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群翔 吳敏凡 孫瑩瑩 隋麗麗 趙曉陽
【摘要】 為了提高化學實驗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能力,順應新時期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對實驗內容、教學方法、實驗報告形式和學生成績考核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和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 基礎化學 有機化學 實驗教學 教學改革一、引言
基礎化學和有機化學是高等醫(yī)學院校的兩門重要基礎課和必修課,實驗教學又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提高學生動手能力,觀察思考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非常重要。如何通過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素養(yǎng),是基礎化學和有機化學實驗課教學需要探索的問題。為此,就如何提高化學實驗的教學質量,適應新時期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對實驗內容、教學方法、實驗報告形式和學生成績考核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和改革。
二、改革實驗教學內容
根據(jù)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順應時代的發(fā)展,以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對實驗內容進行豐富、優(yōu)化和更新。
1.刪除部分意義不大的實驗。由于電光分析天平現(xiàn)在很少使用,取而代之的是靈敏度高,準確性好,操作簡單的電子天平,所以電光分析天平稱量練習實驗取消,并且把電子天平的稱量練習融合到食醋總酸度的測定實驗中。
2.增加與醫(yī)學實際相關的實驗。根據(jù)醫(yī)學院校的特點,選編一些緊密結合醫(yī)學實際的實驗,改變了以往化學實驗內容與臨床醫(yī)學聯(lián)系較少的狀態(tài),如將鄰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測定鐵的實驗改成某藥品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測定,氧化還原滴定中增加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等,這樣大大增強了學生做化學實驗的興趣。
3.增加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在有機化學實驗中,在掌握蒸餾,回流,分液,重結晶等基本有機操作的基礎上,注重增加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如將茶葉中提取咖啡因與阿司匹林和咖啡因的薄層色譜實驗綜合在一起完成8學時的綜合實驗,同學們用自己制備出的咖啡因進行薄層分析,激發(fā)出同學們科研實驗熱情。比如將有機物性質的實驗改為鑒定未知物的設計性實驗,要求學生在課前自行設計方案,課上討論并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寫出實驗報告。這無疑提高了學生的科研設計能力。
4.增加大型儀器的使用。將大型儀器引入到實驗中,鍛煉學生運用現(xiàn)代儀器進行實驗研究的能力。如在熔點測定時除了學會用毛細管法測定熔點外,還讓同學們掌握顯微熔點測定儀的使用,在阿司匹林的制備實驗中合成出產品后,應用大型儀器紅外光譜測定儀對其進行表征。通過上述實驗,學生既學會了基本操作,也學會了對合成產品的分析和初步表征,為他們將來進入科研領域打下基礎,綜合實驗能力得到提高,順應了時代發(fā)展和教育改革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
三、改革教學方法
1.實驗預習。實驗前要求學生預習實驗,將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和實驗過程寫在實驗報告上,教師在上課前檢查,并且在講解實驗課時將相關的實驗原理、實驗操作及注意事項等問題隨機提問學生,以此來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通過提問大大增強學生的實驗預習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模式。如緩沖溶液的配制和醋酸離解常數(shù)的測定,在這個實驗中配制醫(yī)學上常用的pH值等于7.4的PBS緩沖溶液,我們啟發(fā)學生根據(jù)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自己計算磷酸氫二鈉和磷酸二氫鉀的量,然后配制緩沖溶液,試驗緩沖溶液的性質,通過這個實驗鍛煉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利用現(xiàn)代化實驗教學手段。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輔助教學成為高校教學中的重要手段,我們利用 CAI制作了各種實驗儀器的使用視頻和動畫等課件,生動地向學生講解儀器的使用原理、操作方法,展示儀器的組裝過程等。結果表明多媒體課件的應用使基礎和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更加形象化系統(tǒng)化,極大調動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實驗教學質量。
四、改革報告形式
為了培養(yǎng)學生從事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興趣,我們改變傳統(tǒng)的報告形式,要求學生按科研小論文的形式書寫實驗報告,包括前言、實驗原理、實驗過程、結果和討論等,討論部分要根據(jù)實驗結果進行歸納、分析和總結,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釋實驗結果,若結果與預期的不符,不應改動實驗結果,應分析失敗的原因,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實驗中真正學到知識,使他們的綜合能力有所提高。所以教師在審批報告時不能只看學生的結果正確與否,還應看書寫報告的認真程度和水平。
五、改革實驗考核方法
以往的化學實驗評價,過分強調結果性評價,忽視過程性評價,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具體表現(xiàn)的評價重視不夠,考核的成績主要來自于實驗報告的好壞,沒有形成一套科學合理的實驗成績評價體系,因此成績評定的公正性也得不到應有的體現(xiàn),這樣就造成了學生重視實驗報告,忽視實際操作技能的訓練與掌握。近年來我們在化學實驗的成績評定的方法和量化標準的科學性方面不斷探索。實驗考核為了全面反映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獨立進行實驗的能力,實驗考核貫穿整個實驗過程中,分為平時評價(權重0.3),實驗報告評價(權重0.3)和期末實驗操作評價(權重0.3)相結合。平時評價注重試劑取用、儀器操作、觀察記錄、結果分析、清潔衛(wèi)生、合作精神、實驗態(tài)度和考勤紀律等八個部分。實驗報告評價時教師注重以下幾方面:相關資料查找是否豐富,實驗原理敘述是否詳盡,實驗步驟是否合理,實驗數(shù)據(jù)是否正確和真實,實驗裝置圖繪制是否優(yōu)美,實驗思考題回答是否正確,實驗報告撰寫是否工整等。期末實驗操作評價步驟如下:首先,教師把每個實驗分解出若干個題目,每個題都包括實驗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然后把這些題編號,學生抽簽進行單獨操作,做完之后監(jiān)考教師再提出幾個問題,進一步考察學生對實驗的掌握程度,最后給出實驗操作成績。這個標準制定出以后,學生對實驗的重視程度、實驗操作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總之,基礎化學和有機化學實驗教學的任務不僅是使學生獲得知識和正確掌握基本的實驗技能,而且還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科學素養(yǎng)等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在教學實踐中優(yōu)化實驗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完善考核實驗方法等方面的探索,學生實驗積極性提高,對搞科研也有了一定的興趣,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馬志廣,劉磊,李志林,翟永清,李立軍.基礎化學實驗考核體系的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03):9-11.
[2]王仁國,趙茂俊,張云松.基礎化學實驗改革的反思[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08):132-135.
[3]高明慧.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分析實驗室,2007,(sl):245-247.
[4]鄭春滿,韓喻,謝凱.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1,(01) :98-100.
[5]蔣疆,孔德賢,李清祿.基礎化學實驗課程考核評價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5,(11) :235-238.
[6]胡圣揚,李愛華.基礎化學實驗考核評價體系構建初探[J].廣州化工,2016,(21):194-1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