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4年教育部首次提出各學段學生都應該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體系,為響應國家號召,高中政治學科就需要進行以素養(yǎng)發(fā)展為導向的深度教學,徹底拒絕以前那種以單純進行傳授課本知識為核心的模式。本文旨在提出一些有效可行的有利于高中政治實現深度教學的措施,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構建高素質文明大國。
關鍵詞:素養(yǎng)發(fā)展;高中政治課;深度教學
一、 引言
如今的教育早已不再僅僅關注學生的卷面成績,而是提倡素質教育,“核心素養(yǎng)”通俗地講就是學生一段時間內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逐漸養(yǎng)成的一些應該具備的,能夠適應自身及社會發(fā)展的關鍵能力和優(yōu)秀品質,這也成為當下教學的新方向、新目標。自從2014年教育部出臺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就對高中政治的考查出現了新的要求,主要是在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方面提出了要求,要求養(yǎng)成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更應該進行深度教學,提升個人素質。
二、 高中政治課深度教學的必要性
(一) 順應時代發(fā)展,響應國家號召
高中政治課的本意不再是像小學初中那樣,想要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高中生基本都已經形成自己固有的價值觀。對于高中生來說,主要是讓他們掌握課本更深層次的內容,這就需要高中政治課老師進行以素養(yǎng)發(fā)展為導向的高中政治課的深度教學。教育部提出要進行“素養(yǎng)發(fā)展”必定是經過各級領導的深思熟慮,適應我國當代發(fā)展的對策,一個新的好的政策的提出就需要人民的支持和理解才能很好地推行下去,因此各高中在教授政治課時需要順應時代發(fā)展,響應國家號召,進行深度的教學。
(二) 走出粗放無效率的教學困境
目前,更多的老師已經意識到課堂的重要性,雖然傳統(tǒng)的課堂只有短短四十五分鐘的時間,但是,對于學生來講,課堂上的有效率的四十五分鐘足以抵過課后獨自一人做兩個小時作業(yè)。但是在追求教學的有效性的過程中,經常出現有學生具有較好的試卷分數但是卻對學習的內容缺乏興趣的現象,還有就是老師在教學有效背后忽視教育的現象,一味地追求學生的考試成績,對他們的健康快樂不太注重,甚至從不關心。要想使高中政治走出粗放無效率的教學困境,就應該在教學實踐中,關心學生的心智發(fā)展,在能夠取得優(yōu)秀的卷面成績的同時,能夠做到對所學知識的深層次理解,使學生改變原有的固定的思維模式,能夠學會多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三、 實現以素養(yǎng)發(fā)展為導向的深度教學方法
(一) 遵循注重素養(yǎng)發(fā)展的教學理念
深度教學應該是能夠讓學生真正理解學習內容,能夠做到積極參與各項學習活動,在學習中獲得知識,更獲得價值觀的完善,不像是表面的教學,只能是零散知識的匯總,這種無法實現深度教學的要求,仍然像是一盤散沙,構不成學生內在的能力,也不足以打破高中生原有的某些固定思維。深度教學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能夠主動學習、主動進行自我監(jiān)控,不在學習過程中做小動作,還有就是主動進行自我反思,回顧反思自己有什么地方還能夠做得更好。素養(yǎng)發(fā)展為導向,就更加注重學生的內在優(yōu)秀品質,以及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能力。
(二) 明確深度教學課堂特征與策略探索
要想實現真正的深度教學,只了解其基本理念是遠遠不夠的,理念只是在教學過程中引領師生,課堂作為教學最主要的一部分,實現深度教學必定更多地需要在課堂上進行,這種課堂當然也不同于原有的教師在講臺上灌輸知識點,學生死記硬背的接受,而是理解性、探究性的課堂。策略主要就是運用不同于往常的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性的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
(三) 在課堂上設置思辨性問題
思辨,顧名思義就是思考并辨析,這是一個能夠幫助學生深入探究問題、開拓思維的環(huán)節(jié),因為思考之后有疑問就會跟同學一起探究,在與其他人進行思維碰撞的過程中就會開拓思維。設置思辨性的問題,在高中政治課上很適用,尤其是在學習哲學部分的時候。因為哲學里的很大一部分就是思辨,旨在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看到問題背后的實質。
高中政治教師還可以在每節(jié)課的開始時間,選取十分鐘舉行小型的辯論賽,全班同學都可以參與,老師負責提出一個問題,有想法的同學站起來表達想法。對于前一位同學想法持不同態(tài)度的同學,或者可以做出補充說明的同學都可以站起來說出自己的想法。筆者在大學學習思政課的時候就遇到了運用這種教學方法的老師,至今印象深刻。這種做法可以加深學生對該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并且我相信這種方法對于平時學業(yè)繁重的高中生來說,可以算是更合適的選擇。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對于金錢到底是不是萬能的,這一話題一直以來都有兩種聲音,基于此,就可以設置辯題“金錢是萬能的”,將學生分成兩組,要求他們自己準備資料,可以通過網絡、書籍等,分別進行辯論。在此過程中,老師應該鼓勵其他旁聽的學生認真聽,并且做好筆記,寫明自己的疑問等,待辯論結束后提出自己對該問題的見解,以此來使全班學生都投入到此次辯論中。等學生全部討論結束,教師要進行點評,重要的是要明確金錢的作用以及地位,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金錢觀。以“素養(yǎng)發(fā)展”為導向的高中政治課深度教學,應該是教師生動有趣的“教”引導學生自主參與的“學”,讓學生真正愛學、會學。
(四) 對學生做到賞罰分明,有效管理學生的言談舉止
現代高中生自尊心強,都有一定的上進心,不甘人后,所以教師應該通過賞罰分明、獎優(yōu)罰劣引導學生的品行修養(yǎng)。對哪些有違規(guī)違紀事情的學生,要大膽開展批評教育,情節(jié)嚴重的在全體師生面前進行通報批評。對那些樂于助人、熱心班級公益的學生要做出點名表揚,還可以進行小金額的物質獎勵。同時,可以通過進行具有競爭性質的“三好學生”“先進標兵”等榮譽稱號的評比活動,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成為高素質的人。
四、 結束語
通過上文可以看出,高中政治課堂以素養(yǎng)發(fā)展為導向進行深度教學,從各個方面來看,都很具有必要性,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除了上文提到的要遵循深度教學的理念、明確高中政治深度教學課堂特征、在課堂上設置思辨問題、對學生做到獎懲分明外,還需要進行深層次的研究,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黃嫦斌.愛的教育,如沐春風——淺談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J].職校論壇,2013(5).
[2]朱明光.關于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思考[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6(1).
作者簡介:
蔡殊珊,福建省漳州市,漳州三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