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艷
還記得小時候走街串巷、搖著撥浪鼓招攬生意的挑貨郎嗎?如今,日本也有了類似的“挑貨郎”——德島丸(Tokushimaru)移動便利店。
不過,德島丸的“貨筐”變成了改裝過的占地7平方米的迷你卡車,貨品從梳子、針線變成了生活必需的柴米油鹽和生鮮。并且,德島丸還借助他的“小數據”和供應鏈體系在2015年,就做到了1.2億日元(合人民幣約693萬元)的月收入。
截至2017年7月,德島丸在日本至少23個城市設有據點,營運中的移動便利店更高達230輛。它也被日本獨居老人稱為“比兒子還重要”的救命車。
“挑貨郎”的小數據
德島丸創(chuàng)始人住友達也的母親是一位“購物難民”——住宅附近的便利店因為客流量減少一間間倒閉,她只好拄著拐杖,花費更多時間與經濟成本去離家很遠的超市購物。
在日本,有這樣一類特殊的群體,他們65歲以上、沒有汽車、居住地距離超市500米以上,因此被稱為“購物難民”。由于這些老人給人的感覺是購買力較弱,許多大型超市或便利店受到經營成本上升和客流量下降影響,不是倒閉就是主動退出了他們生活的地區(qū)。
為什么不能有一家便利店,不僅可以服務于老人,還能用低成本設計滿足這些經營需求呢?
住友達也意識到這是個值得挖掘的市場??紤]到老人購物的痛點,2012年他決定開設類似于中國挑貨郎的移動便利店。
顯然,挑貨郎這種傳統(tǒng)的流動販賣模式雖然靈活、容易獲取客戶,但是由于其儲貨空間小,商品的種類與數量往往很少,針對性不強,因此客戶黏性低。住友達也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做一整套可持續(xù)的流動販賣解決方案。
第一步:出現在你需要我的地方
德島縣雖小,卻也有16個町(相當于中國的鎮(zhèn))。德島丸的流動卡車并不是隨機進入某幾個町,而是根據需求,住友達設計了幾十條固定的行駛路線。
在如何規(guī)劃路線這方面,住友達也采用了最笨的方法。他與合作伙伴按著地圖挨家挨戶拜訪,詢問老人是否有購物不便的困擾。
經過謹慎評估后,方開始規(guī)劃適合移動販賣的區(qū)域和路線。其中一條準則是,保證每輛流動卡車能至少負責3條不重復的路線,每條線路,基本上有50~60位老人都存在日常購物的需要,以提高每日售賣率。
另一條準則是,住友達也在規(guī)劃線路時,避開了距離超市500米以內的地方,同時要求流動車不能在其他線路300米半徑范圍內販賣,避免了同行之間的惡性競爭。
第二步:懂你說的,懂你沒說的
每天早上10點至下午5點,是德島丸的販賣時間。這段時間里,店主們不僅要銷售商品,還要聽取老人們的意見,詢問他們的需求。
在第二天的進貨時間,店主們就會根據前一天老人們所提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選取貨品,再將它們擺放在卡車上開始新一天的販賣。德島丸的移動販賣車雖然小,從生鮮蔬菜、水果、肉類,到熟食、零食、面包等,能容納超過1 200個品項的商品,供民眾選購。為了避免食物變質,每輛車上都自帶冷柜,實行徹底的溫度管理。顧客還可依自己購物偏好,向店主預購各種商品。
并且,住友達也要求每個流動車車主除了維護好每條線路的50~60位??蜁T外,還要掌握線路內每位老人的身體狀況、飲食喜好、業(yè)余愛好,以便更好地與每位消費者溝通聊天,進而讓店主掌握消費者的基本信息,實現貨品的精準選擇與投放,真正做到針對客戶的個性化定制,避免成本的浪費。甚至這個方案還可以依據了解到的信息,總結出客戶購物的規(guī)律和習慣,預測消費者未來可能需要的貨品,以優(yōu)化服務、增加客戶黏性。
只有隊友,沒有對手
德島丸之所以發(fā)展如此之快,很大程度上歸功于住友達也討巧地選擇了一個低成本開場。
德島丸并不生產貨品,而是選擇和市郊的地方超市合作,嚴選超市的商品,放在公司經過改裝后的迷你貨車上流動販賣。既保證了商品的質量,還解決了這些原本四處找出路、想促銷方案的市郊超市業(yè)績低迷的問題。
另外,德島丸的貨品若一天之內未售出,可以以進貨價的20%~30%返售給超市。而德島丸貨品的銷售價格,設置的比超市的貴10日元(合人民幣約0.6元),但溢價卻又低于老年人親自去超市的成本。
再加上德島丸刻意避開了超市500米售賣范圍,這樣一來,德島丸和大型超市不僅不是競爭對手,而且關系可以說處得相當融洽。
大型超市的品牌背書和貨源保證,也讓德島丸贏得了老年消費者的信任。
正是因為大型超市物品齊全、種類繁多,德島丸店主不僅不會面對貨品不足和選不到貨的窘境,還能結合客戶需求準確有效地在超市采購貨品,及時將貨品送到每位消費者手中,從而贏得消費者的好感。
而對于德島丸的擴張,住友達也以加盟模式快速復制。每一個德島丸的店長,其實就是一個加盟者,算上購買指定輕型卡車的金額,一共只需準備330萬日元(合人民幣約20萬元)左右的開業(yè)資金,剩下的就是根據德島丸設計的路線,利用自己的選品能力和親和力,經營自己的移動超市了。
比兒子還重要的救命車
德島丸移動便利店之所以能快速讓老人們埋單,不只是因為它是老人們的購物顧問,更是他們的“兒子”。
單一路線每周巡回兩次,德島丸與地方政府合作簽署了區(qū)域“見守協議”。平時在販賣之余,會仔細觀察負責轄區(qū)內長輩的身體狀況與需求,如果在固定拜訪時無人回應或者出現異常現象,他們會第一時間聯系當地的相關機構。
同時,德島丸有時更要因不同情境提供額外服務。如協助接送、商品預訂、燈泡更換、信件寄送等,充分發(fā)揮區(qū)域守護的功效,也提供職缺給二度就業(yè)的縣民。
在這個基礎上,住友達也更加碼與在地眼鏡公司合作,讓買物弱勢族群在自家門前就能完成眼鏡維修、配新眼鏡等第三方服務。
固定線路、固定時點、固定樂聲,讓德島丸成了日本老人生活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事實上,中國也有一群近1.1億的“購物難民”——留守老人與兒童。同時,中國也有每天大量穿街走巷的物流和外賣人員,這二者結合,或許不久就會有一家中國的“德島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