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偉
摘 要:教學質量的改善提高,影響因素眾多。在管理制度、教師團隊、教學風氣與教學效果之間,教師心理資本影響顯著。教師心理資本與教學質量顯著正相關。其中學校管理制度對教師心理資本及其課堂教學效果影響最為明顯。在學校管理和師資隊伍建設中,學校應注重教師心理資本的管理與提升。
關鍵詞:教學質量;心理資本;教師心理;資本管理制度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6-002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6.012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根本,是教育的靈魂,離開教學質量談教育,就成無本之木。
一、教學質量的影響因素
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有很多,總結起來一個是“人”的因素,一個是“非人”因素?!叭恕钡囊蛩刂饕ń虒W活動的參與者——教師和學生以及教學活動的管理者(學校教學管理者)。課堂教學質量的決定者是教師,教師個人的教學觀、學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自我意識與個人追求等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都會以某種方式體現(xiàn)出來,并且對教學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學生對課堂教學質量的影響主要包括:理想信念、原有基礎、自我意識與自我評價、個人能力與智力等;學校管理者的管路思路、方法正確與否決定著教學活動是否能夠規(guī)范、有效地進行。管理者的業(yè)務水平、服務意識、個人意愿、個人能力、工作方法等對教學質量也有著關重要的影響作用?!胺侨恕币蛩刂饕ㄕn堂物理環(huán)境和心理環(huán)境、教學過程中的技術手段和設備、教學管理制度、道德心理氣氛等等。
通過對國內外的研究文獻分析發(fā)現(xiàn),教師是教學質量結構和影響因素中的最重要最核心的因素;和教師相關的因素,諸如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策略、評價標準、師生交往、教學管理以及授課質量、管理質量、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及態(tài)度等,這些都決定著學生學的質量。所以,提升教學質量,就要對對教學質量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教師進行研究。
二、教師心理資本及近年來對教師資本的研究成果
(一)心理資本
上世紀末,美國心理學會主席馬丁·塞利格曼創(chuàng)立了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正向心理學的研究目的是如何生活得快樂、生活得成功與有意義,因此也簡稱為“快樂的科學”。在塞利格曼之前心理學的研究多側重于問題心理與精神疾病,生命的快樂和意義在心理學研究中很少見,是哲學研究的主題。塞利格曼博士希望校正這種不平衡,用心理學研究幫助人們追求真實的幸福與美好的人生,由此掀起了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和應用熱潮。受其影響,一些與心理學相關的領域也開展了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和應用研究。弗雷德·盧桑斯是個中翹楚,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提出心理資本,認為員工的個人成長、績效提升由員工個人心理資本決定;定義心理資本為一個由多種心理因素構成的集合體,包括認知、情感、社會性等,但心理資本側重研究這些心理要素的積極方向,即正向心理研究。目前,盧桑斯正式納入心理資本概念中的要素有四種:自我效能(自信)(self—efficacy or confidence)、希望(hope)、樂觀(optimism)、堅韌性(resilience)。這四種心理能力都是可以測量、開發(fā)和管理的積極心理狀態(tài),它與員工的一系列工作表現(xiàn)相關。
1.自我效能(自信)
自我效能理論是由社會學習理論創(chuàng)造者班杜拉提出的,指一個人對自己完成某一項任務時所具備能力的主觀判斷評估。自我評估的結果可影響個人是否采取行動,影響個人行動時的態(tài)度與思維,進而影響個人行動的效率效果。以上觀點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提出以來,已被各國研究者驗證。
2.希望
心理資本中希望指“基于成功、路徑和意志力三者之間互動而形成的積極動機狀態(tài)”。亦就是在組織行為中個人不僅要有既定目標,還要有對目標的分析,對目標影響因素的分析,為實現(xiàn)目標所應采取的方法策略和準備,甚至失敗后的替代辦法,最重要的是為實現(xiàn)目標個人的意志狀態(tài)。個人在組織中若沒有目標、希望,那么要想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為組織創(chuàng)造價值的概率就非常小了。希望和績效在不同生活領域中的關系已得到大量研究的支持,認為希望與工作過程中的績效、組織盈利能力之間有正向的關系。
3.樂觀
