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培培
(佳木斯市園林風景區(qū)管理處,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杏林湖公園是佳木斯市市區(qū)大型的休閑開放式公園之一,它北臨醫(yī)學院、南抵站前路、東起杏林路西端、西至長青路杏林橋,占地18hm2。公園“三山一水”,“三山”即為環(huán)湖島、漂流島、長把島,“一水”即占地3.23hm2的杏林湖。
由于公園多年沒有提檔升級,使得公園內部部分設施陳舊落后,已經不能滿足游客的游玩需求。部分道路損壞嚴重,枯死樹木伐除后植物景觀受到很大的影響。加之環(huán)境污染和異常天氣的影響使得城市內澇和干旱現(xiàn)象嚴重,“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變應運而生。
所謂海綿城市,就是城市和海綿一樣,能夠更好地應對各類自然災害以及適應不斷變化的生活環(huán)境,擁有極強的“彈性”,下雨時能有效吸收雨水,在凈化后進行存儲,需要時可以將存儲的水拿出來使用[1]。這一理念必須要融入佳木斯市城市園林綠地系統(tǒng)中,為提升佳木斯市居民的精神文明生活,改善佳木斯市人居環(huán)境,筆者從以下4個方面對佳木斯市杏林湖公園進行提檔升級改造:
道路是一個城市發(fā)展的主要通道,在建設海綿城市的過程中,擁有極其關鍵的作用[2]。目前杏林湖公園各級園路的鋪設材料多采用水泥、卵石嵌鋪、碎石拼裝以及花崗巖石材鋪設等,經過多年風雨洗禮,部分路面損壞嚴重。
結合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此次提檔升級將改造公園部分道路,從面層到各結構層均采用透水材料,面層采用透水磚鋪裝、透水水泥混凝土鋪裝和透水瀝青混凝土鋪裝,嵌草磚、鵝卵石、碎石鋪裝也屬于滲透鋪裝。透水鋪裝如對道路路基的穩(wěn)定性和強度易形成一定影響時,可采用半透水式材料。土地透水能力有限時,應在透水鋪裝的透水基層內設置排水板或排水管。在地下室頂板上設置透水鋪裝時,頂板覆土厚度應該>600mm,并應設置排水層。
在公園主環(huán)路上采用紅色透水瀝青鋪裝,將其打造成為供游人跑步運動的專用園路。在杏林湖公園大量采用透水性能的面層鋪裝,不僅可以保持土壤的生態(tài)功能,還可以減少地面的熱量反射。在園路邊石一側設置雨水收集系統(tǒng),連通到公園綠地,保證大幅度降水時地表徑流可以溢流排放,溢流口頂部一般高于路面50~100mm。
可以在杏林湖公園建造一個雨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自然降水通過雨水收集裝置利用管道導入地下過濾器,廣場中的水滲入到蓄水池中,園路上的水進入到附近植草溝和溢水口,最終水分通過地下的雨水匯集到生態(tài)滯留塘中,滯留塘水面蒸發(fā)形成降雨,近而形成水循環(huán)。此次道路系統(tǒng)改造是海綿城市設計理念在佳木斯市運用的具體體現(xiàn)。
杏林湖公園地處佳木斯市繁華地段,其服務范圍非常廣泛,一年四季在公園進行健身、下棋、樂器演奏和唱歌跳舞等娛樂活動的游客有很多,此次提檔升級擬定在公園部分綠地中設計相應的活動場所,并且與景墻、花池、花架等園林景觀元素相結合,既滿足各類人群的活動需要,也提升公園的景觀價值。
在植物配置中,以喬灌草結合的復層群落結構為主,該種配置方式不僅可以增加綠量,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植物的截留、滯留和凈化能力,以更好地發(fā)揮綠地的“海綿體”功能。杏林湖公園于2017年引進絢麗海棠、牡丹海棠、光輝海棠等。2018年以打造花城為理念,擬定在每1個公園引進1種具有代表性的花灌木。在杏林湖公園環(huán)湖島擬定引進達子香,早春四月,漫山遍野的達子香可營造出喜悅的迎春氣息。
杏林湖占地面積3.23hm2,為提升佳木斯市居民的藝術休閑生活品質,擬定在靠近文化藝術展覽館一側的湖面建造一處水面藝術文化舞臺。改進原有的噴泉設施,引用先進的水景設備。在湖岸建造大型文化藝術舞臺,造型采用貝殼形式,與水體景觀相呼應。精心設計燈光照明系統(tǒng),方便夜晚演出活動。用大小各異的海螺造型點綴駁岸,突出水面藝術舞臺的主題。
佳木斯市杏林湖公園提檔升級是近2年佳木斯市園林重點建設工程,是佳木斯市十大民生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提高佳木斯市園林景觀建設水平,能夠使佳木斯市人居環(huán)境得到較大地改善。
[1]宋蕓.海綿城市概念在城市濱水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現(xiàn)代園藝,2016(2)
[2]王蓉.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公園綠地規(guī)劃設計[J].綠色科技,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