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旨在對農(nóng)村小學讀寫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以魯迅人物主題單元為例,通過感悟?qū)懺捈记?、?chuàng)設合理情節(jié)、拓展習作思維等策略,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提升寫作水平。
關鍵詞:以讀促寫 寫作能力 實踐
一、問題的提出
小學語文專家汪潮教授說:“從讀學寫,讀寫結(jié)合,是作文教學的法寶?!睂嵺`證明:讀得順,才能寫得順;讀得好,才能寫得好:讀是寫的基礎,寫是讀的應用。但就筆者所在的農(nóng)村小學來看,學生的閱讀能力普遍較弱,學生無法準確汲取課文藍本中的知識和技能,得不到生活體驗,積累不了寫作素材,遑論把它們應用到寫作中。是什么原因讓學生的閱讀能力良莠不齊,從而寫作能力也停滯不前?[1]
二、現(xiàn)狀分析
1.教學現(xiàn)狀---讀寫分離
教師在教學時閱讀與寫作涇渭分明,只為讀而讀,讀時就是千篇一律地從字詞句的解釋、段落大意、文章主旨來指導學生精讀;只為寫而寫,寫時就詳釋題目,大談如何安排文章內(nèi)容,大談寫作技巧,最后出示一篇范文,讓學生依葫蘆畫瓢。[2]
2.課堂現(xiàn)狀---思維局限
農(nóng)村小學的學生目前的課堂現(xiàn)狀很大一部分是習慣了以教師為主體的“滿堂灌”似的填鴨式教育,學生養(yǎng)成了“聽老師說”的固定模式,懶于思考,思維受限,久而久之,閱讀能力被慢慢摧毀。
3.學生現(xiàn)狀—-素材匱乏
從素材積累角度來說,最主要的方式是抄寫,這種做法強行切斷了記憶儲存與理解、感悟、鑒賞的聯(lián)系,使積累變成了孤立的記憶活動,使之成為無效積累。
如今,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幫助學生挖掘出隱藏在文字背后的可應用于寫作的知識點,培養(yǎng)學生的言語智慧,以讀促寫,讓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提升寫作能力。以下,筆者將以讀促寫在魯迅人物主題單元中的具體實踐探究作簡要敘述。
三、“以讀促寫”在魯迅人物主題單元中的實踐探究
1.閱讀經(jīng)典語段,感悟?qū)懺捈记?/p>
每篇文章都有經(jīng)典的語段,我們可以通過不斷閱讀這些段落來提升學生的語言敏感度,助其感悟?qū)懺捈记桑e累寫話方法。
(1)模仿寫話
模仿寫話即仿寫句子。仿寫句子指在一定語言環(huán)境中,根據(jù)語言表達的需要,參照題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寫一個或多個句式相同、內(nèi)容與上下文銜接的句子。如:《少年閏土》中對閏土的外貌描寫:他正在廚房里,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讓學生參照此種寫法,寫寫最熟悉的人的外貌,幾乎所有學生寫出的話都是千篇一律。于是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描寫閏土的外貌就抓住了臉和銀項圈呢?因為這兩點最能體現(xiàn)閏土的人物特征,描寫人物外貌就是為了刻畫人物的性格,所以我們要抓住最能體現(xiàn)人物特征的部分進行描寫,且描寫的順序也要符合觀察規(guī)律。提點修改之后,基本上都能抓住特征進行描寫。
(2)擴充寫話
擴充寫話即擴寫句子。 擴寫句子是對原句進行擴展和充實,把簡略的原句擴展成符合題意要求的句子。擴寫需要充分放開思路,展開想象,進行合理的創(chuàng)造,可以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如:開篇提到的《少年閏土》中要求學生按照“看瓜刺猹”的描寫,對剩下三件事任選一件展開詳細的描寫。一開始學生簡單明了的三兩句完事,筆者提示學生在敘述一件事時將瞬間發(fā)生的事情定格并以此展開想象,將腦海中那幅畫面原本地展現(xiàn)出來,這樣就能寫得生動具體。于是學生們對剩下三件事的描述終不再是三言兩語。通過這次練習,學生們既訓練了發(fā)散性思維,又學會了運用合適的想象和連續(xù)的動詞可以將事情寫得具體詳細的表達方式,起到“授之以漁”的效果。
2.精讀文本空白,創(chuàng)設合理情節(jié)
(1)補寫練筆
教材中的課文,有些內(nèi)容的敘述描寫留有余地,給學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間,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元化解讀,深入感悟文本,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文本的空白處?!段业牟隔斞赶壬芬晃摹熬戎嚪颉逼巫詈螅核麤]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頭上,半天沒動,最后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讀完之后讓學生想一想,為什么魯迅先生會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請學生補寫先生此時的心理活動。這樣的補寫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魯迅先生的人物性格,有助于學生對文章主旨,對魯迅先生那種同情勞苦大眾,痛恨黑暗舊社會的心情有更全面的認識。[3]
(2)續(xù)寫練筆
有些文本總是似完非完,留給讀者想象的余地,這實際是一種“空白美”,學生的續(xù)寫,旨在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文本,不斷激發(fā)學生無限的想象力,培養(yǎng)與發(fā)展他們的推理、判斷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素養(yǎng)?!渡倌觊c土》文末沒有提到“我”和閏土的告別場景。此處可要求學生續(xù)寫這個場面,給學生提供足夠想象的空間,也能看出學生是否理解這篇課文的主旨,是否感受到閏土和“我”之間的深情厚誼。有學生這樣寫:閏土離開的那一天,我急得大哭,但是卻不敢跑去找閏土,我知道他肯定也很難過,我怕我一哭,閏土也哭,所以我只能躲在門背后看他走,默默地期待著和閏土還能有見面的機會,希望他能帶我去看看那些稀奇的事物。大部分學生的續(xù)寫都把握住了文章主旨。
3.選讀課文內(nèi)容,拓展習作思維
(1)課前閱讀
文本的閱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慢慢地深入,由表及里。在學習每篇課文時,都要求學生課前預習。而課前閱讀的最主要方式是讓學生摘錄文章中的好詞佳句,或是抄錄文中很有感悟的句子。一來可以了解到學生是否認真地預習過文本,二來可以掌握學生的預習情況。
(2)課后感想
課后感想是課堂對話的課外延伸,是對課文內(nèi)容的感悟,總結(jié),是個人感情升華的體現(xiàn)。這種體現(xiàn),往往讓學生用讀后感的形式表現(xiàn)。讀后感,使生本對話更具開放性、創(chuàng)造性。學生會將課文中有感觸的部分將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件互相結(jié)合,課內(nèi)外的整合,調(diào)動學生頭腦中的儲備,能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從而達到拓展思維,積累素材的目的。
課堂之外有萬水千山,課本之外有萬紫千紅?!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惫沤裰型庵淖骷叶际情喿x了大量的書籍之后,才創(chuàng)造出了無數(shù)佳作。只有讓學生在浩瀚的書海中暢游,采擷其朵朵美麗的浪花,他們才會享受閱讀的快樂,才能敢于寫作,樂于寫作,精于寫作。
參考文獻
[1]王榮生.寫作教學教什么[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42
[2]魏星.小學語文“讀寫結(jié)合”訓練法之我見[J].教育戰(zhàn)線,2011.11
[3]何明春. 讀寫結(jié)合 點滴相融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讀寫結(jié)合策略[J]
作者簡介
許曉燕(1989.02.09-)女,籍貫:杭州建德,職稱:二級教師,學歷:大學本科,學位:文學學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