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卉
【摘要】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fā)展,提高綜合人文素養(yǎng)。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本文將從三個方面探討如何巧用繪本,培養(yǎng)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英語;高年級學生 ;繪本;核心素養(yǎng)
什么是繪本?繪本,英文稱Picture Book,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是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兒童生活為主的兒童圖書。書中的圖與文有同等的重要性,甚至有時候圖畫比文字要來得重要。就英文繪本來說,押韻或是反復句型的形式是最常出現在其中的,這兩種行文方式也最能讓年輕的讀者察覺和掌握英語文字與其聲音的特性。繪本的配合使用既使英語課堂教學具有趣味性,又能培養(yǎng)學生們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這樣一來,他們接觸到的英語課本,不再是純粹陌生的英文字母,而是一個個生動活潑的故事和一段段美麗的生活情節(jié)。
一、巧用繪本,創(chuàng)設情境
英文繪本故事本身是一個整體的語言應用實例,首先它能夠給孩子們提供學習英語的完整學習經驗;其次,它能夠提供給孩子們學習英語的真實生活情境和豐富的詞匯。在學習故事的過程中,許多單詞的重復都表現得非常自然,而且令人印象深刻,語言方面的困難可以隨之迎刃而解。
筆者所在地區(qū)使用的教材是譯林版小學牛津英語,其中五年級上冊Unit 6 My e-friend 和Unit 7 At weekends都重點學習了一般現在時這一時態(tài)。學后為了避免枯燥無味的時態(tài)訓練,筆者將林麗老師執(zhí)教高年級繪本閱讀示范課所使用的繪本“Mother! Dear Mother!”代入一般現在時的復習鞏固中。文本中共出現了十種動物:frog,fox,lion,giraffe,penguin,dolphin,swan,kangaroo,elephant and butterfly。每一種動物的描述都體現出一般現在時第三人稱單數動詞的變化,以海豚媽媽為例:Does a dolphin have a mother too? Sure!A dolphin has a mother too. Just like you and me. She swims fast.And she is smart. Is your mother smart too? 整個文本中Does a/an...have a mother too ? Yes, a/ an...have a mother too. She looks/has等含有一般現在時態(tài)的第三人稱單數動詞變化的句子隨著不同動物的呈現不斷復現,不斷鞏固,句子也很押韻,學生能輕松記憶。閱讀完文本后,與學生用對話的形式將文本復述,在這過程中學生再一次復習了一般現在時這一時態(tài)的用法,學生們學習的興趣濃,積極性很高。在這文本里,雖然沒有什么深奧的道理,但娓娓道來的卻是猶如清泉的關于情感認知以及生命哲理的洗禮。它沒有一句教條,卻能滿足學生們的成長需要;沒有一絲說理,卻能啟發(fā)學生們的深入思考;沒有一點兒喧鬧,卻能激起學生們的會心一笑。最后一幅圖中小孩子問媽媽:Do animal mothers love their babies? 媽媽回答:Of course they do.All animal mothers love their babies.Just like your mother loves you.孩子們讀到這一句時都真情流露,在這里,他們能夠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和情感的共鳴點。
二、巧用繪本,激活思維
繪本故事教學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真實的、自然的語言輸入,學生以敘述的方式表達故事內容,有效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而故事情節(jié)的虛構性,又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想象能力。
譯林版小學牛津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Unit 2 What a day! Unit3 Holiday fun和Unit 4 Then and now這四個單元都是在學習一般過去時這一時態(tài),語法教學中筆者借鑒了黃慧老師的繪本教學課“The three wishes”,效果也很不錯。繪本文中出現了大量的動詞過去式,如:was,were,worked,helped,said,ran,shouted等,既有規(guī)則的動詞過去式,也有不規(guī)則的。在課上筆者并沒有讓學生機械地操練單詞、句型,而是通過猜測意思、聯系上下文、借助圖片、放置具體的語境等各種方式,在教句子的過程中教單詞過去式,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和運用。比起教材中成段、成篇的文字故事,學生們更樂意在繪本中學習。孩子們在快樂的閱讀中,在潛移默化的師生對話中,學習興趣高漲,均能借助教師提供的語言框架大膽猜測、踴躍表達,學會了眾多新授的一般過去時知識,主動學習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在結束課堂前,六年級的孩子們基本都能發(fā)表自己對文本獨特的見解,這實在令我驚訝。有的孩子說,Ned和Nat會很開心,因為他們至少還有一根香腸;有孩子又說,Ned和Nat會不開心,因為他們本可以要得更多;還有的孩子說,我們不應該要求得太多……這就是英語繪本的魅力。
三、巧用繪本,提升品格
繪本中的文字非常少,但正因為少,對作者的要求更高:它必須精練,用簡短的文字構筑出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它必須風趣活潑,符合孩子們的語言習慣。
繪本中要讀的絕不僅僅是文字,還要從圖畫中讀出故事,進而欣賞繪畫。對培養(yǎng)孩子的認知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還有情感發(fā)育等,都有著難以估量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專家們一致認為,繪本是最適合孩子閱讀的圖書形式。比起那些一閃而過、只帶來一時快感的快餐文化,欣賞繪本無疑是一種讓眼睛享受、讓心靈愉悅、讓精神提升的美妙體驗。多讀英文繪本學生們能更好地理解外國文化,形成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跨文化的交際能力。
譯林版小學牛津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2 What a day !課文文本是一篇楊玲的日記,筆者在教學后與學生共同欣賞繪本Diary of a Worm ,復習鞏固一般過去時態(tài)。這是一本極為有趣的繪本,以日記書寫的方式,記錄和表達了小蚯蚓的觀察及思考。從小蚯蚓的觀點看世界,記錄了學校、家庭和朋友之間的生活點滴,還有對自我、未來的想法,很能得到學生們的認同。同時也在詼諧幽默的語調中,傳達有關生物和地球的知識,幫助學生培養(yǎng)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以及多元思考的能力。繪本插頁中有這樣一幅圖,小蚯蚓的爸爸媽媽舉行結婚紀念日慶?;顒樱◎球菊f:Mom and Dads anniversary——gross?。ò謰尩慕Y婚紀念日——惡心?。┮粋€小男生的心理就是這么微妙!中外文化差異在此體現。美國人喜歡坦誠相待,喜歡直截了當地表達自己的喜好。筆者引導學生們思考:如果你們是作者,會將“惡心”這樣的詞印在書上給別的讀者看嗎?絕大多數學生都說不會。通過這樣的比較讓學生理解中外文化的不同。
好的繪本教學帶給學生無窮的樂趣,然而,教師有時也會錯誤利用英語繪本。教師不是教材的被動使用者,而應該主動地去做教材的積極開發(fā)者。不是所有的繪本拿來就可以用的,有時候也要學會使繪本文本教材化。我們作為英語老師更要潛心思考,使繪本內容合理化。
英語繪本是一種蘊含著英文國家文化和原汁原味英語的美麗事物,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想象力,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筆者相信,繪本教學這種教學方法符合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但是作為新興的教學手段,還需要我們不斷去實踐、去研究。
【參考文獻】
[1]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 馮霞.淺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五卷)[C].2013.
[3] 褚翠清.小學英語教學中繪本的運用探討[J].時代教育,2014(4).
[4] 黃琳.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8):129.
[5] 義務教育教科·英語[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