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圖書館,北京 100081)
圖書館外借服務指的是讀者通過辦理借書證等有關的手續(xù),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將一定數(shù)量的書刊借出館外?;赝馕膱D書外借服務是國家圖書館(以下簡稱“我館”)一項重要的讀者服務工作。相對于中文圖書,外文圖書的受眾更為集中,如學生、教師、科研人員、各領域的專家、學者等都是經常到我館借閱外文圖書的讀者群體。這項業(yè)務工作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了讀者服務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在信息產品電子化與網絡化迅速崛起的今天,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許多便捷的服務,所以圖書外借工作必須要更加細化,如何有效地提高外文圖書的流通率、有力地保護外文文獻,從而更實際地為讀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務、更大程度地使圖書館的廣博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我館基藏外文圖書外借服務,是面向讀者(讀者卡具有外文外借功能)提供近20年(含)出版的基藏外文圖書外借服務,一般由讀者利用OPAC目錄查詢系統(tǒng)提交預約請求,書庫工作人員接收到預約信息、取書后發(fā)至外文外借出納臺待讀者外借。
1.1.1 拒絕與拒絕率。由于實際工作中因圖書破損、遺失、錯架或讀者自行取消預約等因素而被拒絕流通的圖書稱之為“拒絕”,也稱“拒借”。拒絕率則是未借閱到的文獻資料在所有文獻資料流通中的百分比,其公式為:
2015年我館全年的基藏外文圖書外借流通總量為 15 387 冊次,當年因圖書破損、遺失、錯架或讀者自行取消預約等因素而未外借成功的圖書總量為550冊次,拒絕率為3.45%;2016年我館全年的外文圖書外借流通總量為 14 946 冊次,拒絕為526冊次,拒絕率為3.40%。
1.1.2 我館2015年與2016年基藏外文圖書外借流通率。當前,圖書館圖書流通量的大小是以流通率來計算的,圖書的流通率是指用于公開流通借閱書庫藏書被讀者借閱的數(shù)量所占的百分比,計算公式為:
P為圖書流通率,N為某庫一定時間內讀者借閱的總冊數(shù),M為某庫藏書的總冊數(shù)。
以2015年與2016年的數(shù)據(jù)為例:
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我館2015年可提供外借的基藏外文圖書,即圖書出版年份為1995年(含)至2015年(含)的圖書(不含當年開架新書和被拒絕圖書)約為 958 023 冊,當年國家圖書館外文基藏圖書外借流通總量為 15 387 冊次,則2015年我館外文基藏圖書外借流通率為1.60%。
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我館2016年可提供外借的基藏外文圖書,即圖書出版年份為1996年(含)至2016(含)年的圖書(不含當年開架新書和被拒絕圖書)約為 596 320 冊,當年我館基藏外文圖書外借流通總量為 14 946 冊次,則2016年我館基藏外文圖書外借流通率為2.50%。
1.1.3 基藏外文圖書外借分類圖書流通情況。在讀者所借閱圖書中,可通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看出哪些分類的圖書是讀者借閱量較大的。
圖1 2015年國家圖書館基藏外文圖書外借分類流通情況(單位:冊次)
圖2 2016年國家圖書館基藏外文圖書外借分類流通情況(單位:冊次)
由圖1、圖2可見,2015年我館基藏外文外借的圖書中,借閱量排在前六位的圖書類別依次為D類(政治、法律)、I類(文學)、K類(歷史、地理)、F類(經濟)、B類(哲學、宗教)、J類(藝術)。2016年借閱量排在前六位的圖書類別依次為I類(文學)、D類(政治、法律)、K類(歷史、地理)、J類(藝術)、F類(經濟)、B類(哲學、宗教)。
我館基藏外文圖書外借的流通率較低是通過上述分析得出的一個結論,流通率較低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第一,流通率公式表明,M數(shù)量的龐大會使得流通率偏低。目前我館可提供外借的基藏外文圖書,即出版年份為近20年(含)的外文圖書數(shù)量本身較大。
