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賢文
【中圖分類號】B9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9-0191-01
劉基字伯溫,是一位婦孺皆知的傳奇歷史人物,與其文才武略息息相關。劉基輔佐朱元璋開創(chuàng)大明王朝,張時徹曰:“贊畫帷幄之奇謀、恢復中原之大計,往往屬之基,故在軍有子房之稱,剖符發(fā)孔明之喻?!盵1]其智謀能和張良、諸葛亮相提并論;楊文懿曰:“子房不見詞章,玄齡僅辦符檄。公勛業(yè)造邦,文章傳世,可謂千古人豪?!盵2]“千古人豪”、“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偉人,彪炳千秋!
劉基是傳世文章有許多體現(xiàn)他的人才觀念,以下?lián)袢桌宰鹘馕觥?/p>
人才關系國家命運
昔有信陵君,乃在大梁城。親為貴介弟,位冠諸侯卿。傾家待國士,倒屣延豪英。詣門謁朱玄,虛左上侯嬴。袖錐奪兵符,救趙蜚英聲。河外走蒙驁,宗社賴扶傾。于今不可見,寂寞傷人情。[3] 這首詩歌抒發(fā)了人才對于國家的重要性。能否正確地使用人才,直接關系到國家的成敗興亡。劉基感慨自己身處元末亂世,統(tǒng)治者賢愚莫辨,官場任人唯親腐敗不堪,懷抱奇才者得不到重用,感慨空有濟世拯民之志而不得申,遺憾生不逢時,徒留英雄寂寞傷心之淚!
劉基認為能否任用賢才是關系到國家社稷興衰的關鍵,表達了元末官場任人唯問系族出生的強烈憤懣之情。元朝社會等級森嚴,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嚴重,國人分為蒙古、色目、漢人和南人,蒙古、色目貴族把握朝政,漢人、南人地位低下,處在被奴役的地位,民族矛盾十分尖銳。雖然元王朝岌岌可危,劉基還是積極尋找一條挽大廈于將傾之路。
人才必須發(fā)揮自己特長
蓋聞人非大圣,鮮有全材。君欲任賢,當如用器,惟能避短而庸長乃克奏功而濟事,是故驊騮騄駬以之運磨,不若蹇驢之能,干將莫邪以之刈草不若鉤鐮之利。[4]
劉基認為人才很少有全材,發(fā)揮其特長便是人才。蹇驢運磨勝過驊騮騄駬,鉤鐮刈草勝過干將莫邪。信陵君正是恰當使用食客們的特長,擇才惟長是用,充分體現(xiàn)了善用人者化腐朽為神奇、點鐵成金的奇特效果。信陵君魏無忌為人仁愛寬厚,禮賢下士,士人因而爭相前往歸附于他。侯嬴是戰(zhàn)國時魏國人,家貧如洗,年老時始為大梁(今河南開封)監(jiān)門小吏。信陵君慕名拜訪,屈尊就下,親自執(zhí)轡御車,迎為上客。魏安嫠王二十年(前257),秦圍趙都,魏使將軍晉鄙救趙,屯兵湯陰不敢前進。信陵君欲救趙,但無計可施,準備和他的食客組成一百架戰(zhàn)車的敢死隊,與秦軍殊死搏斗。這種寧為玉碎而不茍且偷生精神雖然可嘉,但是以區(qū)區(qū)幾千人和幾十萬虎狼秦軍相博,無異于羊入虎口,有去無回。在這緊急關頭,侯嬴獻計通過魏王之寵妃如姬竊得兵符,勇士朱亥用鐵椎擊殺晉鄙,奪得兵權(quán),擊敗秦兵,解救趙國。后來因為自感對魏君不忠,在信陵君得到兵權(quán)之時,自剄以謝罪。
侯贏“竊符救趙”名垂千古,侯贏最終在司馬遷的史書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歷史的長河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位“修身潔行數(shù)十年”的世外高人,用生命來實現(xiàn)自己畢生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劉基在詩歌里提到的這些人才都以一技之長,名垂青史??梢钥闯鰟⒒娜瞬庞^,賢才并非是全才,用人擇才的關鍵是唯長是用,唯長是舉。
人才需要實踐驗證
朱亥是戰(zhàn)國時魏國人,隱居于市井之中,有萬夫不當之勇,早年在大梁當屠夫。因侯贏的推薦成了信陵君的上賓,他曾在退秦、救趙、存魏的戰(zhàn)役中立下了汗馬功勞。雖然他地位卑微,只是一介屠夫,但他的勇猛剛烈讓人欽佩。人才沒有明顯的標簽,紙上談兵、華而不實、虛驕自矜者比比皆是,真才假學魚龍混雜,難于分辨。判斷甄別人才“必試之事而能然后用之”[5]實踐是檢驗人才的唯一標準,選擇人才不能拘泥于表面。《郁離子·千里馬·良桐》記述工之僑獻琴的故事:工之僑得到良桐,斫成金聲玉應的美琴,獻給太常鑒賞,太常因為形式不古而退還。工之僑請漆工漆上斷紋,請篆工刻上古窾,經(jīng)過一番做舊處理后,再埋在土中一年后取出,獻給朝廷,樂官都驚嘆為“稀世之珍”。工之僑嘆曰:“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莫不然矣。”[6]人們選擇人才,往往為表面現(xiàn)象所欺騙,賢愚莫辨在歷史上重復上演。
《郁離子》記述子余善于選拔人才的故事。越王派子余把大船造好后,有一個賈人自夸可以駕馭船只,自薦做船長。子余曰:“吾非不知也,吾嘗與之處矣,是好夸越國之人無己若者。”子余沒有任用賈人做船長,賈人到吳國受到重用,結(jié)果駕船沉沒,船毀人亡,損失巨大。越人乃服子余之明,且曰:“使斯人弗試而死,則大夫受遺才之謗,雖咎繇不能直之矣?!盵7]實踐證明賈者的自矜以失敗而告終,子余能夠正確判斷選拔人才。
通過以上分析,窺一管而知全豹。劉基懷才不遇,統(tǒng)治者深居簡出,奸佞之臣竊弄權(quán)柄,任人唯親。優(yōu)秀人才幽憤郁悶而終,甚至遁隱山林,才不得用,志不得申,徒留哀嘆!劉基的詩歌里流露人才觀,對今天國家建設發(fā)展有巨大啟迪和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明:張時徹:《神道碑銘》卷首。
[2]明:李贄:《續(xù)藏書》卷二《開國名臣劉文成》引楊文懿語,中華書局大字本。
[3]明:劉基:《結(jié)襪子》《誠意伯劉先生文集》第87頁。
[4]明:劉基:《擬連珠》《誠意伯劉先生文集》第217頁。
[5]明:劉基:《郁離子·千里馬·規(guī)執(zhí)政》《誠意伯劉先生文集》27頁。
[6]明:劉基:《郁離子·千里馬·良桐》《誠意伯劉先生文集》第27頁。
[7]明:劉基:《郁離子·千里馬·規(guī)執(zhí)政》《誠意伯劉先生文集》第27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