樂觀是指一種歸因方式,有人會把事情的成功歸結在自身內在的、穩(wěn)定的、一般性的品質特性,而有人會把成功的原因歸結在外在的、不穩(wěn)定的和特殊的特性上。前者我們稱之為樂觀,后者我們稱之為消極。樂觀的人是自信的,也就是自我效能高的人,做事情的成功率高,是屬于積極向上的人,是值得信賴的,能夠帶動組織內的積極行動;消極的人不自信,認為成功只是運氣好得來的,在組織中的作用是有限的。樂觀的員工會以積極的情緒面對困難,對未來的期望是積極的。樂觀這一因子可以被可靠地測量,同時它對工作場所中的績效影響也是公認的。
4.堅韌性
堅韌力是指人們從逆境、沖突、失敗甚至一些積極事件,如晉升和責任的增加等情景中迅速回復的心理能力,又稱為回復力。后來盧桑斯又在堅韌性中加上了超越力。也就是說堅韌性不僅包括在逆境中堅持,持之以恒,在順境和壓力中迅速回復,還要超越過去,取得更大的成功。
心理學中的意志品質影響人的堅韌性,意志是可以培養(yǎng)的,同樣堅韌性也是可以培養(yǎng)的。一個人的能力、技術、知識水平、個性特質、社會關系和支持影響他的堅韌性,能力強技術水平高的人往往會不斷嘗試,挑戰(zhàn)自我,反之就容易退縮。同時不斷的困難和危機也會使人產生拼搏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氣,增強個人的堅韌性。所以要正視危機,找出解決辦法,培養(yǎng)自己的堅韌性。這就涉及了研究者提出的影響堅韌性的另一個因素價值觀,面對同樣的困難和危機因素諸如壓力、沖突、不安全感、缺乏溝通和反饋等,因為價值觀念的不同,有人可以提升堅韌性,有些人可能會備受打擊一蹶不振。在組織行為研究中堅韌性與員工績效正相關已被證實。endprint
被盧桑斯界定進心理資本的四要素:自我效能、希望、樂觀和堅韌性之間既互相影響,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又可以獨自測量和評估,在組織管理中作用越來越顯著。近年來也被運用到了教育研究中。
(二)教師心理資本的研究成果
教師心理資本是一種積極的心理能量,對教師的工作、生活及心理都存在重大的影響作用。目前國內學者對教師心理資本的研究主要如下。
淮南師范學院教育科學系李志勇講師、廖軍和副教授研究認為中小學教師心理資本包括自信、樂觀、希望和堅韌性等四個因素,這與組織管理領域的主要研究結論基本一致。還有研究基于心理資本的構成可能存在文化、群體差異的角度,認為教師心理資本的結構可能存在不同,如吳偉炯、劉毅等人基于東西方文化差異的視角構建了本土化的中小學教師心理資本的結構,具體包含事務型心理資本(希望、樂觀和堅韌)與人際型心理資本(自謙、感恩、利他、情商和自我效能)。又如毛晉平等人認為中小學教師心理資本存在九個因素并可劃分為任務型心理資本(自我效能、韌性、希望、樂觀、進?。┡c人際情感型心理資本(熱誠、幽默、公平正直、愛與感恩)兩個維度。同時,僅以小學教師為對象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了教師心理資本是一個多維度、多層次的結構系統(tǒng),主要包括教學效能感、希望、樂觀、堅韌性、溝通合作、責任心和寬容七大因素,前四者可以歸為個體心理資本,后三者則可歸為關系心理資本 。此外,個別研究者還針對高校教師群體探討心理資本的結構,認為我國高校教師的心理資本包括人際導向型心理資本(友善熱情、寬容謙遜、正直團結)和工作導向心理資本(樂觀、冷靜、堅韌、自信)兩個維度。盡管在維度或因素命名上存在差異,但普遍認為教師心理資本結構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與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教學工作以及教學事務相關的心理資本,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樂觀、希望和堅韌性等四個因素,這與致力于心理資本領域的研究者普遍關注并不斷得到驗證的要素基本一致;另一方面則是與人際關系、人情世故相關的心理資本,如謙虛、感恩、熱誠、寬容等,但由于研究視角和群體特征的差異,研究者所關注的要素不盡相同,這有待進一步的探討。
目前,研究者已圍繞教師心理資本的作用機制展開研究,并可歸結出直接、間接、調節(jié)及中介等四種主要的作用機制。直接作用機制,指的是教師心理資本對相關的結果變量具有直接且獨立于其他影響因素的作用。已有以中小學教師為對象的研究發(fā)現(xiàn),心理資本對組織承諾、工作滿意度、職業(yè)倦怠等工作態(tài)度,對工作投入、工作績效、離職意向、轉換工作意愿等工作表現(xiàn)以及生活滿意度具有直接的影響作用。而以高校教師為對象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教師心理資本對工作投入、工作倦怠、工作滿意度也有直接預測作用。間接作用機制,或稱緩沖作用機制,指教師心理資本對結果變量具有間接的影響作用,即通過一些中介變量間接地對結果變量產生影響。中介作用機制指前因變量通過教師心理資本間接地對結果變量產生影響。以農村中小學教師為對象的研究發(fā)現(xiàn),教師心理資本在組織公平感與情緒衰竭、低效能感之間起到中介作用,即心理資本在教師組織公平感和職業(yè)倦怠之間發(fā)揮著緩沖作用。而以高校教師為對象的研究發(fā)現(xiàn),高校教師心理資本在戰(zhàn)略人力資源管理和工作滿意度之間、工作自由與工作投入以及人格與心理健康之間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
三、個人的教師心理資本與教學質量相關調查研究
(一)學校管理制度會影響教師的生理和心理,能激發(fā)教師的心理潛能
教師是否能感覺到學校對他的支持影響他的心理資本,教師的這種感覺越強烈,他的心理資本水平也就越高。學校管理制度對教師工作行為的影響通常表現(xiàn)在教師的想法上,也就是工作認真與否,是傾盡全力還是應付了事。教師團隊中教師關系和諧,積極正向的理念多,教學風氣就越發(fā)向上,教師的思想會互相影響,主動自愿的氛圍就能得以形成,這種主動自愿會影響教師的工作動機、價值觀以及最終的工作成績,也就是教學質量。良好的學校管理制度能夠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熱情,端正自己的教學觀念。基于此在研究中提出以下假設:
