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偉
[摘要]體育教學的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使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習慣。因此,教師應對體育教學進行深入研究,以精致化訓練展開課堂教學,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使運動成為學生的愛好,從而順利實現體育教學的目標。
[關鍵詞]精致訓練;提高;體育教學;品質
[中圖分類號]G62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068(2017)36002801
小學體育與健康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基礎課程,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為了讓學生堅持鍛煉,增強自身體質,體育的基礎訓練必不可少。因此,教師應選擇合適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的訓練方式,以精致化訓練展開教學,滿足學生的運動訴求,調動學生運動的積極性,促進學生運動習慣的養(yǎng)成。在精致化訓練過程中,教師可充分發(fā)揮骨干學生的力量,構建有序、高效的體育課堂,從而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一、精選訓練方法,激發(fā)學生的運動欲望
為了讓學生愛上體育訓練,不再對體育練習存在畏懼心理,教師應精心選擇適合學生進行體育訓練的方式,如體育游戲、體育競賽等,使學生對體育訓練充滿期待,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課堂學習中,獲得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接力跑”一課教學中,教師綜合考慮教情和學情,開展不同形式跑的練習,如游戲、競賽等,給學生提供更多自主訓練的條件和機會。接力跑的練習能夠加強學生的體能素質,也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性。課堂教學前,教師事先設計“闖關”游戲:第一關是任務闖關,即在跑的途中設置任務——踢毽子10次,完成任務后才能繼續(xù)跑向終點,下一位學生接力,直至所有的學生都跑完為止。第二關是接力速跑,即教師把學生分成兩組,進行20米擊掌接力跑,小組全部成員都跑,最先跑完的小組為勝利組,而跑輸的一組要接受表演節(jié)目的懲罰。課堂教學中,教師先讓學生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做跑前熱身活動,接著示范接力跑,強調接力跑的注意事項和游戲規(guī)則,然后讓學生嘗試練習,熟悉接力跑的要領。這樣進行教學,學生的好勝心被點燃,運動精神被喚醒,全力以赴,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運動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二、固定訓練時間,強化學生的運動素養(yǎng)
小學生的模仿和接受能力較強,但是持久性和注意力較弱。為了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體育技能、提升體育素養(yǎng),深化他們健康體育鍛煉的意識,教師應將體育訓練常規(guī)化,即固定訓練時間。如在課前十分鐘或課間操時間,讓學生做一些起跳、俯臥撐、壓腿的小鍛煉,使學生通過鍛煉,身體、心理和適應能力處于最佳狀態(tài),為更好地學習提供幫助。在固定的訓練中,學生逐漸掌握和運用基本的體育知識與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有助于學生展開持之以恒的體育鍛煉。
例如,在教學“健美操”一課時,要求學生熟記健美操的基本動作,能邊聽音樂節(jié)拍邊做操,但學生不可能通過幾節(jié)課的時間就能把健美操的基本動作與節(jié)拍真正掌握。因此,教師除了利用體育課堂時間教學健美操外,還可把健美操的訓練與課間操時間相結合,將每天的課間操時間設定為健美操表演時間,組織全校學生一起進行表演。這樣進行常規(guī)化練習,能夠強化學生的節(jié)拍感,使學生在不斷重復中領會健美操的動作和技能,在每天的練習中增強體能,全面提升學生的運動體質。
三、培養(yǎng)骨干力量,鍛煉學生的個性品質
小學生正處于成長時期,可塑性很強。因此,在體育訓練時,教師應對課堂教學展開科學預設,挖掘個別學生的個性特長,使其成為骨干力量,并讓他們協(xié)助教學。在體育教學中,骨干學生能夠起到很好的帶頭和指導作用,確保教學活動順利進行。這樣既可以把骨干學生的智慧和力量融入教學中,又可以讓學生在互動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知識和技能的理解,使課堂教學更有成效,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體育教學一般在室外舉行,學生有相對的自由,這就導致體育教學的難度增加,教師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維持教學秩序,才能確保課堂教學高效。為了使教學形成良性循環(huán),教師應注重發(fā)揮學生骨干的力量,為課堂教學注入新活力。例如,在教學“籃球傳接球”時,這項體育技能比較復雜,對學生的各方面要求較高,不僅要掌握持球和接球的動作要領,還要明確傳球的基本動作和方法等。這樣的課堂教學容量較大,教師沒有辦法關注到每一個學生,這時骨干學生的作用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教師應挑選既有潛力又適合的骨干學生,為其他學生做動作示范、講解難點動作,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傳、接球的樂趣。教師利用骨干學生的作用對課堂教學進行微調,保證了每個學生能夠親身實踐,使全班學生都能快速地掌握正確的動作方法和技能。這樣不僅使骨干學生得到很好的鍛煉,而且實現了課堂訓練效果的最大化。
總而言之,訓練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學生運動品質提升的主要途徑。因此,教師應對體育教學進行深入研究,以精致化訓練展開課堂教學,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使運動成為學生的愛好,從而順利實現體育教學的目標。
(特約編輯木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