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俊貞??
摘要:家校溝通是聯(lián)系家長和教師之間的重要橋梁,而在家校溝通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不理解、不信任,從而阻礙了孩子更好更有利的發(fā)展。本文通過教師對一位家長溝通交流前后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過程的記錄,旨在將自己對于如何進行家校溝通過程的切身體會和看法展現(xiàn)出來,以期得到拋磚引玉的目的。
關(guān)鍵詞:家校溝通;信任;堅持
家長對老師的理解與信任是家校溝通成功的基石,而讓家長體會到老師對孩子真誠的關(guān)心與幫助又是家長信任老師的基礎。對于部分“難搞定”的家長,如何讓他們看到老師真誠的用心呢?下面是我近一年與一位家長打交道的親身經(jīng)歷:
一、 初期交流,道阻且長
剛開學不久,查寢時就發(fā)現(xiàn)汪這孩子喜歡罵臟話,也經(jīng)常在教室講臟話,內(nèi)容低俗,對此班上同學意見較大。與其交流后,沒有什么改觀,于是想從家長方面了解一些情況。
但出人意料的是,當與他媽媽談到孩子愛講臟話時,對方“自信”而又不容置疑地說:“我的兒子不會講臟話,我自己的兒子我特別了解?!蔽艺驹诤⒆拥慕嵌?,分析了這樣的習慣可能會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對方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
緊接著發(fā)生了一件事,記得那天下午,6點10分左右,剛想下班,一群娃娃就擁進辦公室說:汪在哭,好像是被生活老師打了。具體情況,一群孩子也沒說清楚。我立即找到汪了解情況,誰知家長心急火燎轉(zhuǎn)眼就到了學校,情緒有些失控。究竟事情的經(jīng)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其實大家都不清楚,家長相信的是孩子在電話里與他們講的——自己被生活老師又打又踢。理由是:汪從不對他們說謊,現(xiàn)在人多,孩子害怕,不一定會說出實情。最后,家長與孩子交談后,決定:“我們沖著你選的這個班”,顧忌到孩子的想法,這件事糾纏下去,怕影響到孩子在老師心中的形象,所以就此息事寧人——我承這樣的“情”,感激家長“給予”的“面子”。
第二天,經(jīng)過多方面的調(diào)查,了解了事情經(jīng)過:生活老師為了組織吃飯時的秩序,會過兩分鐘左右放一部分人進去打飯,正好排到汪那里時,他就被攔在了外面,就這樣極其平常的事,汪就接受不了,好像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打擊。汪就多次的用“打響指”的方式朝生活老師發(fā)泄自己的不滿。汪反復的挑釁,激怒了年長的生活老師,生活老師就氣憤地比劃了一下,汪就極度受不了。從這件事中,我意識到了孩子性格中存在的問題。
本著對孩子未來負責的角度,鼓起勇氣,再次與家長做了交流:排隊打飯是一件普通的小事,生活老師也沒有針對誰,對誰不公,而孩子卻覺得受了極大的委屈,自尊心受了傷害,朝別人發(fā)泄,就性格中存在的問題望家長及時引起重視,疏導孩子的情緒,避免出現(xiàn)大的問題。家長不理解,卻認為這次通話是為了維護自己學校老師的利益,強調(diào)說不再追究此事。對此,我對汪這孩子的性格很是擔憂。
二、 堅持不懈,終見希望
大半學期過去了,一次語文課上,我看見汪與同桌上課姿態(tài)極不自然,他同桌只坐了半張凳子。于是我走到他們旁邊,恰巧看到他們在課桌下傳東西,我就請他們倆人起來回答問題,凳子上就出現(xiàn)了垃圾零食。學前教育時,班規(guī)十分明確,不能帶零食到學校,更不能帶進教室,更何況是上課吃呢?
我問:“汪,你們在吃東西?”汪瞬間氣憤地把文件夾一甩,扔在門口,并走上去用腳狠狠地踩文件夾,然后跑出了教室門。我被孩子這樣的舉動驚呆了,嚇壞了——還好及時反應過來,追了出去,把汪找了回來。
待汪情緒緩和后,我小心地與他交談。問他情緒為何這么激動,他說:自己并沒有吃東西,是同桌在吃,老師冤枉了他。
我意識到孩子的性格問題不能再忽視了,于是,又一次撥通了家長的電話,把事情的經(jīng)過詳細地告知家長,并本著關(guān)心、幫助孩子的角度,與家長真誠地交流。家長終于改口說:小孩的性格是有些急躁,在家一定會引起重視。
第二學期,一次看見汪的同桌情緒十分激動,問其原因,他說:上英語課,汪一直在講話,老師問他汪在做什么,他就實話實說了。就因為這事,下一節(jié)課正好是體育課,趁同學們不在教室,汪把他放在凳子上的外套校服,拿到操場去當拖布拖地。
汪一口否認了這件事。很快就有孩子追在我后面說自己親眼看到汪拿了件校服在操場掃地。過了一會兒汪跑來跟我說,他是走讀生,可以拿回家去幫同桌洗,我并沒有拆穿汪,肯定了他珍惜同學這份情誼。
第二天,我想知道孩子回家是怎樣與家長交流的,當我打電話與他家長問及校服的事時,他媽媽很沒好氣地說:我都跟他洗干凈了的嘛。一聽就知道家長不知道事情的經(jīng)過。我講明事情的經(jīng)過時,家長立即變了口氣,說:十分抱歉,真的很不好意思,跟你添麻煩了,回家一定好好給孩子說。
三、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一學年過去了,與這位家長的交流顯得漫長而又具挑戰(zhàn)性:從一開始得不到家長一丁點的信任,到家長會站在老師的角度,直面自己孩子的問題。我一方面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孩子的自尊,正面引導,另一方面竭力讓家長感受到我對孩子真心的關(guān)愛,爭取家長的配合,現(xiàn)在孩子有了較大變化:
從班委到同學再到室友,汪都得到了極大的肯定,從大家都不搭理他到現(xiàn)在有了自己的朋友。汪從對同學、班級極度冷漠,到現(xiàn)在為同學、班級主動做事,這在之前是絕不可能的事。
當家長看到孩子的變化,家校溝通自然不難,現(xiàn)在再與家長交流時,家長都會說“我們家長一定配合老師”,并且真誠感謝老師能與他們交流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
經(jīng)過諸多事情,盡管從一開始,家長的情緒是與教師抵觸的:家長選擇只相信孩子,對老師沒有半點兒信任,盡管多次嘗試,都沒有明顯的效果。對于這樣態(tài)度的家長,我堅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箴言,以心換心,用自己的真誠與耐心,來贏得家長的配合:家校溝通過程中,需要教師面對繁雜的事物、甚而有些蠻橫的家長有極大的耐心,確信大家的目的都是在促進孩子的發(fā)展,不能因一時被誤解,家長的不配合而氣餒、放棄,用不懈的努力來贏得家長的信任與理解;面對那些令人失望,屢次勸導都無用的學生,我從未放棄過對他們的任何努力,哪怕他們只有一丁點的進步,都是對我努力的肯定。
作者簡介:
龔俊貞,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十五中小教育集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