課程教學效果不佳的現(xiàn)狀及原因,然后詳寫開展有效歷史教學的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夠給需要的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中職歷史課程教學效果不佳的現(xiàn)狀及原因
(一)中職歷史課程教學現(xiàn)狀
第一,學生學習興趣沒有得到激發(fā)。很多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時,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興趣,而是自顧自地講課,教師雖然講得非常好,但因為學生不感興趣,導致他們失去聽課的興趣的動力。第二,學生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實現(xiàn)。課堂上教師留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很少,使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實踐,相應的主體作用也沒有得到發(fā)揮,影響了歷史教學效率及質量。第三,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不足。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為了完成課堂任務,整個課堂都是在講課,沒有抽取時間去與學生進行溝通,打擊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1]。
(二)中職歷史課程教學效果不佳的原因
第一,教學時教師過于注重自己的教學思路,而忽略了教學任務及學生學習需求,導致教學沒有取得應有的效果。第二,中職學生本身的文化素質及能力等與普通學生相比較差,多數(shù)中職學生的歷史基礎不好,有的學生甚至產生了自卑心理,使他們放棄了學習,增加了歷史教學難度,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不重視歷史學習、不歷史課程的重要性,教師沒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不重視實踐能力培養(yǎng)等[2]。
二、中職學校開展有效歷史教學的方法和策略
(一)根據專業(yè)不同確定教學的側重點
第一,根據專業(yè)特點確定歷史教學方向,并在此基礎上搜集相關資料文獻,然后整理并制定對應的教學方案。第二,教學方案制定時要結合學生實際及專業(yè)特點,確定不同專業(yè)歷史教學的側重點,并歸納總結相關歷史題材,以作為歷史教學重點。第三,根據提前制定好的教學方案進行教學。
(二)結合專業(yè)特點設計“歷史活動課”,以活躍歷史教學
第一,教師要在教學前對學生的歷史學習實際進行了解,然后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教學方案中可以采用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及模式,如情境教學法和多媒體教學法。第二,根據不同專業(yè)特點,結合學生實際設計“歷史活動課”,以活躍歷史教學,如教師可以在歷史課堂中開展問題搶答賽、辯論賽、歷史故事分享會、歷史人物分析辯證等活動,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記憶。第三,根據學生興趣開展課外歷史活動,讓學生在課外活動中盡情展現(xiàn)自己,以樹立他們的歷史學習自信心,從而提高歷史教學有效性[3]。
例如,在對“射擊相關專業(yè)”的學生進行歷史教學時,教師可以直接以“射擊”為主題,帶領學生開展“傳統(tǒng)射擊文化藝術展覽”,讓學生收集關于射擊的物品來展覽,諸如仿真手槍、步槍、移動靶和飛碟等;對“武術”專業(yè)的學生進行歷史教學時,則可以帶領學生開展“武林大會”,鼓勵學生自行在課下學習中國傳統(tǒng)武術,并在武術比賽中增加了武術歷史背景解說一項,以加深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對“摔跤”專業(yè)的學生進行歷史教學時,則可以帶領學生開展“摔跤發(fā)展歷史辯論”大賽,以加強學生對歷史的探究欲望。
(三)充分利用計算進行輔助性教學
第一,中職歷史教師可以通過計算機文字功能、聲音功能、圖像功能及動畫功能等,建立綜合型的歷史資料信息,并將這些資料信息應用到實際的歷史課程教學中來,以豐富歷史教學內容的同時,擴大教學空間,使學生的歷史學習視野得到開闊,從而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及實踐能力。第二,教師要充分利用計算機設計歷史課件,并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如利用計算機視頻、動畫等功能制作歷史教學視頻空間,在激發(fā)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同時,營造出良好的歷史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從而提高歷史教學質量。第三,教師必須轉變自己的教學手段,即教師要從傳統(tǒng)的“一塊黑板,一支粉筆”教學手段轉變成計算機教學手段,以適應時代變化,培養(yǎng)出符合信息時代發(fā)展需求的職業(yè)人才[4]。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教育制度不斷改革的推動下,對中職歷史學科教學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培養(yǎng)中職學生的理論學習能力,還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知識應用能力、實踐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以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為社會提供綜合型及實踐型人才,故需要不斷完善中職歷史教學方法及策略,以提高中職歷史教學質量及效率。目前,很多中職學校的歷史教學成效不佳,所以上文基于此,分析了中職學校開展歷史教學成效不佳的現(xiàn)狀、原因,以及提高教學成效的方法及措施。
參考文獻:
[1] 屈劍俠.與專業(yè)相結合,增強中職學校歷史課程教學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6(6):156.
[2] 陳艷秋.淺談中職學校歷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老區(qū)建設,2015(12):62.
[3] 鐘華兒.歷史教學在中職學校人才培養(yǎng)中的作用及策略研究[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2(1):190.
[4] 吳燕飛.小議中職學校歷史學科教學現(xiàn)狀與改革[J].中等職業(yè)教育,2011(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