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新的教學模式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導學案則是教學模式轉變的產物。利用學案,能夠引導學生在課前自主先學,在課上合作助學,從而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文章以牛津譯林版初中英語7B Unit 3 Grammar的教學為例,介紹了運用導學案設計語法教學任務以實現(xiàn)初中英語教學高效課堂。
關鍵詞:導學案;英語語法教學;學生主體性;高效課堂
作者簡介:李沁霖,江蘇省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學教師。(江蘇 徐州 221116)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28-0095-02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也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尤其是傳統(tǒng)的英語語法教學,那種教師“一言堂”“滿堂灌”的模式,不僅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而且逐漸降低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強調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學案導學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學習動機,而且有利于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和高效的英語課堂。
一、導學案的準備
一堂高效率的課,離不開教師課前的精心備課。而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最先要關注的就是了解學生的情況,將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教材內容相結合。因此,導學案的編制要符合學生的學情,要以學生為中心。
牛津譯林版初中英語7B Unit 3 Grammar的內容主要是名詞所有格,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和名詞性物主代詞。通過以往的教學反饋可以看出,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和使用名詞所有格不是難點,難點在于區(qū)分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和名詞性物主代詞。因此,在設計本課的導學案時,側重點應該是強化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和名詞性物主代詞的辨析。
此外,由于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學生認為英語語法是枯燥無味的。因此,導學案的設計還要具備靈活性和開放性。課堂教學的設計,要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二、導學案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嘗試以導學案為引導,轉變英語語法課堂的教學模式,以提高教學效率。任何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語境。因此,在設計導學案時,要巧秒地運用語境,設計具有多樣性的教學任務,從而激發(fā)學生對于英語語法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語法教學更加“活潑”“生動”。
1. 自主先學,提前感知。實現(xiàn)高效課堂離不開有效的課前預習。預習的質量反映了學生對于教學內容提前感知的情況。教師在講授新課的前一天將導學案分發(fā)給學生,給學生明確要完成的預習任務,讓學生有時間和機會進行自主先學、獨立思考,并在有疑問的地方做好標記。
本節(jié)課自主先學的任務設計如下:任務1是翻譯短語。這些短語主要來自于前面的課時,其中有一些包含了本節(jié)課的語法點。這個任務設計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復習前面的內容,為本課語法知識點的學習做好鋪墊。任務2是在課文中圈劃出名詞所有格、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和名詞性物主代詞。這一任務通過讓學生自主學習,提前感知本課的教學內容、發(fā)現(xiàn)問題。在課上,對于自主先學的部分,教師要求先進行小組討論,后全班核對答案。
2. 合作助學,自主探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導學案的使用與小組合作互學相結合,將學生分為四人一組,要求他們對語法現(xiàn)象進行自主探究,小組討論總結語法規(guī)則。學生通過組內交流,彼此合作,不僅能夠給他們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從而有利于實現(xiàn)高效的課堂。
由于學生對于本節(jié)課的語法內容已經有了一定的背景知識,因此,該部分的教學設計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完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練習,然后小組內討論,總結語法規(guī)則,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下面列舉了本課導學案中自主探究部分的實例:
Finish the exercises on your paper. Then, work out the rules in your group.
1. Whose is this key ring? Its .
A. Simon B. Simons C. Simons D. Simons
2. My room is the biggest. But its a little dark.
A. parents B. parents C. parents D. parent
3. Do you sell shoes in your shop?Im looking for a pair.
A. men B. men C. mens D. mens
4. bedroom is tidy. They often clean it.
A. Sandy and Millie B. Sandy and Millies
C. Sandys and Millies D. Sandys and Millie
5. sisters are both volunteers in the same community.
A. Bobs and Daniels B. Bob and Daniels
C. Bobs and Daniel D. Bob and Daniel
Work out the rules:
(1)We usually add “ ” to a singular noun.
(2)We add “ ” to a plural noun ending in -s.
(3)We add “ ” to plural nouns that do not end in-s.
(4)We add “ ” to if they share something.
(5)We add “ ” to if they each have particular things.
3. 創(chuàng)設情境,能力提升。真實、有效的情境是語言學習致勝的法寶。因此,有效的語法教學,不僅僅是落實在動筆寫上,更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情創(chuàng)設合理的情境,從而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使其能夠主動運用語法規(guī)則來進行口語表達。通過聽、說、讀、寫等多方面的訓練,使學生能夠更有效地內化語法知識。此外,創(chuàng)設的情境要基于教學的重難點,能夠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和訓練,復現(xiàn)教學的重點、攻克教學的難點?!罢Z法教學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也不是教師在白板上播放一閃而過的張張幻燈片,而是教師因材施教,學生各取所需。”(應麗婷,2017)
本課中創(chuàng)設的情境有兩個,一個是猜謎游戲。學生從盒子里抽取一件物品,然后用帶有名詞所有格的句式去問其他同學這件物品的擁有者是誰,每個人只能問三個問題。該任務的設計是為了復現(xiàn)教學重點。另一個是編對話。學生六人一組,根據各自桌子上現(xiàn)有的物品,利用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和名詞性物主代詞編對話,談論彼此間所擁有的物品。該任務的設計不僅重現(xiàn)了教學重點,而且有利于解決教學的難點?!巴ㄟ^創(chuàng)設情景,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進一步地運用語法規(guī)則,學生通過語法交際融會貫通,提升理解層次。”(楊和莉,2016)
下面是本課導學案中,有關編對話談論擁有的物品的實例:
Group work
There are lots of things all over your desks. Please talk about them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using possessive adjectives and possessive pronouns.
Example:
A: Look at . Theyre all over the place.
B: Are those ?
C: No, they arent . Theyre .
D: Yes, and is here.
E: what about that ? Is it ?
F: Its . Here is .
4. 當堂檢測,鞏固反思。高效課堂的建立離不開課堂檢測。在檢測前,總結與回顧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有利于強化學生對于所學知識點的理解。學生主體性的教學理念,最終的落腳點是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的內容“講出來”。因此,在總結與回顧時,教師應該是一個引導者的角色,讓位于學生,給學生機會去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
回顧之后進行檢測,能夠更有效地鞏固學生在本節(jié)課中所學的內容,加深理解。為了有效地檢測課堂所學的新知識,在編制練習題時,教師不僅要注重對題量的合理設置,還要在預測學生的易混易錯點和結合考點的基礎上編寫有針對性的練習,求精而不求多。在導學案中,教師針對學生易錯的名詞所有格形式,設計了相應的填空題,針對學生易混淆的兩種物主代詞,設計了相應的單選題。
三、結束語
運用導學案引導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任務與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法的興趣,讓學生在感知、理解、操練、運用中,逐步實現(xiàn)語法知識的內化,并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教學過程凸顯了“學生主體性”的理念,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真正把握住課堂的40分鐘,最大程度地吸收和消化新的知識。
參考文獻:
[1] 楊和莉.高中英語語法學案導學模式探究——以話題為媒介的高中英語語法學案導學探究[J].瘋狂英語(教學版),2016,(6):44-45+47.
[2] 應麗婷.探究導學案在初中英語讀寫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考試周刊,2017,(12):87-88.
責任編輯 張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