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玉
摘要:英語閱讀是英語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提高英語學習的有效手段。由于我國與其他西方國家的文化大有不同,英語閱讀學習面臨隔行如隔山的巨大壓力。如何化解這種文化差異,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和水平,成為了人們關注的重點。本文將主要圍繞英語閱讀中文化差異的表現(xiàn)展開分析,并提出具體學習方法。
關鍵詞:英語閱讀;文化差異;學習方法
引言:隨著經(jīng)濟繁榮和社會發(fā)展,英語逐漸成為中國對外溝通交流的重要媒介,因此,人們對學習英語的重視程度日益加深。但在現(xiàn)實學習中,學生在閱讀英語作品時面對一些單詞或者句子常常表現(xiàn)出“摸不著頭腦”的狀態(tài),這是因為沒有充分掌握與之相對應的文化背景所造成的,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文化。
一、英語閱讀中文化差異的具體表現(xiàn)
1.詞匯方面
詞匯是構(gòu)成語言的首要條件,英語詞匯通常會極大的反映出文化的不同。有些單詞在漢語里能找到意思相同的詞語,在閱讀時碰見這些詞匯,中國學生往往不會考慮單詞背后的文化差異。但是語言和文化畢竟是有所不同的,一種語言中有些詞語在其他語言中無法找到與之意思相匹配的詞匯,這種情況叫詞匯空缺。比如:英語中的pink lady直譯是粉色女人,而實際是指一款雞尾酒;blue boy字面翻譯是藍色男孩,實際上卻是指做過變性手術,從男人變成女人的人。中國學生如果遇到這些詞匯,若沒有對相應文化背景有過了解,便無法正確理解文章主旨。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詞語來自于風俗習慣或宗教信仰,比如:swan的字面意思是天鵝,但在英語中常常暗指一些才高八斗的詩人,而漢語里天鵝卻與詩人毫無半點淵源。
2.俗語方面
文化差異在俗語應用上也非常明顯。比如:一個中國年輕人突然收到中國室友送的一堆零食,問其原因,室友表示想讓其陪自己去逛街,購買一些生活必需品。這位年輕人聽罷便說:“無緣無故送我東西,這就是傳說中的黃鼠狼給雞拜年”。兩個中國人都哈哈大笑起來,只有旁邊的外國室友楞在那里不知所云。這個比喻惟妙惟肖的刻畫了中國年輕人當時收到零食時的內(nèi)心活動,但由于外國室友既沒有見過黃鼠狼,也不曾聽聞黃鼠狼與雞發(fā)生過的故事,所以不明白這個對話中的笑料在哪里,從而一臉茫然。
3.篇章方面
篇章是文化傳播的一種媒介,漢英篇章中存在諸多不同。在英語中,邏輯思維直接決定篇章的結(jié)構(gòu)布局,在句子和段落之間得有一定的邏輯關系,一定要注重篇章結(jié)構(gòu)上的布局和表達的合理性。而漢語則恰恰相反,通常只在乎對意義的集中表達,不追求邏輯的嚴謹。英語是一種形合語言,這是因為英語深受古希臘羅馬文化環(huán)境、邏輯學以及數(shù)學的影響,無論是句子與句子之間,還是段落與段落之間均被邏輯上的順序聯(lián)系起來。所以在閱讀英語篇章過程中,需要格外注意漢語和英語在篇章結(jié)構(gòu)上的不同,用英語語言的邏輯思維來了解文章大意,通過標題來估測中心思想,分析每個段落中的過渡句,從而通曉文章思路,這樣便能做到高效閱讀[1]。
二、英語閱讀中文化差異的學習方法
在了解英語閱讀中的文化差異后,高中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應探索合適的學習方法,具體如下:
1.加強閱讀能力,掌握閱讀技巧
語言知識是閱讀的基本要素,直接關系著最終的閱讀結(jié)果。學生如果無法明白文章中一些詞匯、句子以及段落的意思,便難以通過文章提供的線索和相關信息來領悟文章要義。良好的閱讀能力不但能加快閱讀速度,還能輔助學生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獲得大量知識要點。高中生要通過不同的途徑,掌握多樣化的閱讀技巧,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
2.樹立文化的敏銳性
高中生之間可經(jīng)常交流,相互推薦一些有名的文學作品,并將其作為閱讀目標,因為這些作品中所蘊含的精神文化是十分豐厚的。在英語閱讀學習過程中,學生要不自覺的把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相融合。比如,在學習到西方一些著名節(jié)日時,可以深入了解與研究一些相關的誕生背景等知識。另外,高中生要主動閱讀一些英語文化和歷史方面的資料,將中國與西方國家的文化做比較,增強自身對文化的敏銳性。
3.充分體現(xiàn)高中生的主體地位
在閱讀之前,同學之間可以通過提問,來相互驗證自身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和積累的經(jīng)驗。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提出的問題一定要貼合文章中心思想,從而完成一次頭腦風暴,產(chǎn)生一個數(shù)據(jù)庫,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其依據(jù)給出的內(nèi)容信息來推測文章內(nèi)容。文章閱讀過后,學生要深入探究相關的知識點,通過對兩種不同文化做對比來歸納文化差異,同時發(fā)出主觀色彩的提問[2]。
自讀法的應用:
自讀法是提升英語閱讀水平的重要舉措,其主要包含四項內(nèi)容:速讀、精讀、聽讀、檢驗。這種方法能輔助學生增強主觀能動性和獨立探究能力,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速讀,速讀是自讀法的關鍵組成部分,通過速讀能提高學生快速閱讀能力以及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速讀開始前,通過布置問題、設計任務,以此明確閱讀目的。
第二:精讀,精讀是自讀法的核心內(nèi)容,學生要有充分的閱讀時間,在保證速度的前提下,還要在不懂的地方做好標記,完成精讀后,同學間要相互提問,共同探討,以此解決精讀中遇到的疑難點。
第三:聽讀,這個步驟需要在完全理解文章主旨和處理完不懂內(nèi)容后再進行。學生進行聽讀,模仿其中的語調(diào)、語速、語音等等。
第四:檢驗,這是自讀法中不容小覷的步驟。經(jīng)過檢驗,學生也可以清楚了解自身的學習水平,找出不足之處,并可結(jié)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學習方案,以此保證學習成效。
結(jié)論:綜上所述,在英語閱讀學習中,學生常常受到文化背景、語言技巧、思維方式等諸多因素干擾,對于閱讀效果都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于學生英語閱讀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要掌握系統(tǒng)的語言知識體系,還要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所導致的語言差異。所以在日常學習中,學生應采取合適的學習方法,了解漢語和英語之間存在的文化差異,增加知識儲備,從而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饒芳瑜.在英語閱讀中不同的文化差異分析研究[J].內(nèi)江科技,2016,37(12):115+103.
[2]廖昱瑜.探析中外合作辦學背景下英語閱讀課程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N].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7,32(04):12-14.
(作者單位:湖南省平江縣第二中學4145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