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穎
【摘 要】數學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的基礎性學科,包含著大量的抽象性理論知識和運算公式以及數學計算習題,對學生的數學思維構建能力和想象模型能力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小學數學的學習對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受到年齡階段和性格因素的影響,小學生很難一直在數學課堂學習過程中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加之數學知識的邏輯性和抽象性較強,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十分不理想。因此,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課堂學習主體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獨立思考能力;培養(yǎng)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3-0286-02
引言
伴隨著我國新課改不斷的貫徹和執(zhí)行,素質教育的觀念不斷的深入人心,社會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重視的程度越來越高,自從新課改頒布執(zhí)行以來,老師的教學觀念不斷的得到改進,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把老師作為主體的現狀,轉而學生成為了課堂教學的主體環(huán)節(jié),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與時俱進,加大對與學生思考能力的鍛煉和培養(yǎng),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小學數學這門學科的教學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筆者結合自身的實踐教學經驗,就如何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進行探究。
一、培養(yǎng)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意義重大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成為一項重要的數學教育目標,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是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學生一生中應用最廣泛的能力之一。小學數學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培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是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關鍵。教學中不僅要指導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還要注重對學生智力的開發(fā)和思維能力的提高,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獨立思考能力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意義重大。
二、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存在的缺陷
1.缺乏對小學生主動思考能力的引導。
老師在進行授課的時候,如果想要培養(yǎng)學生動力思考的能力,就要采取正確的辦法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但是現如今,許多學校在進行小學數學的授課的時候,都是老師在講臺上進行滔滔不絕的宣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學生僅僅處于被動吸收的位置[1],此外,老師的授課模式和題目也是程序化的,體現不出創(chuàng)新的思想,此外,學生在寫課后作業(yè)的時候,也是按照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進行練習,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必要的獨立思考,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缺失。
2.缺乏被動型獨立思考能力的教學內容。
由于現代教學的功利性還是十分的明顯,老師對學生進行授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應付考試,應試教育的觀念嚴重的影響著老師和學生的思維,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起到了嚴重的阻礙作用[2]。數學教學片面注重教學比分和結果,大部分老師都是通過大量的練習,以加強學生的布局在課堂的知識。重學生課業(yè)負擔,使得個體缺乏的時間,這使得被壓抑了很久的學生們通過自己的思維能力的存在,甚至有些學生數學獨立思考產生了厭倦,缺乏獨立思考空間。
三、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1.轉變教學思維,提升教學實效性。
要想保障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教師首先應該摒棄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教學思想,將教學主體的地位還給小學生,讓小學生成為數學教學活動的主人,以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才能夠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自主精神。在對小學數學進行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以小學階段的思考特點以及學習要求為起點,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設計數學課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重視學生的自主思想。具體來講比如在小學數學的課前引導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引入,比例如動畫以及游戲等,在講解雞兔同籠的問題中,教師課題通過多媒體對雞兔同籠的原理進行動畫展示,幫助小學生更加直觀的增強對于這種問題的認識以及理解,將邏輯性將強的數學原理制作成動畫來加深學生的印象,推動學生對這種原理的轉化,學生通過動畫展示來引起興趣主動的進行思考以及分析。相比于數學教師的講解,直觀的教學方式更加能夠使學生形成圖像化思維的特點。
2.聯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數學是一門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科,其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當前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教師要加強數學與學生日常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將數學教學生活化,簡單化,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形象、具體,從而使學生在熟悉的氛圍中,輕松的學習數學知識,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生活中的各種長方形物體和正方形物體,并讓學生進行大膽的發(fā)言,說一說自己還知道哪些長方形和正方形,它們有沒有什么特征。這樣學生經過思考,能簡單的總結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有效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3.積極拓展數學課堂外問題的思考。
小學數學的知識看似抽象、枯燥,但實際上都源于生活,更與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小學生正處于開始有意識探索的階段,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緊緊抓住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在數學教學中融入生活原素,并啟發(fā)小學生對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進行獨立思考,讓小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用處和樂趣,從而提高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的利用數學知識進行實際生活問題的思考,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種方式對于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提高,是十分有效的,應當在教學中應用。此外,還要積極地利用新媒體等手段為教學增添樂趣[4],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地組織課下討論和課外活動,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改進教學的方法是多樣的,需要教師結合小學生的特點,與教學內容相結合進行探索。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養(yǎng)成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需要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更新數學教學方法,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創(chuàng)建具體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數學成績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黃朝暉.小學數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養(yǎng)成分析[J].新課程(中),2017(03):185-186.
[2]徐明水.小學數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養(yǎng)成分析[J].吉林教育,2017(10):98-99.
[3]高麗麗.小學數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養(yǎng)成分析[J].祖國,2017(05):239-240.
[4]陳修戶,陳娜.小學數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7(08):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