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直
【摘要】教師的教育對象是正在茁壯成長的學生,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很大程度上與其所受的教育密切有關,只有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才有可能教導出優(yōu)秀的學生。文章對教師的責任進行了深入解析,論述了責任之于教師的重要性,并以二十多年的教師經歷詳細地闡述了教師應如何肩負起自身的責任。
【關鍵詞】教師;責任;使命感;綜合能力
假如你熱愛生活,那么你的生活就是天堂。然而,在每個人的生活中,絕大部分的時間是和工作聯(lián)系在一起的,所以憧憬天堂般美好生活的人,應該熱忱于自己的工作。而現(xiàn)實的工作往往是有難度的,它要求我們育人者必須有一顆挑起重負的責任心。擁有一顆責任心,方能忘我地堅守崗位,方能出色地完成工作,方能讓自己的人性得到升華,方能讓自己的價值得到實現(xiàn)。我之為師二十幾載,于“責任”二字頗有感觸。
一、教師責任感的重要性
(一)教師的責任是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教師之于學生是除家人之外的第二個直接影響者。學生從教師那里學習知識,更多的是學習做人的道理。教師要有強烈的責任感,不辭辛勞地教給學生正確的知識,糾正其錯誤的觀點。學生除了在學校里學習知識,更多的還是塑造良好的精神風貌,培養(yǎng)優(yōu)秀品質。“三觀”還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更需要教師的悉心愛護,言傳身教。相較于成績,學生的思想品質是更為重要的。如果教師對于一個品質惡劣而成績十分優(yōu)秀學生的思想品質毫不關心,那么將來這個學生會變成什么樣誰也無法預測。
(二)責任是教師的本職
人們常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苯處熂缲摰氖菫樽鎳嘤乱淮闹厝?。這些學生中或許有人會當教師,或許會成為祖國的頂梁柱。教師應該好好教導每一位學生,讓他們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發(fā)光。教導一個學生,教師要盡到自己的本職,要承擔自己的責任。教師的責任感甚至能夠影響學生的一生。教師應該對學生負責,這樣才對得起“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美譽。
(三)教師為人師表的特點決定了必須要有崇高的責任意識
從本質上說,責任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使命,它伴隨著每一個生命的始終。只有有責任心的人,才有完成工作的神圣使命感,才有完成使命的動力,才能出色地完成使命。我們對自己的工作有了強烈的責任意識與事業(yè)心,才會敬業(yè),樂業(yè),在長期的教學生涯中才能保持“學而不倦,誨人不倦”的初心,對學生始終保持愛心、耐心、關心,才能不辜負教師這職業(yè)。
二、如何肩負起教師的責任
(一)責任讓我擁有使命感
作為一名烹飪專業(yè)的教師,面對新的市場經濟發(fā)展環(huán)境、現(xiàn)代人的飲食觀念、對人才的需求標準,我不斷思考,深感責重,內心充滿將學生培養(yǎng)成符合新時代、新環(huán)境下的高標準人才的神圣使命感。現(xiàn)代人的飲食觀念中包含著兩大要素,營養(yǎng)與健康。這表明,市場對于人才的標準是苛刻的,要求的人才必須具有科學的營養(yǎng)意識。因此,我們的學生光學會一些烹飪工藝、菜肴設計是遠遠不夠的,更應該注重基礎的理論知識和專業(yè)知識,在意識上就要與現(xiàn)代人的飲食觀念保持一致。
責任心促使我要求學生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之所以然”。在授課過程中,我或從理化,或從營養(yǎng)衛(wèi)生,或從營養(yǎng)唯美等學科的原理上去解釋烹飪技藝中的各種現(xiàn)象,讓學生聽得明白,學得透徹。例如在講授發(fā)酵原理時,我就列舉酵母和人一樣,同樣需要氧氣和氧分,酵母的氧分是面粉中淀粉酶變化起的作用。這種方式的講解,讓學生了解了發(fā)酵的原理,解決了知識難點,拓寬了教學知識的廣度。
在授課過程中,不要僅僅將知識告訴學生,讓他們自己想清楚。這樣只會讓他們半知不解,對所學的東西也就沒有了興趣,不會有任何的提高。教師教導知識不是直接告訴學生,而是要讓他們聽懂,了解,融會貫通。這就需要教師去思考,提前做好準備。
(二)責任讓我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
眾所周知,職業(yè)學校的學生文化素質和思想素質較低,更有一部分是初中階段的“雙差生”,要想將他們培養(yǎng)成符合現(xiàn)代社會需要的高標準人才,必須首先轉變他們的思想觀念(因為我始終相信,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而要轉變他們的思想觀念,最主要的就是把握他們的思想脈搏。所以,我每每以亦師亦友的身份與他們談心,了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然后對癥下藥,使之成為符合社會需求的高標準人才。具體做法如下。
首先,我在學生的思想轉變上下功夫,讓他們學會感恩。感恩父母幫他們選擇了職業(yè)學校,為自己將來的美好生活提供了一個平臺,感恩父母對于他們求學提供的經濟支持,感恩父母的千叮嚀萬囑咐,好好念書,學點真本事,對未來充滿信心。
