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陳澤亮
新課程標準規(guī)定了高中英語教學的四個核心素養(yǎng):其一是語言能力;其二是學習能力;其三是思維品質;其四是文化品格。
筆者認為,這四個核心素養(yǎng)實際上是要求我們老師要把高中英語教學從低效性(即只重視語言知識教學)和中效性(即只重視語言技能教學),提升到高中英語教學的高效性(即重視方法策略、思維開發(fā)和文化欣賞教學)。
關于如何提高高中英語教學的高效性,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接下來,筆者就介紹一下自己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是如何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提高高中英語教學高效性的。
比如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教材中的Book 3,Unit 8Adventure,Lesson 4Journey to the Antarctic課后有一個練習4,標題是:Now match the words with these def i nitions.原題如下:
sledge,break down,run out of,ambition,hopeless,cheerful,distant,carry on,within,shocked
1.stop functioning
2.without hope
3.inside
4.equipment used for moving on snow
5.continue
6.extremely surprised
7.happy
8.far away
9.something for you have to achieve
10.having nothing left
在帶領學生做這個題目之后,筆者進一步教給學生了一些用英語解釋英語的方法。
方法一:對等解釋。例如:within= inside,carry on=continue,cheerful= happy,distant= far away。
方法二:意義解釋。例如:hopeless= without hope,break down= stop functioning,run out of= having nothing left,shocked= extremely surprised。
方法三:描述解釋。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定位,第二部分是說明。例如:sledge= equipment (定位) used for moving on snow(說明),ambition=something (定位) for you have to achieve(說明 ) 。
方法四:反意解釋。例如:disappointed=not satisf i ed。
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學到了語言學的方法策略。
該方法是指對教材中出現(xiàn)的但講的不多、講得不清的名言進行精練的適當?shù)难由臁H纾好繂卧锩娴腝uote。
筆者的具體方法是:延展論證法。即對名言進行內涵解釋、關系辨別及整體說明。
例1.“Computers are useless.They can only give answers.—Pablo Picasso,Spanist artist(1881—1973,北師大版Senior1,Book2,Unit 4Cyberspace,Lesson 1Tomorrow’s World)”。
如何解讀這句話?筆者是這樣引導學生思考的:
首先,內涵解釋: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其次,關系辨別:電腦與人類——電腦有限服務人類,人類多極主宰世界。
最后,整體說明:任何事情必須一分為二。
例2.“Modern technology owes ecology an apology!—Alan M.Eddison,environmentalist”。
如何解讀這句話?筆者是這樣引導學生思考的:
首先,內涵解釋:社會的物質發(fā)展帶來了社會的文明倒退。
其次,關系辨別:進步與倒退——進步不能以倒退為代價,倒退不能以進步為誘餌。
最后,整體說明:任何事情必須協(xié)調發(fā)展。
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學到了思維學的方法策略。
在教學中,筆者主要抓高中英語教材文化的內容梳理和文化的思想挖掘兩個方面。
在文化的內容梳理方面,筆者告訴學生,通過高中英語的學習,我們要掌握一定的西方文化,以便融入世界;在高中英語學習階段,我們能夠了解到的西方文化知識有:
