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紅
摘 要: 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發(fā)育的高峰期,有著活躍的思維和健壯的體魄,是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數學這門學科要求嚴謹的態(tài)度及細致的邏輯思維,培養(yǎng)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有效提高中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本文基于初中數學教學,為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 初中數學 獨立思考能力 培養(yǎng)策略
初中數學教師教授課程時,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詳細的思考分析[1]。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以平等的交流方式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使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學會對知識的歸納總結及反思延伸。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
(一)對于獨立思考能力培養(yǎng)的本質缺乏了解
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依然使用傳統教學方式進行授課,教師高站于講臺之上不停地講解考點,學生在下面渾渾噩噩地聽著。整個課堂死氣沉沉,缺乏師生互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被動吸收知識,無法經過獨立思考獲得答案。
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認識到了缺陷性,在課堂上留出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但是這些獨立思考時間并沒有真正落實到學生之中,很多學生趁此機會打著獨自思考的旗號,做與課程無關的事情。
造成這些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教師無法正確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以致不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二)獨立思考能力缺失
為保障學生在中學期間獨立思考能力獲得有效發(fā)展,許多學生依賴于教學,無法獨立思考。與此同時,在我國長久以來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下,一些老師為保障學生學習成績,將教學注意力放在考試重點上,不關注學生是否進行了獨立思考,使學生的日常學習枯燥而單一,無法有效獲得教學知識,更喪失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機會,不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及獨立思考能力養(yǎng)成。
二、關于有效提高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建議
(一)加強師生溝通
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處于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使師生關系有著巨大隔閡。為培養(yǎng)中學生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獨立思考的習慣,教師應該轉變傳統教學理念,教授課程內容時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積極針對課堂中所出現的問題思考探討,并及時與教師交流[2]。良好的師生溝通使學生不再懼怕教師,敢于對教師的教學內容進行質疑,不再盲目跟隨教師思想,喪失獨立思考能力,如教授人教版初中數學“相反數”這一課程時,教師借助數軸幫助學生了解相反數的概念及位置關系,并教導學生對一個數求出它的相反數。在學生學習基礎內容后,教師主動溝通,對學生進行引導性提問,一個數總比它的相反數大是否正確?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后將答案告訴教師,教師歸納總結學生的思考結果,確定該說法不正確并舉例0的相反數還是0,使學生肯定自己獨立思考的結果,從而更有興趣繼續(xù)獨立思考。
(二)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
初中生接觸最多的便是教師,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無法離開教師的引導。因此,教師教學時應提前做好課堂環(huán)節(jié)設計,在課程教授過程中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而不是采用盲目的問題使學生盲目思考。如教授人教版初中數學“分式方程”時,教師首先學習課標任務,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并可將其簡化為一元一次方程。首先,教師根據書本中思考部分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從而解決分式方程的解法問題。接著,根據課本提出為什么分式方程在去分母后獲得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而有些分式方程去分母后得到的解就不是原方程的解?學生根據這個問題結合課中所做的練習題獨立思考,分析發(fā)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并在教師帶領下歸納出增根的檢驗方法。
這種教學方式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整個教學過程由學生主導進行,使學生對教師的引導問題積極思考,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這種習慣的養(yǎng)成有助于學生在未來學習更高等數學過程中建立嚴密的邏輯思維。
(三)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的熱情
因初中生面臨嚴峻的中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抓緊時間講解考點知識,不會浪費時間在學生獨立思考方面,使學生對枯燥乏味的教學產生抵觸情緒。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會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主動思考問題。為此,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為課程內容增強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主動獨立思考,提高學生思維能力[3]。在教學內容上,教師多采用一些實際實驗問題的教學案例,給予學生充分思考空間,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后與周圍同學交流,不同學生之間的獨立思考成果產生激烈的碰撞,產生新的觀念及解題技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如教授人教版初中數學“多邊形內角和”時,教師先以三角形內角和及正方形、長方形的內角和引入任意四邊形內角和的計算。接著進行學生分組,要求學生獨立探究四邊形內角和,探究完成后在小組中交流,得出結果并匯報給教師,教師再對正確的結果進行歸納總結。最后,使用多媒體設備展示多邊形,要求學生根據四邊形內角和結果進行多邊形內角和的推導,在學生獨立思考后,做出推導結果并匯報給教師,教師選取正確的思考結果并歸納得出n邊形內角和等于180°×(n-2)。
教師以課標內容設立問題主線,引導學生順著問題獨立思考并解決問題,在這個不斷思考、不斷解決的過程中學習課標知識,這種方式能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促進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
三、結語
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任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太過焦急。應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根據不同學生采用不同方式循循善誘,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使學生無論在學習中還是生活中都能獨立思考問題尋找最佳解決辦法。
參考文獻:
[1]丁保華.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學習(下),2013,09:106-107.
[2]張庭鋒.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6,04:40.
[3]戴曉燕.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