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記者 張利軍
50多年前,焦裕祿在蘭考這片土地上帶領人民戰(zhàn)天斗地,大大改善了蘭考的面貌;2017年3月27日,蘭考正式退出貧困縣,成為河南首個脫貧“摘帽”的“貧困縣”。鄉(xiāng)親們說:“焦裕祿帶咱治了沙,習總書記領咱脫了貧!”
蘭考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460所(其中貧困村學校81所),在校生17萬人;全縣有貧困村115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7.2萬。
在蘭考縣脫貧“摘帽”的攻堅戰(zhàn)中,蘭考縣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把強縣和富民統(tǒng)一起來,把改革和發(fā)展結合起來,把城鎮(zhèn)和鄉(xiāng)村貫通起來”的精神,把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作為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通過貧困村校達標改造行動、鄉(xiāng)村教師支持計劃、教育資助擴充政策等措施,為蘭考縣脫貧“摘帽”畫上了濃重的一筆。
作為國家級貧困縣,到2016年蘭考全縣仍有115個貧困村,貧困村學校81所,達標學校僅有11所。有的學校房屋緊缺、漏雨,沒有教師周轉房。
為徹底改善農(nóng)村學校狀況,2016年蘭考縣教體局組織業(yè)務骨干深入貧困村學校開展摸底調查,并按照“一校一策”原則,在最短時間內出臺改造方案。從當年的9月開始,全縣對70所學校集中進行達標和基本達標改造,到2017年年底,維修改造學校40所,新建單體教學樓30幢,投入資金8600余萬元,實現(xiàn)了貧困村學校全部達標。
谷營鎮(zhèn)爪營四村小學教學樓是30個新建的單體教學樓之一,總投入超過230萬元,其中主體教學樓160萬元。除此之外,政府又配套投入73萬元,用于校園地面硬化、廁所下水道改造、收發(fā)室建設、乒乓球臺等體育設施建設。
為了讓孩子們上好學,2017年蘭考縣實施了中小學綜合整治提升工程,投資近2億元,對學校進行升級改造。在學前教育階段,投資1200余萬元新建8所公辦幼兒園,新增學位1800個,有效緩解了學前教育學位不足問題。在義務教育階段,投入近1.7億元,實施改薄項目學校60所,建設義務教育標準化項目校14所,利用校舍維修長效機制資金改造學校32所,對城區(qū)3所學校進行改造,新增學位7800個,消除了城區(qū)義務教育大班額現(xiàn)象。投資近千萬,對蘭考二高、三高進行基礎設施維修改造和教學設備采購;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全縣中小學寬帶接入率超過85%。
學校建好了,硬件改善了,教師問題怎么辦?特別是貧困村,位置偏遠,工作條件較差,年輕教師不愿意下去;留守教師年齡偏大、學歷偏低、教學方法較為陳舊。同時,農(nóng)村邊遠學校教師學科結構不合理,“教非所學”問題突出,專職英語、美術、音樂、體育教師嚴重不足。
為補充農(nóng)村中小學教師,2017年蘭考縣招聘特崗教師260人,面向社會招聘教師350名,全部充實到鄉(xiāng)鎮(zhèn)中小學教學一線;為了解決鄉(xiāng)村教師結構性缺乏難題,2017年小學教育全科教師定向免費培育計劃共招生65人;積極借助外力,開封市每年選派52名教師對口支教,全部分配到三義寨鄉(xiāng)、堌陽鎮(zhèn)等一線學校。
有了教師,能勝任工作是關鍵。蘭考縣以國培計劃為載體,以骨干培訓為引領,建立了國培、省培、縣培和校培四級聯(lián)動機制,近5年培訓教師7500人次,其中與河南師范大學、鄭州師范學院置換培訓225人,短期集中培訓1535人,送教下鄉(xiāng)1000人,遠程培訓4740人;5年內培養(yǎng)省級名師50人,省級骨干教師300人,縣級教育名師500人,縣級骨干教師1000名。
除了縣里統(tǒng)一組織,不少鄉(xiāng)鎮(zhèn)也逐漸摸索出了自己特色化的培訓項目。東壩頭鄉(xiāng)在中心學校的帶領下,2015年成立了包括14所學校骨干教師的工作室,定期舉辦讀書會、微課比賽、基本功評比等,幫助教師成長。而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各種專業(yè)工作坊,也為各科任課教師成長搭建了平臺。
“如今,我鄉(xiāng)貧困村學校師資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張莊小學14名教師中,有3名是省農(nóng)村骨干教師。東壩頭小學12名教師中有8名骨干,其中2名省級骨干、1名市級骨干和5名縣級骨干,而這些骨干教師大多是在國培計劃出臺之后成長起來的?!睎|壩頭鄉(xiāng)中心學校校長宋排書說。
“如果沒有你們的雪中送炭,我生活上就難以保障,也就無法取得現(xiàn)在的成績……”5月8日,已考入鄭州大學的三義寨鄉(xiāng)老茄莊村學生高黨輝給蘭考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寫了一封感謝信。
“黨輝一家靠70歲的大伯種田來養(yǎng)活,生活艱難,但他很爭氣!”為了摸清資助對象情況,蘭考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副主任李立瑞曾多次到高黨輝家走訪。在縣資助擴充政策的幫助下,高黨輝得以在學業(yè)上一展所長,2017年考入鄭州大學。在蘭考,高黨輝一家是幸運的,卻不是個案。自2017年9月起,蘭考在全縣實施教育扶貧擴充計劃,在國家資助政策之外,出臺了蘭考縣特色政策,覆蓋了從幼兒園到大學全學段。
針對義務教育階段,蘭考縣早在2016年就出臺了“兩不愁、三保障”政策,按照小學生每年300元,初中生每年1200元,高中、中職學生每年5000元標準予以資助,對建檔立卡大學生按照每生每年5000元進行資助。
“僅2017—2018學年,蘭考縣教育擴充計劃共計發(fā)放資金2577萬余元,資助學生超過2.3萬人次?!崩盍⑷鸾榻B。
2014年3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了貧困戶閆春光家——3間瓦房、一個老人、兩個孩子,家徒四壁;短短3年后,平房蓋起來了,小院壘起來了,家里煥然一新。
“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88歲的奶奶張景枝高興地說。8萬元的無息貸款加上縣教體局開展的農(nóng)村實用技術培訓,讓閆春光家的養(yǎng)雞場規(guī)模不斷擴大,收入節(jié)節(jié)攀升,2015年成為張莊村首批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之一。
“脫貧攻堅的主要任務和主陣地都在農(nóng)村?!痹谔m考縣職業(yè)與成人教育中心主任劉慶義看來,職業(yè)教育要走出課堂、走進工廠、走向市場,真正實現(xiàn)“培訓一人,掌握一項技能;就業(yè)一人,脫貧一家”。
為此,蘭考縣建立了職業(yè)教育和技能培訓相結合的職教體系,利用省特色院校建設項目,投資近300萬元,為縣第一職業(yè)中專購置學前教育、汽車駕駛與維修、影視與影像技術、制冷與空調技術等實訓設備,提升了全縣職業(yè)教育辦學水平。
“讓每一個孩子都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有希望!”這既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期待,也是奔向全面小康的蘭考教育扶貧工作的歷史使命!
干在實處,走在前列。今日蘭考已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走向富裕,走向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