宏觀方面:世界歷史、世界地理、世界政治、世界風俗、世界人類、世界經濟、世界未來等(如,Senior1,Book2,Unit4Cyberspace,Lesson1Tomorrow’s World);
中觀方面:國別歷史、國別地理、國別政治、國別風俗、國別人類、國別經濟等(如,Senior1,Book4,Unit11The Media Unit Diary Visiting);
微觀方面:飲食、服裝、接待、性別、購物、電話、交通、影視、看病、旅游、婚姻、環(huán)保、太空、能源、文學、網(wǎng)絡等近四十個話題(如,每單元的Culture Corner)。
在文化的思想挖掘方面,筆者主要抓專題的思想滲透教育。
比如,在高三復習教學時,為了借助教材對學生進行“愛自然、愛社會、愛祖國”的愛的專題教育,首先,筆者帶領學生復習Senior1,Book2, Unit6Design,Senior1,Book3,Unit7The Sea兩個單元,讓學生從大的方面知道“愛的含義”。其次,帶領學生復習Senior1,Book4,Unit10Money,讓學生從中知道“愛的付出”。第三,帶領學生復 習 Senior1,Book3,Unit7The Sea,Lesson4Sea Stories中的故事The fishman and his wife,讓學生從小的方面知道“愛的養(yǎng)成”。做人一定不要太貪婪,而要樂于奉獻。
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學到了文化學的方法策略。
英語老師在這個方面最吃虧的地方就是只知道給學生提籠統(tǒng)空泛的目標,卻不知道怎么幫助學生具體有序地去落實。
比如,有些老師經常會對學生說:“你一定好好干!”“你一定要把英語學好!”“下次一定要考好一點!”等。怎么好好干?怎么一定要把英語學好?怎么考好一點?學生還是不得而知。所以,老師對學生所提出的這些要求不僅沒有實現(xiàn),而且還會給學生帶來強大的心理壓力。
那么,具體怎么做呢?筆者平時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首先,提出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是因人而異的。
其次,有序執(zhí)行、落實。筆者采取的是“抓大、注中、管小”的方法。
抓大,就是明確學生學習目標的分段要求。比如:第一學期,要求學生做到“有序學習”;第二學期,要求學生做到“勤奮學習”;第三學期,要求學生做到“主動學習”;第四學期,要求學生做到“創(chuàng)新學習”;第五學期,要求學生做到“高效學習”;第六學期,要求學生做到“反思學習”。
注中,就是抓好學生學習習慣的系統(tǒng)培養(yǎng)。比如:
1.把“有序學習”分為“做好預習、認真聽課、及時復習”三個方面,要求學生去做。
2.把“勤奮學習”分為“在次數(shù)上,要把老師問煩;在質量上,要把老師問倒”兩個方面,要求學生去做。
3.把“主動學習”分為“不用老師告訴,就能出色地完成學習任務;老師告訴了一次,就能去完成學習任務;老師告訴了兩次,才會去完成學習任務;只有在老師所迫時,才能把學習任務完成;即使老師追著,告訴了怎么去做,并且盯著做,也不會把學習任務完成”五個層次來考核學生。
4.把“創(chuàng)新學習”分為“能夠給出正確答案;爭取給出多樣答案;鼓勵給出創(chuàng)新答案”三個方面,要求學生去做。
5.把“高效學習”分為“在規(guī)定的時間、在規(guī)定的地點、完成規(guī)定的任務”三個方面,要求學生完成規(guī)定的任務。
6.把“反思學習”分為“督促學生改正卷面錯誤;督促學生作出卷面統(tǒng)計;督促學生做好改進計劃”三個方面,要求學生去做。筆者采訪過許多中、高考獲得高分的學生,他們對我說的一個共同的學習經驗就是:要抓好學習反思。何時反思——每次考試之后。反思什么?針對這個問題,筆者要求學生在考試試卷發(fā)下來后,做好三件事情:
第一,督促學生改正卷面錯誤。
第二,督促學生做出卷面統(tǒng)計。做卷面統(tǒng)計的時候,應圍繞四個方面。一是由于記憶錯誤而失的分;二是由于粗心大意而失的分;三是由于不理解而失的分;四是由于知識漏洞而失的分。
第三,督促學生做好改進計劃。
管小,就是抓好學生學習細節(jié)的日常落實。
這個細節(jié)就是抓學生作業(yè)的質量。要求學生做作業(yè)時做到“六不”:習題不交流;時間不失控;比例不失控;處理不馬虎;程序不顛倒;注意不分散。
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學到了管理學的方法策略。
在筆者看來,滲透語言學、思維學、文化學及管理學等方法策略的高中英語教學才能算是真正高效的課堂教學。學生喜歡這樣有效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這樣的高中英語教學才是四個核心素養(yǎng)所需要的新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