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洋,張啟知,凌建華,李汝林,武 亮,王華國
(四川省資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1.胸心外科;2.檢驗科 641300)
肺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類型,隨著大氣污染和吸煙人群的增多,近年來肺癌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治療效果相對較差[1-2]。肺癌可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NSCLC細胞生長分裂較慢,擴散轉移相對較晚,約占肺癌患者的80%,包括鱗狀細胞癌、腺癌、大細胞癌等[3-4]。檢測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是臨床常用的快速、簡便的檢測方法[5-6]。本研究對患者血清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和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進行檢測,旨在探討NSCLC患者血清CYfra21-1、CEA和NSE手術前后的水平變化及其意義,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NSCLC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NSCLC的相關診斷標準[7],經(jīng)臨床、影像學和術后病理檢查確診,符合手術指征且行手術切除,未合并其他惡性腫瘤或影響腫瘤標志物水平的疾病。排除不符合手術指征患者和存在手術禁忌證患者,術前行放療或化療患者,合并其他惡性腫瘤或影響腫瘤標志物水平的疾病,術后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患者,圍術期大量輸血患者。NSCLC患者中男61例,女35例;年齡36~68歲,平均(50.67±5.68)歲;體質量指數(shù)(23.47±3.41)kg/m2;病理類型:鱗癌34例,腺癌44例,大細胞癌18例;臨床分期:Ⅰ~Ⅱ期45例,Ⅲ~Ⅳ期51例。本研究的全部研究方案已經(jīng)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并經(jīng)患者和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 NSCLC患者采用插管全身麻醉,單肺通氣,患者90°側臥位。胸腔鏡套管位于腋中線第7~8肋,肩胛下角線第8~9肋間近腋后線處1.5 cm輔助操作切口,第4肋腋前線行4 cm操作小切孔。在全胸腔鏡下行肺葉切除術和系統(tǒng)性淋巴結清掃。
1.2.2觀察指標 采集健康體檢者3 mL靜脈血,NSCLC患者術前1 d和術后5 d采集3 mL靜脈血,自凝后3 000×g離心10 min,取上層血清,-20 ℃冰箱內(nèi)保存?zhèn)溆?。采用酶?lián)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血清CYfra21-1、CEA和NSE水平,試劑盒均購于南京建成生物科技公司,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按試劑說明書判斷標志物陽性:CYfra21-1>3.20 μg/L;CEA>5.00 μg/L;NSE>17.00 μg/L[8]。
2.1患者手術前后CYfra21-1、CEA和NSE水平比較 患者的CYfra21-1、CEA和NSE水平在手術后均明顯低于手術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將所有患者按照病理類型和分期進行各個亞組之間手術前后的CYfra21-1、CEA和NSE水平比較,結果顯示,3種細胞因子出現(xiàn)了同樣的變化趨勢,均為手術后低于手術前,手術前后數(shù)據(jù)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4。
表1 患者在手術前后CYfra21-1、CEA和NSE 水平比較
2.2患者在手術前后CYfra21-1、CEA和NSE陽性表達比較 患者術后CYfra21-1、CEA和NSE的陽性表達率明顯低于術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將所有患者按照病理類型和分期進行各個亞組之間手術前后的CYfra21-1、CEA和NSE陽性表達率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均為手術后低于手術前,手術前后數(shù)據(jù)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5~8。
表2 患者不同病理類型及不同分期的亞組在手術前后 CYfra21-1水平比較
表3 患者的不同病理類型及不同分期的亞組在手術前后CEA水平比較
表4 患者的不同病理類型及不同分期的亞組在手術前后NSE水平比較
表5 患者在手術前后CYfra21-1、CEA和NSE陽性表達比較[n(%)]
表6 患者的不同病理類型及不同分期的亞組在手術前后 CYfra21-1陽性表達比較[n(%)]
表7 患者的不同病理類型及不同分期的亞組在手術前后 CEA陽性表達比較[n(%)]
表8 患者的不同病理類型及不同分期的亞組在手術前后 NSE陽性表達比較[n(%)]
肺癌的惡性程度較高,發(fā)病早期癥狀不典型,多數(shù)患者就診時已處于晚期,錯過最佳治療時機,預后較差[8]。NSCLC是肺癌常見類型,早期難以發(fā)現(xiàn),確診后錯過了根治性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機。早期診斷和治療是降低NSCLC患者病死率和提高生命質量的關鍵,因此,尋找特異性腫瘤標志物對于NSCLC的診療具有重要意義[9]。腫瘤標志物是癌變發(fā)生和增殖中腫瘤細胞產(chǎn)生并釋放到組織的成分,以抗原、酶或代謝產(chǎn)物形式存在于患者體液內(nèi),可反映患者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狀態(tài)的一類物質[10-11]。本研究通過檢測血清CYfra21-1、CEA和NSE手術前后的水平變化,旨在探討這3項指標在NSCLC手術前后水平的變化及意義。
CYfra21-1是形成上皮細胞的結構蛋白,是由Ⅰ類和Ⅱ類角蛋白組成的異聚合體,是相對分子質量約為40×103的Ⅰ類酸性角蛋白,在角蛋白家族中屬于最小蛋白,一般來說分布位置為鱗狀上皮組織或者正常層狀組織表面。如果正常的鱗狀上皮組織或者正常層狀組織出現(xiàn)惡性的病變,那么大量CYfra21-1將會被激活的蛋白酶所降解,而降解的角蛋白片段會被釋放到血液中,這些片段可以和單克隆抗體進行特異性結合,所以NSCLC患者血清內(nèi)CYfra21-1呈高表達狀態(tài)[12-14]。CEA是廣譜腫瘤標志物,廣泛存在于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和正常胚胎消化管組織中,是具有人類胚胎特性決定簇的酸性糖蛋白。腫瘤細胞的基因調控受到損傷和胚胎細胞基因調節(jié)失調的情況下,都可以刺激身體產(chǎn)生大量CEA,一般認為CEA水平可以反映出大腸癌、乳腺癌和肺癌多種腫瘤的存在信息,所以在臨床上該特異性腫瘤標志物對病情發(fā)展、監(jiān)測和預后估計具有重要的意義[8,15]。NSE廣泛存在于神經(jīng)元和神經(jīng)細胞內(nèi),屬于糖酵解酶。在神經(jīng)元和神經(jīng)細胞破裂的情況下,人體血清內(nèi)的NSE水平會出現(xiàn)突然升高,并且該因子與體內(nèi)的腫瘤發(fā)生密切相關,在近些年已成為臨床上常用的腫瘤標志物[16-18]。
