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晶晶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9-0131-01
根據現代語言學理論,語言是一門用來交際,用于思維的工具,具體表現為語言技能,即聽、說、讀、寫四項技能。語言的工具性體現在語言技能的運用之中。語言又是一個科學體系,包括語音、詞匯、語法、功能和話語,集中起來就是語言知識。相比較,語言的工具性更重要。所以技能訓練應是第一性,語言知識為技能服務。本文旨在結合筆者一節(jié)綜合技能公開課的具體案例,通過創(chuàng)設真實語境以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言能力。
本課以說中練聽、聽后練說、聽說為主、讀寫為輔為原則展開教學設計。為了能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參與熱情,我設計了讓學生自己與文中主人公Suzy進行PK的情境,通過爭星的方式展現自己的能力,如果想獲勝,學生就必須在整個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參與任務。教學設計如下:
Step1 Pre-listening(話題呈現)
通過Free talk的形式問學生是否喜歡學英語,拋出問題What other subjects do you need to learn this term? 學生已有的詞匯量足以應對這個問題,接下來通過調查問學生這些科目中Which do you do well in? Which dont you do well in? Why? 因為是借班上課,為了消除陌生感,呈現良好的課堂氛圍,教者根據“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設計的導入部分貼合學生實際語言能力。在具體的語境中,讓學生學習四會詞和四會短語,掃清本課生詞障礙,既為本節(jié)課做了很好的鋪墊,又加強了學生用英語思維與交流的意識。
Step2: While- listening(技能培養(yǎng))
采用階梯式指導提高聽力效率。A1部分引導學生認真看ABCDE選項的內容,對比出不同之處,然后劃出這些關鍵詞,引出本課的第一個聽力技巧:聽之前先劃關鍵詞。這樣學生在聽錄音的時候,一下就聽到了關鍵詞,選出了正確答案。A2部分給出本課的第二個聽力技巧:聽前預測。這具有重要的啟動效應,能使學生形成一種期待、疑問的心理,渴望確認自己對聽力內容的預測是否正確,激發(fā)聽力興趣。聽錄音的時候先總體聽一遍,對基礎較好的學生來說一遍足以,但基礎薄弱的學生個別單詞可能填不出來,讓他們嘗試單句聽后跟讀的方式會容易些。學生聽力水平不高,除了材料有些難度以外,還有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語音方面有所欠缺,不會說自然就不會聽,所以聽后練說很重要。經過A1、A2的聽說訓練之后,A3環(huán)節(jié)跟學生強調不要看A1、A2的信息嘗試直接填寫,訓練自己的記憶力也是一種能力的表現,也是對A1、A2聽說訓練的一個小反饋。學生完成填空后,將其當成閱讀文本,引導學生掌握其篇章結構和語言要點。聽力部分結束讓學生為Suzy貼星,根據Suzy的得星數復述Suzy的能力,起到內化輸出的作用。復述不是簡單的背誦,而是對課文內容進行歸納、概括和總結的過程。復述可以為學生提供鍛煉口語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機會,有助于學生對篇章內容的理解,也為Feedback寫報告埋下伏筆。
Step3: Post- listening
通過聽后回答問題,讀后回答問題,為編新對話做鋪墊。在編新對話之前我又問了一遍“你們想不想贏Suzy”,激勵學生編的對話內容必須進行拓展,不僅包括音樂方面,還要包括運動和個人品質方面,這就需要學生努力開動思維,不再把編新對話當成選詞填空,草草了事。編的對話只要符合功能要求,不必拘泥于給出的例子。對話完成后,為自己統計得星數,得出PK的獲勝者,也由此回扣情感目標:努力重要,能力也同樣重要。
feedback寫一篇關于自己的報告,是對整節(jié)課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對學生聽說讀寫的全面評價。通過這樣的當堂鞏固訓練,不僅加強了聽力的訓練,還為增強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提供了機會。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語言知識的掌握、語言技能的形成及語言能力的提高都離不開大量的語言輸入和實踐活動。然而,以中考成績?yōu)橹笓]棒的英語學習,只能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積累知識的強制學習,這已偏離了語言學習的根本意義。學生不會或沒有時間自主學習。建議針對這些情況,進一步了解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找到制約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發(fā)展的瓶頸,探索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策略,轉變教師教學理念和學校辦學理念,從而促進學生“愛學”與“會學”,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也是《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