第二,基藏外文圖書外借受理對象及辦理條件有限,目前讀者本人(年滿16歲的中國公民)只能到館內辦理外文圖書外借手續(xù),對于不便來館或者地域較遠的讀者來說,無疑增加了其借閱難度,而會選擇其他的閱讀地點或者借閱方式。
第三,單次外借圖書數(shù)量有限,目前我館外文外借讀者每人每次只可同時外借3冊外文圖書。
第四,圖書外借期有限,目前我館基藏外文圖書的外借期為31天,不提供續(xù)借,即讀者歸還當天不能再次預約同一冊圖書。
第五,外文圖書復本較少,不便于多個讀者同時借閱同一冊圖書。
筆者將我館基藏外文圖書外借服務與我國28個省市級圖書館(表1)的相關服務進行了對比。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我國28個省市級圖書館列表
由圖3可見,在包含我館共計29個省市級圖書館中,提供外文圖書外借服務的圖書館的數(shù)量為19個,占到66%。
圖3 省市級圖書館提供外文圖書外借情況(單位:個)
由圖4可見,在上述涉及的提供外文圖書外借服務的19個省市級圖書館中,提供外文圖書續(xù)借服務的圖書館占89%。
圖4 省市級圖書館提供外文圖書續(xù)借情況(單位:個)
圖5 省市級圖書館外文圖書外借數(shù)量情況(單位:個)
如圖5所示,在提供外文圖書外借服務的19個省市級圖書館中,外文圖書外借數(shù)量與讀者卡押金或所屬權限有關。其中可外借外文圖書數(shù)量限1冊的圖書館占21%,有天津圖書館、湖北省圖書館、南京圖書館、重慶圖書館;可外借外文圖書數(shù)量限2冊的圖書館占21%,有陜西省圖書館、山東省圖書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圖書館、貴州省圖書館;可外借外文圖書數(shù)量限3冊的圖書館占16%,有國家圖書館、廣州圖書館、甘肅省圖書館;可外借外文圖書數(shù)量限4冊的圖書館占5%,為江西省圖書館;可外借外文圖書數(shù)量限5冊的圖書館占11%,有上海圖書館、湖南圖書館;而福建省圖書館、吉林省圖書館、云南省圖書館、內蒙古圖書館及山西省圖書館根據(jù)讀者卡的權限及押金不同而借閱不同數(shù)量的外文圖書,這個比例也高于上述其他百分比,為26%。可以看出,更多的圖書館對外文圖書外借服務的借閱數(shù)量越來越因讀者需求而變得靈活,提現(xiàn)了圖書館的人性化關懷。
外借服務工作需要適應新形勢的發(fā)展,不斷為讀者提供服務,這屬于當前圖書館服務工作者重要的目標。我館基藏外文圖書外借服務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完善與創(chuàng)新。
3.1.1 完善讀者卡借閱權限。目前,我館的基藏外文圖書外借服務的條件為:憑借本人具備基藏外文圖書外借功能(押金 1 000 元)的讀者卡可外文圖書每次限借3冊,借期為31天,不提供續(xù)借。也就是說,讀者想再次借閱同一本書,需要本人第二天預約后再次到館借閱。由于我館外文圖書大多為孤本,目前不提供續(xù)借服務。這種制度雖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某冊圖書可以不被同一讀者循環(huán)利用,但通過實際工作中的情況來看,同一本書被不同讀者在同一時間預約借閱的幾率很小。為方便讀者,建議具有外文外借服務的讀者卡可再增加一檔,即押金 1 500 元可外借外文圖書5冊,借閱期限仍為31天,且具有外文外借功能的讀者卡31天內可提供續(xù)借1次,續(xù)期為31天。
3.1.2 改進缺藏文獻推薦方式。我館目前的文獻推薦方式是由先讀者個人到館填寫《國家圖書館缺藏文獻推薦單》,然后相關部門統(tǒng)一進行查詢與反饋,最后對部分缺藏的文獻進行篩選、購買。對于缺藏文獻的推薦及購買,建議縮短讀者推薦及反饋的周期,可將讀者需求以“缺藏文獻在線推薦”的方式供讀者隨時隨地使用。對于已購的推薦圖書,建議向讀者進行一個反饋,這樣既告知了讀者的閱讀需求已滿足,也反映了我館對讀者的需求跟進的積極態(tài)度,更是完善整個服務環(huán)節(jié)不可或缺的工序。
3.1.3 增加超期催還服務。為了提高圖書的利用率和流通速度,建議增加郵件、短信或微信超期催還服務。
3.2.1 關注熱點及暢銷圖書。對于我館“中文求全,外文求精”的館藏文獻特點,更加要求外文圖書的遴選精益求精。由于全世界的圖書信息量較大,選擇入藏外文圖書時既兼顧文獻篩選的基本原則,又側重全世界暢銷及熱點圖書。對于流通量較大的類別的圖書可求全,對于流通量極小的類別的圖書求精即可。