至今為止仍然公認對肺癌進行手術治療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通過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如果將入組的患者作為一個整體,那么患者的血清中CYfra21-1、CEA和NSE水平在手術后均明顯低于手術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在整體水平上對于肺癌原發(fā)病灶的清除,可以使患者體內(nèi)YFRA21-1、CEA和NSE水平出現(xiàn)明顯降低。在本研究中,將肺癌患者分成了若干個亞組,分別以肺癌的病理類型和癌癥的分期針對手術前后血清中YFRA21-1、CEA和NSE的水平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這3種細胞因子的表達水平和陽性表達率無論在手術前還是手術后,在不同的病理類型和不同的分期亞組中,數(shù)據(jù)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從此結果看,這3種細胞因子的水平變化與患者的病理類型和癌癥分期無關,而且在亞組水平上,各個細胞因子出現(xiàn)了與整體水平同樣的趨勢,即在手術后均出現(xiàn)了明顯降低。以上結果說明檢測血清CYfra21-1、CEA和NSE水平有助于對NSCLC的診斷及病情監(jiān)測。利用胸腔鏡行切除術治療NSCLC,有效、迅速地清除病灶,降低患者血清CYfra21-1、CEA和NSE表達水平和陽性率。但是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不足,納入的病例數(shù)量比較少,所得出的結論可能具有一定的偏差,希望將來有機會可以進行更加嚴密的臨床試驗,對本研究的結果進行深入探討。
綜上所述,血清CYfra21-1、CEA和NSE水平可評估NSCLC手術療效,監(jiān)測患者病情,判斷預后,對于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ZHANG Z H,HAN Y W,LIANG H,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serum CYFRA21-1 and CEA for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Cancer Med,2015,4(11):1633-1638.
[2]魏晟瀟,廖長征,賴秀花,等.血清糖類抗原125和癌胚抗原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診斷價值[J].醫(yī)學綜述,2015,21(6):1094-1095.
[3]俞鵬翼,王中林,張曉膺,等.活化白細胞黏附分子,癌胚抗原相關細胞黏附分子在非小細胞肺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對預后影響[J].臨床薈萃,2015,30(8):870-874.
[4]楊福利,王繼松,牟坤,等.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與血清癌胚抗原和糖類抗原檢測的關系[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6,19(2):132-134.
[5]ZHOU C,CHEN Z,DONG J,et al.Combination of serum miRNAs with Cyfra21-1 for the diagnosi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Cancer Lett,2015,367(2):138-146.
[6]鄧紅春,章永忠.化療前后肺癌患者癌胚抗原,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的表達與化療效果的關系分析[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5,22(12):1271-1274.
[7]LIU G L,LIU X,LV X B,et al.miR-148b functions as a tumor suppressor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by targeting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J].Int J Clin Exp Med,2014,7(8):1990-1999.
[8]徐廣文,馬冬春.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清CA21-1、CEA、NSE手術前后表達水平變化及意義[J].安徽醫(yī)藥,2013,17(3):415-416.
[9]金波,張巖巍,張雪艷,等.外周血癌胚抗原水平與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EGFR-TKI療效的相關性[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4,94(30):2327-2331.
[10]潘潔,畢怡,任玉欣,等.血清細胞角蛋白19片段、腫瘤相關糖鏈抗原、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聯(lián)合檢測診斷非小細胞肺癌的價值[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24(12):1340-1341.
[11]SZTURMOWICZ M,RUDZINSKI P,KACPRZAK A,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serum C-reactive protein(CRP)and cytokeratin 19 fragments(Cyfra 21-1)but not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in surgically treated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Pneumonol Alergol Pol,2014,82(5):422-429.
[12]邵豐,張曉膺.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術后細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與預后的關系[J].江蘇醫(yī)藥,2014,40(4):425-427.
[13]JUNG M,KIM S H,LEE Y J,et al.Prognostic and predictive value of CEA and CYFRA 21-1 levels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gefitinib or erlotinib[J].Exp Ther Med,2011,2(4):685-693.
[14]劉志強,王湘毅,孫曉革,等.血清細胞角蛋白19片段、腫瘤相關糖鏈抗原、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在不同肺癌類型中的表達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8):104-105.
[15]TANG D F,WANG M Z,SUI A H,et al.Prospective validation of quantitative NSE mRNA in pleural fluid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J].Medical Oncology,2013,30(4):699-703.
[16]魯?shù)?,萬彥彬,賴馨,等.血清 CEA、NSE、CYFRA21-1水平與非小細胞肺癌病理分期的相關性[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6,20(6):912-914.
[17]裴峰,宋立彪,宋瑛,等.血清CYFRA21-1、NSE和CEA對非小細胞肺癌輔助診斷的價值分析[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5,21(4):530-533.
[18]李佳霖.血清NSE、proGRP在小細胞肺癌患者診斷和復發(fā)的價值[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