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
摘要: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反映對象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人類要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掌握事物的本質,就必須運用概念并不斷地發(fā)展與深化概念。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現(xiàn)象和過程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物理概念是物理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理知識是由許多概念組成的體系,而概念是形成體系的單位,因此,可以說物理概念是整個物理基礎知識的基礎。只有切實掌握基本概念,并以此為基礎,才能起到擴大、加深基礎知識的作用,才能使學生取得探索和掌握基礎知識的主動權。
關鍵詞:高中物理;概念教學
一、影響高中物理概念學習的主要因素
1.教材因素
首先,高中物理課本不僅內容豐富,且知識繁雜,不易被學生所理解。課本中所延伸的知識不僅要以觀察、實驗等基礎手段作為學習根本,同時,學生還要具備良好的分析和歸納能力,并能夠熟練地使用其他學科知識來解決物理問題,這些因素加深了高中物理學科的廣泛性與復雜性。其次,高中物理課本中的一些概念較為抽象,表述也過于嚴謹,這便讓學生在閱讀和理解的過程中產生極大的困難。最后,物理課本中的某些知識與所需的其他學科知識銜接得不夠嚴密,這也是給學生帶來困擾的主要原因之一。
2.學生因素
高中物理概念有些是從直觀的實驗直接得出的,有些概念則需要學生從已有的物理概念出發(fā),或從建立的理想模型出發(fā),通過觀察、分析、歸納和推理建立起來。雖然高中學生具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但由于他們物理基礎知識有限,物理思維方法不足,個別高中生由于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形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習慣,積極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較差,不善于將陌生、復雜、困難的問題轉化為熟悉、簡單、容易的問題,不善于將實際問題轉化為物理問題,不善于根據具體問題靈活選擇方法,學習物理概念時習慣于機械記憶,盲目練習,往往被個別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形成一些片面的、膚淺的概念。
3.教師因素
現(xiàn)在有很多物理教師拿著新教材,卻唱著過去的歌謠,他們的教學理念比較陳舊,沒有真正體會到教學概念的精神。而教學概念是指導教學行為的思想觀念和精神追求。對于教師來說,具有明確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應該是基本的素質要求。所以,我們應該在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倡導下,剔除“師道尊嚴”的陳舊觀念,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如果能夠建立一種尊重、關心、信任的師生關系,必然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力,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從而使他們能夠有效地學習。
二、教學高中物理概念常用的方法
1.進行科學抽象,正確地形成概念
概念是在實踐的基礎上,運用科學思維的產物,在積累了豐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思維活動,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抓住事物的本質,從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質屬性,從而形成正確的概念。例如,講述“比熱”的概念,可以通過演示實驗,給質量、初溫均相同的水和煤油同時加熱,使它們吸收相同的熱量,發(fā)現(xiàn)水和煤油升高的溫度并不相同,分析可知,要使質量、初溫均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它們吸收的熱量一定不同。如果換用不同的物質做上述實驗,也能得出相同的結論,即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不同,這就是不同的物質所具有的共同特性。為了比較各種物質這種性質上的不同,必須建立“比熱”的概念。還有一些概念的形成,也可以通過列舉生活中的實例,抽象出它們的共同特征,形成概念,像初中物理中“力”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
2.充分運用實驗,加強直觀教學
一切認識都是從感性認識開始的。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內容,對學生來說,能直接感知的少,需要間接認識的多。所以,在教學中應盡量運用實驗和其他直觀手段來增加學生的感知機會,不斷擴大他們的知識積累,這樣就會為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形成前提條件。當然,直觀教學只能反映個別事物的外表特征與外在聯(lián)系,它只能是認識的開端。教師必須在學生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及時引導他們正確思考,經過自己的思維加工,從現(xiàn)象到本質地去理解,從而形成正確的概念。例如,“機械運動”概念的形成,可以列舉人在地上行走,汽車在馬路上行駛,船在水中前進,木塊沿斜面滑下,雨點下落等這些學生司空見慣的直觀材料,經過比較、分析后,讓學生認識到它們的表面形式雖然不同,但卻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然后,把這些共同特征抽象出來,予以概括,就形成了“機械運動”的概念,即“一個物體相對于其他物體的位置的變化叫作機械運動”。在選擇實驗和直觀材料時,應根據有關概念,選擇本質聯(lián)系明顯的,包括具有典型性的以及與日常觀念矛盾突出的。如果不注意選擇,那么所用材料就很可能是一些零碎不全的東西,這就很難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概念。
3.通過比喻,使物理概念具體化
用身邊常見的物理現(xiàn)象作直觀的比喻,可降低教學難度。例如,在講授“電流、電壓、電阻”的概念時,將電流比喻為水流,電壓比喻成水壓,導體及導體中的電阻比喻成渠道中的泥沙、雜草等障礙物,并且對導體中的電阻與導體的電流、電壓無關,可比喻為不論渠道中有水無水,水流急緩其障礙物的多少都不變。通過比喻,將抽象的概念變得比較直觀具體,對概念的理解更形象。物理現(xiàn)象就發(fā)生在我們的身邊,只要我們留心觀察與思考,像這樣的比喻隨時能找到,舉不勝舉。
總之,物理概念既是學生學好物理基礎知識的關鍵,也是教師傳授物理知識的關鍵。在具體的物理概念教學中,究竟選擇什么方法,或用幾種方法結合,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認真探索,不斷實踐,根據需要認真選取。endprint