(1)學校管理制度對教師心理資本有顯著正向影響
(2)教師團隊對教師心理資本有顯著正向影響
(3)教學風氣對教師心理資本有顯著正向影響
(二)心理資本會影響教師的責任感和情緒管理能力
心理資本使教師更有勇于擔當?shù)呢熑胃?,會使教師勇于?chuàng)新;心理資本還可以使教師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利于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化解紛爭。面對壓力時,心理資本水平高的教師能夠及時緩解壓力調整狀態(tài),全心投入工作,而心理資本水平低的教師則會心情低落,甚至會影響自己的正常工作,進而影響教學質量?;谝陨希狙芯刻岢鋈缦录僭O:
(4)教師心理資本與教學質量顯著正相關
此次研究利用學校教師和學生在河南省理工學校、河南省工業(yè)學校、河南省工藝美術學校、河南省幼兒師范學校等單位對部分教師和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采集有效樣本數(shù)據共394份。同時借閱幾所學校2015、2016年教師年度考核結果和學生對教師教學質量測評結果,進行參考對照。
統(tǒng)計結果顯示:
1.學生對教師教學質量的測評結果與教師心理資本顯著正相關,在心理資本問卷中心理資本水平高的教師,學生測評顯示教學質量高于心理資本水平一般的教師。
2.在問卷測試中,教師對學校管理制度認同度高的學校,教師心理資本水平高于對學校管理制度認同度一般的學校。
3.在測試中,擁有學歷、學科、年齡、情商優(yōu)勢教師團隊的學校,學生對教學質量滿意度高于學科單一,教師年齡、性別比例不協(xié)調的學校。
4.調查中,教學風氣好的學校,教師的心理資本水平高于教學風氣弱的學校。結果與假設一致。
四、啟示
這次研究使以下幾個方面在學校教學中顯得更為突出與重要。
(一)學校公平合理的管理制度建設endprint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各行各業(yè)都強調制度建設,但由于歷史原因和文化影響,官本位思想在各學校依然明顯,制度的制定很少是以人為本,求發(fā)展,求創(chuàng)新。而為方便管理和檢查而制定的制度,單純?yōu)楣芾矶贫ǖ臎]有人情味制度,卻在學校一再出現(xiàn)。為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提升教師的心理資本而制定的制度,在事業(yè)單位的中職學校更是一片空白。因此制定科學合理的選拔引進人才制度,職稱評聘制度,績效評價制度,薪酬福利制度就顯得萬分重要了。
(二)重視教師心理資本的激發(fā)與提升
在制度制定之外,學校領導和人力資源部門要重視教師心理資本的激發(fā)與提升,在選拔干部,評定骨干教師,職稱評審時要融入心理資本水平的考察;組織休閑娛樂活動激發(fā)教師的心理資本水平;當然更可以在教學競賽中強調教師心理資本。教師心理資本的提升,更為關鍵的是要進行系統(tǒng)的培訓,要把心理資本提升培訓納入教師培訓計劃。
在北上廣地區(qū)學校普遍存在咖啡角,音樂吧,教師心理壓力釋放區(qū),減壓室更是中西部學校需要借鑒的提升教師心理資本的方法。
(三)重視引導教師進行心理資本的自我管理與自我調節(jié)
第一,教師首要做的應該是體驗成功與喜悅,提高自己的自信水平。一定要多做自己擅長的事情,不要好高騖遠,舍本求末。
第二,要學會分解目標,交流合作,經驗互動,答疑解惑來提升自信。
第三,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自己的毅力,多做抗壓訓練,提升自己的堅韌性。可以去參加一些心理公益活動,管理和調節(jié)自我心理資本水平。
第四,要學會珍惜,學會寬容,以培養(yǎng)自己的樂觀精神。當然樂觀與希望共生,有希望才會樂觀,樂觀才會有希望。
生活態(tài)度決定生活質量,工作態(tài)度決定工作質量,教學態(tài)度決定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唐晨,毛晉平,譚美金.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倦怠的關系:心理資本的調節(jié)作用[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5).
[2] 何志芳.高校教師積極心理資本的開發(fā)策略探討[J].科技信息,2013(1).
[3] 劉毅,吳偉炯,路紅,等.個體與群體層次的組織支持對教師心理資本的影響[J].廣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2(3).
[4] 許穎,吳振東.近十年我國教師心理資本研究綜述及其啟示[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5(1).
[5] 趙富強,陳耘,張光磊.心理資本視角下高校學術氛圍對教師科研績效的影響——基于全國29所高校784名教師的調查[J].高等教育研究,2015(4).
[6] 毛晉平,謝穎.中小學教師心理資本及其與工作投入關系的實證研究[J].教師教育研究,2013,25(5).
[7] 廖軍和,李志勇.心理資本對中小學教師工作態(tài)度與行為的影響[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1,3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