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質教育注重的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高中地理課程內容復雜,教學難度大。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如果不改變枯燥無味的課堂氛圍,單純地靠教師講授知識,就容易讓學生感到厭倦,并產生抗拒地理的心理。高中地理教學不但要傳授知識,更應該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以下將分析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豐富課堂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高中地理;能力培養(yǎng);豐富課堂;教學
一、 引言
高中地理課程內容涉及面廣,地域性是高中地理學科重要的特征之一。地理主要研究的是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空間結構,并且揭示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高中地理核心素養(yǎng)包括了人地觀念、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和實踐力。由素質教育的教學要求可看出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已經成為了教師關注的話題。那么,作為高中地理教師,應如何有效教學呢?
二、 利用多媒體,豐富教學方式
高中地理的內容復雜,空間和邏輯性強。如果僅憑教師“板書”教學,那么星球關系、大氣層、地表形態(tài)等這些知識學生就難以掌握。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給教育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高中地理教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優(yōu)化課堂教學。利用多媒體,把教學內容以PPT、圖片、視頻等形式展現給學生。豐富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從聽覺、視覺等多方面接觸知識,進而理解和掌握知識。例如,在教學《河流地貌的發(fā)育》過程中,可在課文導入部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我國各地的河流地貌。如長江流域、黃河流域等河流地貌。接著以視頻的形式把河流地貌的形成過程展示出來。學生通過觀看圖片和視頻,對河流地貌的發(fā)育有很大的興趣,激發(fā)了他們的求知欲望。想要了解河流是怎樣形成的,河流的地貌有幾種等。多媒體教學改變了以往“一言堂”的教學方式,豐富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深入探索,挖掘地理知識。從而有效提高了地理課堂教學的質量。
三、 開展課堂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
全程由教師講授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現代化的教育。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展更多的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把課堂的主權交還給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起到輔導的作用。通過開展課堂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變沉悶枯燥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充滿興趣地投入到學習當中。例如,在教學《交通運輸方式的布局》過程中,教師可開展一下課堂活動:把班級學生分為三個小組,一組扮演“古代人”,一組扮演“50年代人”,一組扮演“現代人”。各組分別展示自己所處年代使用的交通方式?!肮糯恕闭故镜挠校候T馬,騎駱駝,乘船等?!?0年代人”展示的有:騎自行車,騎摩托車,公共汽車等?!艾F代人”展示的有:乘火車,坐飛機,開汽車等。通過這個小活動,學生對交通運輸方式充滿興趣。也對不同年代的交通方式有了一定的理解。教師抓住機會,講授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發(fā)展過程、類型等知識。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生意猶未盡,還想繼續(xù)學習更多的知識。
四、 善于設問題,培養(yǎng)綜合思維
古語有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睂W習必少不了要思考。只有深入思考,不斷探索,才能挖掘出更多的真理,掌握更多的知識。同樣的,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常思考,勤探索。如此才能讓學生的綜合思維逐步提高。創(chuàng)設適當的教學情境,有利于引導學生探索與思考,在探索與思考中進步。如在教學《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qū)為例》過程中,教師可用以下問題引入課文內容:“荒漠化已經成為全球最為嚴重的生態(tài)問題之一,有誰能告訴我,在你們的印象中什么是荒漠化嗎?”在學生熱烈討論的同時,教師展示我國西北地區(qū)荒漠化的圖片。隨后提出以下問題:“同學們,想象一下你們身在大西北的荒漠中,會有什么感受?”學生思考:荒漠氣候干燥、降水稀少、蒸發(fā)量大、植被貧乏?!翱粗覈耐恋鼗哪覀儾恍耐磫??為了拯救荒漠化的土地,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學生思考:針對不同類型的荒漠化,其防止手段也應有所不同。學生在整理知識、思考問題、探索解決方法過程中綜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五、 巧妙開設游戲,提高實踐力
適當的游戲可放松學生的神經,讓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愉快。而且教師如果能夠巧妙地開設適當的游戲,對于提高學生的實踐力有很大的幫助。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游戲中,可幫助自身鞏固理論知識,加強實踐能力。例如,在教學了《區(qū)域農業(yè)發(fā)展——以我國東北地區(qū)為例》內容之后,讓學生玩一下以下的游戲:全班學生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扮演東北地區(qū)人,另一部分扮演珠江三角洲地區(qū)人。兩個地方的人為了發(fā)展經濟,奪得“全國最佳區(qū)域發(fā)展獎”展開了激烈的角逐。學生為了贏得游戲比賽,個個都絞盡腦汁,查找相關資料,進行農業(yè)或工業(yè)的發(fā)展。研究各自地區(qū)的地理環(huán)境、氣候條件、水土條件等。東北地區(qū)人們利用有利條件發(fā)展農業(yè),種植大米等。長江三角洲地區(qū)人們也利用自身區(qū)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發(fā)展起了工業(yè)。學生玩得不亦樂乎,恨不得能把所有的地理知識裝進腦子里,為自己贏得游戲比賽。教師充當評委,根據學生的表現評判出獲獎一隊。經過這樣有趣的游戲,學生不僅鞏固了自身的知識,還有效提高了實踐力。懂得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當中去。
六、 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不應只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而應該知識與能力并重。本文針對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對高中地理教學策略進行了一些分析。并提出幾點教學建議。筆者認為,高中地理教學在教授知識的同時,注重運用多媒體豐富教學方式,開展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設問題、玩游戲等方式,促進學生探索與思考,進一步鞏固學生知識的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張靈華.高中地理新課程“活動”內容教學設計與應用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2]吳培宏.論高中地理情境教學與學生空間思維能力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09(8):259-259.
[3]徐建紅.參與式教學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
作者簡介:龔潔,江蘇省蘇州市,江蘇省蘇州第十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