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曉英??
摘要: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只有形成自覺的自學意識,才能更好地學習課文,才能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創(chuàng)新答案,更能在學習過程中做到學以致用。為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多種角度出發(f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本文以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提升自學能力這一角度進行研究,希望能給在一線的教師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初中語文;自學能力;多角度
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習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也才能讓學生在不斷的自學過程中更好地對課文進行認識,也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然而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先天性的,教師必須采取措施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能力。
一、 從趣味問題中培養(yǎng)自學興趣
首先要想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習慣,教師必須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就是這個道理。那么要想讓學生更好地形成學習的興趣,教師必須給學生提出一些有趣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對趣味問題的解答欲望去自我學習,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講授課文《社戲》(蘇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時,教師給學生提出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大家都知道舊社會的人生活是非常苦的,沒有高樓大廈、沒有手機電話、沒有任何電子娛樂設備。農(nóng)村就更不用說了,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但就有這么一個小男孩,自己家在城里住,卻特別喜歡到家鄉(xiāng)的鄉(xiāng)下去玩,他甚至把那里稱為一個‘樂土,大家猜猜這是為什么?”教師給大家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趣味的問題,學生們都感到非常奇怪,有的學生想:“我去過農(nóng)村,那里確實不怎么好玩,到處都是泥土地?!?/p>
有的學生想:“也許他會自己尋找生活中的樂趣吧。但農(nóng)村中有什么呢?難道是和各種小動物們玩嗎?”教師見大家都產(chǎn)生了疑惑,于是說道:“大家想知道問題的答案嗎?請自己閱讀課文《社戲》,相信大家看完后會找到答案的?!?/p>
教師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對課文的閱讀欲望更強了。
二、 在小組合作中提升自學效率
小組合作也是提高學生自學效果的一個很好的方式,俗話說“獨木成舟”,一個學生自己學習可能會產(chǎn)生偷懶的現(xiàn)象,然而當多個學生一起學習的時候,學生與學生之間就會形成一種相互督促、相互陪伴、相互激勵的局面,帶著這種局面進行自學,學生的自學效率會更高,而且還能起到互相幫助的作用。
比如在講授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蘇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時,教師給學生安排了這樣一個自學的任務,教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采用小組合作自學的方式進行學習,我會給大家提幾個目標,哪個小組先完成目標哪個小組就獲勝,我會有物質(zhì)獎勵?!睂W生們一聽教師這么說,各個
摩拳擦掌,教師:“第一個問題,文章講了什么內(nèi)容?第二個問題,為什么要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第三個問題,文章應該分為幾部分內(nèi)容,每部分內(nèi)容的段落大意是什么?最后一個問題,文章有哪些生字,你能否書寫正確?”教師提出的這幾個問題針對性都是不一樣的,最后一個問題是基礎問題,第一到第三個問題都是連續(xù)性比較強的問題,小組學生只有在合作的前提下才能更快地回答這些問題。經(jīng)過學習,B組同學在互相幫助互相協(xié)作的前提下獲得最后的勝利。
從案例中可以看出,當教師帶領學生參與小組合作活動后,大家團結在一起的自學效率是更高的。
三、 以生活情境中提升自學欲望
“文學源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這句話說明文學與生活之間的緊密關系。語文作為一門讓學生充分感受中西方文學的學科,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通過文學的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觀和價值觀,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努力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生活中的情境,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進行學習,學生的自學欲望會更加強烈。
比如在講授課文《濟南的冬天》(蘇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時,教師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情境,教師首先給學生播放了一組照片,畫面中白皚皚的一片,很明顯就是在下雪,隨后教師說道:“我最喜歡下雪了,因為雪是純潔的,雪是干凈的,下雪了我們可以進行各種雪天的體育互動,比如堆雪人、打雪仗,相信這些活動大家都參與過吧。”學生:“是的?!苯處煟骸罢l能給大家說一下自己下雪天都會干什么?
有沒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呢?”學生們紛紛講了自己心目中雪天的情境。有的說自己夢想有一天能夠住在雪屋子里,有的說希望能夠打一場雪仗,有的說希望能在雪中散步,大家腦海中已經(jīng)形成了很好的一個生活情境——下雪天的我。教師見時機成熟,說道:“既然大家這么喜歡雪,相信大家很喜歡冬天嘍,請大家自學一下《濟南的冬天》,看看濟南的冬天與我們這邊的冬天有什么不同之處。”
從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師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帶到課堂上,創(chuàng)設了情境后學生對課文的閱讀欲望變得更強烈了。
總之,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僅僅憑借教師督促是不夠的,教師應該做的是積極引導學生、鼓勵學生、給學生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讓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進行語文的自我學習。這樣即使教師不再督促學生,時間長了學生也能形成良好的自我學習能力,為此我們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從多種角度出發(fā),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我學習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周代蘭.淺談初中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12):93.
[2]余炎權.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J].語文教學通訊,2013,(02):36-37.
作者簡介:倪曉英,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劍湖實驗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