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杰
臨近霜降時節(jié),北方已是九月授衣,嶺南卻剛剛進入一年里最舒服的季節(jié),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在深圳市南山區(qū)育才一小的大隊部,陳舒婷老師笑靨如花。也許是工作性質的原因,陳舒婷談鋒甚健:“我們家是教育世家,我一直特別喜歡孩子們,我想還是有一種紅領巾的情懷在里面吧?!薄凹t領巾的情懷”,這便是陳老師從事教育事業(yè)21年初心不改的秘訣。
在與陳舒婷的交談中,她提及最多的詞便是“體驗”?!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育才一小,體驗和實踐成為少先隊活動的最主要方式。校園里外籍學生的面孔越來越多,陳舒婷就帶領學生開展“鵬城歸國熱探秘”課題;韓劇《大長今》熱映,陳舒婷就鼓勵學生開展傳統(tǒng)中醫(yī)藥調查;北京奧運會設計的獎牌讓“金鑲玉”成為話題,陳舒婷就收集各種資料為學生講解中國的玉文化……她總能從身邊的小事和時代的熱點切入,為隊員們打開一片新的世界。
在深圳,移民是城市人口的主要組成部分。對于城市移民的下一代,“根”的意識逐漸淡化,而城市氣質更趨國際化。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這里具有增強學生民族自信心和國家自豪感的現(xiàn)實意義。如何在新事物層出不窮的今天,在學生心里扎下中國根、染上中國色?陳舒婷的回答是:“讀過未必記得住,只有做過的忘不了?!?/p>
學校大隊部成立了茶社,讓隊員學習中國傳統(tǒng)茶道,了解傳統(tǒng)禮儀。舞龍舞獅社通過每年運動會、藝術節(jié)、“六一”會演的精彩表演,讓隊員感受這項集體育與藝術于一身的傳統(tǒng)項目的力與美。每逢傳統(tǒng)節(jié)日,陳舒婷都會組織隊員通過動手來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樂趣和魅力。春節(jié)包餃子、寫春聯(lián),元宵節(jié)制作花燈、包湯圓,清明節(jié)放飛自己制作的風箏,中秋節(jié)吟誦詩詞、做月餅……這些都已經(jīng)是育才一小的常規(guī)活動。在陳舒婷的精心培育下,“底色工程”讓育才一小的畢業(yè)生無論身在世界哪個角落,都能保有一顆赤誠的中國心。
育才一小是“手拉手”活動最早的倡導學校之一。陳舒婷來到育才一小后,又為這一活動賦予了新的意義。她敏銳地發(fā)現(xiàn),在蛇口工業(yè)區(qū)經(jīng)濟體制和人事制度改革過程中,有的學生父母下崗,家庭生活陷入了困境,孩子的自尊心變得更加敏感。陳舒婷覺得“手拉手”既要關注貧困地區(qū)的孩子,也要關心身邊那些朝夕相處的伙伴。她及時向隊員們宣傳國家體制改革的意義,并且號召隊員從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關心下崗職工的孩子。她還組織全校師生開展“伸出我們的雙手,幫助身邊有困難的伙伴”的募捐活動。這不僅讓困難家庭的孩子消除了自卑,更讓他們的家庭倍受鼓舞。
“紅領巾的情懷”讓陳舒婷在少先隊輔導員的崗位上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并享受其中。因為這種情懷,21年前她成為一名普通教師,走上講臺;也是因為這種情懷,21年里她用心開拓,用愛育人,成為今天少先隊的引路人。“少先隊工作要從細節(jié)做起,但心要放大?!膘`動的眼神和抑揚的語調,讓陳舒婷就像窗外的秋日暖陽,顯得活力四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