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課堂是一門人文學科,除了要教給學生課本上的知識,還要教給學生追求自由、創(chuàng)新等精神。在這樣一門課程中,想要提高教學效率,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都與良好的課堂紀律無法分開,本文將對小學語文課堂的氛圍與課堂紀律做出探究。
關鍵詞:課堂氛圍;紀律;均衡
一、 課堂紀律問題的原因分析
課堂上發(fā)生違反紀律的原因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家庭、教師、學生自身。要想形成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必須在不同角色定位中明確責任與義務,共同努力營造良好的課堂紀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 家庭
家庭環(huán)境是學生啟蒙教育的開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其言行舉止在很大程度上被孩子模仿,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深遠。如何教育孩子是家長面臨的一個重大的問題。目前我國的獨生子女多,加上物質條件的不斷豐富,很多孩子都是集家人所有關愛于一身,當家長做法不當時這種關愛就變成了溺愛。無所顧忌、目中無人、以個人為中心等不良習慣在課堂上就很容易表現(xiàn)出來。此外,父母不和、經常打鬧等,就會使受到家庭生活影響中的孩子,在課堂上經常表現(xiàn)的或孤僻退縮,或煩躁不安,甚至挑釁生事,對于課堂教學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二) 課堂
小學語文課堂面對的主體是小學生,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及心性都不成熟也不穩(wěn)定,所以在課堂上教師如果無法做到更好的教學組織,那么小學生就不會在課堂上有學習動力。傳統(tǒng)的課堂,教師在講臺上講述書本內容,忽視學生的學習感受,這也是導致課堂出現(xiàn)問題的一大因素,無法積極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對學習沒有主動性,就會使課堂紀律出現(xiàn)嚴重問題。
(三) 日常管理
1. 日常師生關系的培養(yǎng)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對學生沒有愛心,無法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那么在課堂教學中也會有極大的影響。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害怕的心理,從而導致不愿意和老師接觸。良好的師生關系會使學生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進入學習模式,促進學習的進步,有效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小學語文課堂面對的都是小學生,那么教師不僅在生活上對學生更加關心,也要在課堂上多鼓勵、夸獎,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從而更加聽從老師的教導。
2. 班級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小學教學中,小學生并不會對自己擾亂課堂感到是多大的錯誤,那么教師就應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指定相應的制度,做出相應的獎懲,讓學生知道自己做出以后要承擔怎樣的懲罰。如果班級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學生無法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那么在課堂上就無法做到更好的管理。
3. 班主任喪失威信
班主任在班級起著中心作用,在學生心目中失去威信的班主任是很難管好班級的,這樣就容易造成一個班級失去凝聚力,集體意識不強,課堂組織教學困難,其他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會遇到困難,很容易出現(xiàn)紀律問題。
4. 學生自身的問題
在小學階段的學生,還是兒童,兒童的天性就有好動、好奇的特點,理解力和自制力還比較差,在課堂上管理太松則不利于課堂教學,管理太嚴格,則有可能扼殺孩子天性,尤其在心理上容易留下陰影,不利于兒童健康成長。
二、 課堂問題的解決技巧
(一) 教師要明確好每一學科的教學規(guī)則,提前做好預防
語文課有語文課的要求,數(shù)學課有數(shù)學課的要求,使學生在上課前心里有一個明確的紀律方向。而且對于要求和規(guī)矩不能朝令夕改,并要經常性強化、提醒,讓學生形成習慣。
(二)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盡量做到走到學生當中去,不要局限在講臺上,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和大家融為一體的
教師在講臺下也可以及時制止學生的違紀行為,更好的管理課堂紀律,及時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吸收。
(三) 適當?shù)奶釂?,做課堂練習,讓同學站起來回答問題
作者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教師一味地自問自答,容易造成學生走神的現(xiàn)象,讓同學站起來回答問題,并且不要吝嗇贊美、期望、喜歡、關愛的言語與眼神給予鼓勵和表揚,可以使學生長時間的保持良好的聽課狀態(tài),但是注意在提問時不應該集中于幾個學生身上,目標要分散,目的是為了讓全體學生注意力集中,積極思考問題,最終提高課堂質量。
(四) 課堂要松弛有度
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下功夫。對于小學生而言過于枯澀的教學內容往往難理解,越有趣味的內容越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順口溜,適當?shù)刈稣n堂練習,但是不宜過多,否則課堂紀律不好把握。
(五) 興趣點的建立
興趣是第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努力使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興趣的源泉。離開興趣就談不上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清楚地激發(fā)學生興趣的點,激發(fā)他們在科學知識面前的驚奇感,抓住少年的個性,使其迫切想要知道、思考以及理解。此外,興趣的培養(yǎng)還在于知識的應用,是學生通過實踐體驗,認識到知識力量所在,體會駕馭知識的快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寓教于樂。
三、 總結
小學語文課堂分為與紀律都是在教學中有著重要影響的,良好的課堂氛圍及紀律是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從上文我們得知,小學生的心性活躍,那么教師就應該根據(jù)這一特性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丟掉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跟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對小學語文課程的興趣愛好。良好紀律的管理,無論是對提升課堂效率還是對學生的規(guī)范,都是大有好處的。
參考文獻:
[1]張威.小議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營造良好課堂氣氛[J].中華少年,2017(34).
[2]桑吉才旦.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創(chuàng)建良好的課堂氣氛[J].文學教育(上),2017(12).
作者簡介:
林翠芬,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云南省迪慶州香格里拉市虎跳峽鎮(zhèn)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