3.2.2 豐富外文經典圖書的多文種文獻。例如我館館藏的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及“四大喜劇”這些傳世經典巨著,目前這些著作的多文種文獻(如英、俄、法、德、日、韓文)尚未入藏完整。
3.2.3 增加圖書復本量。由表1、表2可見,在2015與2016年國家圖書館外文外借圖書中,借閱量較大的類別均為D類(政治、法律)、I類(文學)、K類(歷史、地理)、B類(哲學、宗教)、F類(經濟)、J類(藝術)。以上數(shù)據(jù)表明,可適當增加此六類的圖書復本量。
3.2.4 加快新書上架與更新。例如,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我館館藏所涉及的2014年《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的部分圖書館藏狀態(tài)仍為“訂購中”或“編目中”,建議縮短文獻訂購周期。
3.3.1 深入用戶調研,開展有針對性服務。建議對我館基藏外文圖書外借讀者進行深入地調研,如讀者年齡、學歷、專業(yè)、經常借閱的圖書類別、借閱中遇到的問題、改進服務方式的建議等,形成一個調研問卷。了解并分析讀者的需求與閱讀習慣,將服務細化,由過去的被動變?yōu)橹鲃?,以便更加人性化、有針對性地開展服務。
3.3.2 開通“送書上門”服務。目前,我館的基藏外文圖書外借服務須讀者本人持具有基藏外文圖書外借功能的讀者卡到館進行借閱,可借閱的外文圖書范圍為近20年(含)內出版的外文圖書。對于路途偏遠或者異地的讀者,我館可開通“送書上門”服務。受物理空間限制而無法到館借閱外文圖書的讀者可通過在線提交申請、簽訂協(xié)議的方式享受郵寄外文圖書外借服務。由于外文原版圖書較為珍貴、價格不菲,所以建議每位讀者的“送書上門”服務的季度申請次數(shù)不超過兩次,對于遺失、污損圖書的相關處理措施也相應加強;綜合考慮讀者還書時間、保護圖書程度等因素而增加讀者的“信譽評定”機制,以此規(guī)范讀者外借圖書過程中的文明行為,最大限度保護文獻。
3.3.3 開辟“綠色通道”服務。對于殘障讀者、老年讀者等特殊群體,建議專門開辟綠色通道,將圖書館的人性化服務走出去、送出去。外文圖書外借工作是筆者的日常工作中的一項內容,在所接觸到的外文圖書外借讀者中,老年讀者還是占一定比例的,這些讀者中不乏七八十歲的老年人。他們多為科研型讀者,有時借閱的專業(yè)圖書也比較厚重。建議面向65歲(含)以上老年讀者,和有外文圖書外借需求的殘障讀者上門進行送還圖書服務,可由館員參與或引入志愿者服務。
3.3.4 開啟“一站式”服務。2016年7月1日,我館“黨員服務崗”在外文外借出納臺設立。除負責日常借還我館基藏外文外借圖書外,還開展“黨員服務崗”的綜合咨詢工作,目前此項工作涉及幫助讀者查詢書目、預約文獻、檢索數(shù)據(jù)庫資源、解答口頭或者電話咨詢等服務??梢詫⒋四J阶兊酶鼮橹鲃?,對有此需求的讀者可以提供咨詢、查閱、下載、打印、傳真、寄送的“一站式”服務。
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我館所藏圖書出版年份為1995年(含)至2015年(含)的西文圖書數(shù)量與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我館所藏圖書出版年份為1996年(含)至2016年(含)的西文圖書數(shù)量,是分別根據(jù)我館ALEPH系統(tǒng)“NLC09”(西文庫)且子庫為“外文基藏”(“WWJC”)中所涉及的各年份相加數(shù)量所得出,由于通過ALEPH系統(tǒng)掛接的圖書與實際館藏數(shù)量有些出入,所以統(tǒng)計得來的流通量數(shù)據(jù)并非極為精準,但也反映了一定問題。通過統(tǒng)計分析,我館可以有針對性地改進、改善外文圖書外借方面的工作,提高館藏圖書借閱率,使圖書館資源得到更充分與合理地利用,更好地服務讀者。
[1]邱建麗.淺析圖書館外借服務的人性化與特色化[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10(24):87—89.
[2]張 煜.北圖基藏書庫書刊流通中的拒絕問題[J].北京圖書館館刊,1998(2):72—76,28.
[3]馮澤泗.圖書流通量的理論計算與實際確定流通量的理論計算與實際確定[J].四川圖書館學報,1981(1):32—35,54.
[4]程燕梅.淺談免費開放環(huán)境下如何做好公共圖書館外借服務工作[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14(7):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