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晶
【摘 要】閱讀是其語言運用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我們?nèi)粘I钪袕V泛使用的一項語言技能。閱讀是對材料信息的汲取,然后轉(zhuǎn)化為自己的東西,因此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小學生語文水平的切實提升顯得至關重要。老師在日常語文教學中應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尤其是小學高年級學生正處于奠定語文基礎的時機。結(jié)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歷,淺析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提升孩子們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能力;閱讀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3-0228-02
在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閱讀和理解能力普遍薄弱,怎樣提高小學高年級的閱讀能力已經(jīng)成為很多學校教學的重要任務。
一、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弊端
如果想得到有效的解決方案,首先要找到學生或教師在閱讀學習或教學中存在的認識誤區(qū)。一方面,很多教師不明確教學目標,只是一味地讓學生閱讀,談自己的想法,并不能有效地指引學生思考,在學生遇到問題時仍然無從下手。教師常常忽略閱讀技巧方法的講解。另外,教師常常會費較長的時間去講解某篇文章中的一個特定題目,由于學生理解能力有限,解決某個題目花費時間較長,但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不得不將問題簡化或加快講解進度,這無疑會影響到學生的理解。另一方面,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式缺乏吸引性。對于小學生來說,本來面對乏味的長篇文章就是一種折磨,這就導致他們根本不會花心思和足夠的時間去理解文章,更別提學習樂趣了。在閱讀習慣方面。很多學生從小沒有閱讀意識,在閱讀過程中無法認真地去閱讀文章和思考問題,一些學生邊閱讀邊做小動作,這些就限制了小學生的閱讀速度和效果,當遇到閱讀題目的時候自然會出現(xiàn)做不完或做不對的結(jié)果。
二、提高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方式
1.運用多策并舉的方式提高學生樂趣。
要想將小學高年級的閱讀能力真正提高上去,首先要培養(yǎng)他們的正確閱讀習慣和學習樂趣。眾所周知,語文閱讀和其他科目教學不一樣,語文閱讀需要學生自己去體會作者的心情和意圖,加上閱讀的文章題材多種多樣,所以提高學生閱讀興趣需要從多方面下手。首先,在教師講課方面必須要詼諧幽默,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喜歡閱讀理解,喜歡聽語文教師講課,這是提高講課效率的第一步。另外,對于一些不愛閱讀的學生,可以適當?shù)亟o予嚴厲的教育,讓他們重視起閱讀題型。在教師方面,課前應該潛心研究文章的知識點,極力尋求簡單易懂的教課方式,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盡量能夠使學生和文章作者產(chǎn)生感情上的共鳴,這樣對學生理解文章有很多好處。例如,老舍《林?!芬晃母星樨S富,語言細膩,在很多句子中都隱含著作者對大興安嶺自然景觀的熱愛之情。教師在講解時需要給學生說明作者為什么要用如此細膩的詞語書寫文章,積極地引導學生去感受作者的情感。有時作為小學生,他們不一定能夠明白文章字句中包含的情感,這就需要教師將文中的語境進行分析,可以給學生舉個現(xiàn)實生活中的例子來解釋。比如說文中作者用“怎么了,你?”代替“你怎么了?”的表述方法,學生可能無法理解其中蘊含的情感,但是教師可以將此句放在現(xiàn)實生活中舉例,這樣學生就會容易明白。
2.避免盲目閱讀,教會學生閱讀方法。
新課改提出“學生應該做到自主學習,發(fā)展創(chuàng)新”,當然這一切都是在教師悉心培養(yǎng)教育下進行的。教師應該從小學低年級就重視閱讀教育,讓其打好閱讀基本功。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的時候不要籠統(tǒng)地告訴他們怎樣閱讀,比如說“抓住作者情感”“找出文章關鍵字”,因為告訴他們這些他們還是無從下手。因此盡量給出具體的學習方法,例如可以第一步先對文章初讀,提出問題,第二讓學生帶著提出來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去閱讀文章,進而找到答案,第三帶著感情閱讀,讓其“邊想象變閱讀”以此提高閱讀效率。
3.教師講授多種閱讀方法。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涵蓋了許多的方法,例如精讀法、泛讀法、誦讀法,俗話說得好,“熟能生巧”,閱讀文章更是如此。教師應該將這些閱讀方法都交給學生,并將各種方法針對的不同文章類型搞清楚,這樣學生可以針對不同文章來選擇閱讀方法,一旦學生應用自己學到的方法將閱讀題目做對,他們必將對閱讀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閱讀文章與已經(jīng)學過的文章作對比,這樣有利于學生理解新接觸的文章,比如學生已經(jīng)在課本上學習了魯迅《少年閏土》一文,已經(jīng)掌握了分析人物特點的能力,當他們在接觸到《頂碗少年》時就知道應該從何下手,怎么找人物特點,這樣就能很容易讀懂文章,同時也會增加閱讀興趣,形成良性循環(huán)。
4.增加閱讀量,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在閱讀練習中也講究“熟能生巧”,面對有限時間的閱讀任務,只有經(jīng)常練習增加課外拓展練習才能夠準確地掌握答題方法,在閱讀任務中才能夠有充分的時間去應對。另外,多閱讀課外讀物不僅能夠提高閱讀能力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例如包括《魯濱孫漂流記》在內(nèi)國內(nèi)外十大名著非常經(jīng)典,假如小學高年級學生養(yǎng)成了閱讀國內(nèi)外雜志的習慣,必將對文中主人公的經(jīng)歷和意志有所觸動,這樣學生就會將閱讀從一種負擔轉(zhuǎn)變?yōu)橐环N興趣。當學生閱讀了經(jīng)典名著《西游記》時,他們不用刻意去理解什么,其中的人物特點就會很明確,所以這也是一種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可以多去學校圖書館,充分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去閱讀,讓學生真正在學習中尋找樂趣。
總之,在國家大力實施課改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并讓其感受到閱讀的魅力,使其做到自主閱讀,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受益,同時也會減輕教師的教學任務。另外作為教師,我們應該認真負責地做好課前備課工作,以獨特有效的方式為學生講解閱讀中的難點,必要時應該舉例說明使學生能夠真正聽懂文章中要傳達的情感。另外教師可以將各種閱讀技巧教給學生,使其在面對不同題材文章時能夠有效地去應對。此外還要加強學生課外拓展閱讀,使其自身知識得到提升,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在新課標下需要一種新的教學策略,只有這樣才能改變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的機械灌輸,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成果事倍功半。
參考文獻
[1]朱米.如何培養(yǎng)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J].教育,2016(8).
[2]毛艷麗.淺析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