其次,對于學生無論在思想上還是技能學習上只要有點滴的進步,就及時給予表揚,激發(fā)學生強烈的進步欲望。比如,在上技能課進行刀工練習時,有的學生接受新知識快,而有的接受比較慢,刀工差的學生往往心里很急,臉上又覺得沒有面子。我在課后點評時總是對他們說:“有的同學切得慢一些,質量稍差一些,只不過是暫時不得其法,雖然學得慢一些,但我發(fā)現(xiàn)你們學得更扎實。”
再就是我把專業(yè)的各個項目分組,每組都選出一個技能代表,讓他們在訓練時既有競爭又有互助。這樣不僅提高了他們的技能水平,又大大增進了他們之間的友誼,從而營造了一種和諧的友愛幫學的良好學習氛圍。
通過對學生思想的把握,細致的教導,能夠大大增強他們的求知欲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自己想學習,要學習,如此可以給學生更好的教導。
(三)責任感讓我注重自身綜合能力的提高
古人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將學生培養(yǎng)成符合社會需求的高標準人才,教師必須身正示范,學高為師。在日常教學中,我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和業(yè)務素質,認真鉆研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多次參加國家、省市級的各類研討會和培訓班,在每次的活動和學習中都會把自己的感受和收獲記錄下來,和科里的教師共享。
現(xiàn)在的學生處于信息時代,隨著各種媒體方式的興起,教師傳統(tǒng)的課堂灌輸早已不再被學生接受,反而令其厭倦、反感。并且傳統(tǒng)烹飪教學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理論知識與技能訓練間的聯(lián)系不密切,體現(xiàn)在具體教學上就是各科知識銜接不緊密——知識與技能之間、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步調不能一致。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根據烹飪專業(yè)課程體系和職業(yè)特點,我們將烹飪專業(yè)課程分為五大模塊:原料質量鑒別與采購保管模塊;菜單、筵席設計與成本核算模塊;冷菜加工與制作模塊;布點加工與制作模塊;管理與銷售模塊。因為每一模塊都由若干實踐操作課題組成,且每一課題都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要求,這就為項目教學法提供了“施展拳腳”的基礎。在每一模塊的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地分配課時,適時控制教學進度,選擇一個理論和實踐的最佳結合點進行教學,從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即學即用”的優(yōu)點。這種在“學”中“干”、在“干”中“學”的實踐模式,使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都得到相應的提高,教學效果十分明顯。我們多年來提倡的但很難解決的因材施教問題,在模塊化項目教學中得到了圓滿的解決。同時,課堂教學中的技能目標、能力目標等也在項目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得以充分體現(xiàn)。雖然不同的學生在同一模塊的學習中理解和掌握知識的程度不盡相同,但他們都能在這一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都能獲得精神的滿足和求知的愉悅,久而久之,對學生潛能的開發(fā)大有裨益。
(四)責任感讓我收獲金秋的果實
在學校舉辦的技能節(jié)家長座談會上,有一位家長這樣說:“本來是送孩子讓你們給管管教他怎么做人,體會一下父母心,沒想到這兩個學期孩子真的大變樣,他們不僅懂事了,更多的是在這里學了本領?!笔聦嵈_實如此。記得學生剛入學時,在車間訓練完,一個個連衛(wèi)生都不愿打掃,而如今看到一個個學生雕刻的那栩栩如生的花鳥、那嫻熟的刀工勺工、那細如發(fā)絲的抻面,你哪能想到他們是一些在中學連作業(yè)都不愿寫,讓老師、父母十分頭疼的孩子呢?不要說家長夸,就是我這個專業(yè)技能老師都覺得自豪。通過技能節(jié)與家長座談,我和學生家長又多了一份溝通,了解了學生不良習氣的由來、家庭背景、個性與思想,然后更加有針對性地因材施教。如今,我的學生有的在北京、上海等地一些星級酒店擔任部門經理,有的在國內開了好多家連鎖酒店,還有的學生在國外開起中國餐館,把我國的飲食文化和烹飪技術推廣到海外,年收入過百萬甚至上千萬。他們的成長與發(fā)展讓我欣慰,更讓我意識到自己多年來所從事職業(yè)的偉大與神圣。我不敢有一絲的懈怠,我要把這種責任勇敢地繼續(xù)扛起來,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學生。
三、結語
既然我們選擇了教師這個行業(yè),就要好好做下去。每一位教師都希望自己能桃李滿天下,這種教育的成就感使我們的教育生命如同青春一樣熱血沸騰。我們將自己的熱血與青春都投入到教育中去,應該保持崇高的責任意識,無愧于自己的職業(yè)。
【參考文獻】
[1]周文通.構建中等職校烹飪專業(yè)“項目管理”教學體系的實踐與研究[J].職教通訊,2006(03):22-24.
[2]張大均,郭成,余林.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