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錢國宏
“韭菜照春盤,菰白媚秋菜”。韭菜花就這樣以平凡的姿態(tài),一路伴隨著金黃的旋律,行進在秋天的味蕾里,將“其色慘淡,其氣凜冽,其意蕭條”的秋天調(diào)理得敦實厚重,芳香四溢,膾炙人口!
在東北,如果在餐桌上大魚大肉吃膩了,怎么辦呢?吃點韭菜花呀!粗茶淡飯少味道,怎么辦呢?吃點韭菜花呀!入秋后,許多人不同程度地患上了“秋燥”,怎么調(diào)理呢?吃點韭菜花呀!——別看韭菜花不是什么稀罕物,但有了它,秋天的胃口就調(diào)理得又香又爽!
韭菜是東北地區(qū)很普通的一種蔬菜,在農(nóng)村,哪家的菜園里都有它的身影。露天生長的韭菜有兩個時段身份是最高的:
一是“春韭”。春天的韭菜積蓄了一冬的營養(yǎng),又承受了煦暖的春陽,所以顏色艷麗,味道濃郁,營養(yǎng)豐富。菜農(nóng)特推崇“頭刀韭菜”——春天里第一次采割的韭菜,包餃子、烙盒子、攤雞蛋,無論怎樣吃都是爽心爽口的美味與享受。“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從古至今,人們都把春天里的頭茬韭菜奉為人間美味。
二是“秋韭”。秋天的韭菜葉可食,莖可食,花亦可食。西風(fēng)一吹,滿畦的韭菜便爭先恐后地挺出了白色花簇,狀如玉手托桃,放眼望去,畦中一片銀白,猶如下了一場紛紛揚揚的雪,“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畦萬莖梨花開”,趁著白色花簇欲開未開之時,將其采摘下來,洗凈,搗成花泥或碾成細末,然后用壇壇罐罐腌制成醬,這便是大名鼎鼎的“韭菜花”了。
韭菜花非秋天采摘不可,因為其它季節(jié)的韭菜并不出“花”。韭菜花是東北地區(qū)秋冬兩季吃得最普遍的佐料,做好的韭菜花,清香濃郁,脆嫩味美,甜咸適口,有助于生津開胃,增進食欲。耶律楚材曾說:“韭菜酷辣同蔥薤,芥屑差辛類桂姜”,把韭菜花擺到了一個特殊的位置。
在秋天,無論大人小孩,都喜歡“貼秋膘”“抓秋膘”,即使過了“立秋”,也有意在秋天里為身體積存些營養(yǎng),以應(yīng)付漫長冬季的到來,所以肉食是必不可少的。吃肉食時,韭菜花又是不可或缺的,不論吃哪類火鍋,都需要韭菜花來調(diào)味,涮羊肉、涮牛肉、涮豬肉乃至于燉狗肉,都需要韭菜花佐以下咽:不膩,不肥,望之生津,食之有味,飽后消化順暢,腸胃舒服。如果是吃“壇肉”“醬肉”“虎皮肉”“筒子肉”,則更離不開韭菜花了,用綿、咸、香、辣四味兼?zhèn)涞木虏嘶▉碜舨?,那肉便香中含甜,甜中溢香,入口綿軟,解饞不膩。吃烀羊腿時,別的佐料都可以沒有,唯獨不能缺了韭菜花:舀來一碗韭菜花,抓起一只熱騰騰、香噴噴的羊腿,往韭菜花碗里一蘸,就可以大快朵頤了!白白的羊肉,暗綠的韭菜花,瞧著,都洋溢著一股擋不住的食欲!“豬肉燉粉條”“白肉血腸”是東北地區(qū)頗有名氣的兩道美食,方塊的豬肉,滑滑的粉條,顫微微的五花肉片,細細的酸菜絲,燉好后,佐以一碟韭菜花或豆腐乳,你就吃吧,不吃個溝滿壕平才不肯撂筷呢!——有韭香四溢的韭菜花相伴,任何美味都顯得多余了。
“韭菜照春盤,菰白媚秋菜”。韭菜花就這樣以平凡的姿態(tài),一路伴隨著金黃的旋律,行進在秋天的味蕾里,將“其色慘淡,其氣凜冽,其意蕭條”的秋天調(diào)理得敦實厚重,芳香四溢,膾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